静安·临港新业坊开园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入驻仪式
2019年1月17日,“静安·临港新业坊开园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入驻仪式”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新址举行。法国驻上海总领馆总领事柯瑞宇、静安区副区长周海鹰、中国民生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陈琼、上海临港集团总裁袁国华等出席了此次仪式。
活动现场
与会嘉宾共同开启静安·临港新业坊与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的新篇章
活动现场,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正式宣布入驻静安·临港新业坊,并将于2019年5月完成改建后对公众开放。至此,静安·临港新业坊”已拥有包括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东方传媒技术、新创华、UFC、儒意影业、嘉美麓德、万国体育等十多个国内外知名文化企业。
活动现场
中国民生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陈琼致辞
中国民生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陈琼在入驻仪式上表示,此次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入驻静安·临港新业坊,是一次文化产业与工业产业的对话,一次艺术与社区的对话,一次此刻与过往的对话。希望民生美术馆的入驻能再次焕发老工业基地的全新活力,转身成为上海市民公共生活的精神栖息地。
临港集团副总裁翁恺宁致辞
静安区副区长周海鹰致辞
静安区副区长周海鹰在开园仪式上表示,希望静安·临港新业坊成为全市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的“新范式”、文化创意企业集聚的“新高地”、上海文化品牌的“新标签”。
法国驻沪总领馆总领事柯瑞宇致辞
法国驻沪总领馆与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活动现场,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与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签署了三年合作备忘录,双方表示将携手推动中法两国在艺术领域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促进法国当代艺术创作在中国的推广。
活动现场
开拓与深耕
相对于公共艺术资源丰富的市中心而言,此次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将目光聚焦于原上海传统的老工业区,同时也是上海新兴的住宅区域,民生美术馆的入驻无疑将为当地社区注入全新的公益艺术活力。
新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外立面效果图
整个园区在上海冶金矿山机械厂原厂房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保护性改建,大跃进时代的工业厂房,就这样跨越时空,转型成为了公益的美术馆。曾经的人去楼空的生产厂房,如今将因艺术而再次焕发生命活力。
新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主展厅效果图
在新业坊园区的3号楼,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坐拥近7000平方米的场馆。与美术馆群落式环境相比,迁址后的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无法再依赖旅游或群落的人流效应,而是需要一方面深耕社区,发展更多的社区型观众,另一方面也要深耕项目,用更高品质的展览和公共教育活动来吸引非社区型的观众和优秀的艺术家。这一挑战背后隐藏着的机遇使得一家已经运营十年的民营美术馆有机会更严肃地思考:如何在小众式的精英文化和开放式的大众文化之间搭建出多元通路;如何在美术馆急速扩张,而城市发展急需理性化的时期,探索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具有示范性的实践案例。
因此,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的开拓具有三个使命:城市空间的更新、博物馆环境的提升,运营模式的创新。
新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门厅效果图
物性与人性
城市的发展经历了跃进式的工业化和大拆大造的营建,经历了逃离工业和城市,回归自然的浪漫主义情结,如今又要重新将生活的日常带回到工业遗存。改造工业遗存、更新城市文化成为了近年来的一大趋势。然而,这也带来了如何重新处理物性与人性的问题。
新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二层南展厅效果图
面对原上海冶金矿山机械厂的工业遗存,中国美术学院谢天副教授及其团队用“知白守黑,空色有无”的设计思路与理念对美术馆场地进行设计改建。“知白守黑”语出《老子·道德经》,在这里有多层含义:从视觉上,用最简洁的色彩衬托艺术品最丰富的含义;在界面上,用新与旧的材料和肌理来凝固我们的历史认同;在空间情绪上,用一种静默的态度来内化我们的情感。而“空色有无”源于佛教,此处则是对美术馆空间特殊性的表达。无形叫做空,有形叫做色。对于艺术品来说,美术馆即是“空”,而艺术品即是“色”,场所的“空”与“无”是因艺术品的“色”与“有”而存在。两者有无相生,互为依存。另一方面,空间设置成没有任何痕迹的舞台,进而最大程度去容纳艺术家的创作,去容纳艺术作品,进而更准确地展现其美学的内涵,这也是美术馆团队对空间的一种基本态度。
美术馆空间和工业遗存交相辉映
陌生化与日常性
早期工业遗存往往是大尺度的机械和厂房,是一种纪念碑式的存在。这对于后工业时代的市民,尤其是年轻人来说,工业遗存是一种陌生化的存在,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陌生化也是诸多现当代艺术的创作手法,这或许也是很多美术馆空间和工业遗存能够交叠的重要原因。
现代美术馆的一大使命则是给这些陌生化空间赋予日常性。在一个陌生化的环境里,体验到亲切温暖的感受,这种反差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一直用丰富的文化项目和公教活动来试图平衡陌生化与日常性。如美术馆的学术项目“国际艺术评论奖”、“核心筒空间计划”和品牌公教“上海制造”以及“诗歌来到美术馆”,与展览项目齐头并进,既有对艺术前沿的关注,又有对艺术普及的关心。而新美术馆则也拥有更完善的空间设置来满足多种功能,包括展览区域、核心筒空间、民生美术文献中心、多功能公教教室、咖啡馆、衍生品商店等。
新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文献中心效果图
上海民生美术馆馆长甘智漪和她的团队已经为迁址后的美术馆定下了新目标,他们知道:只有通过整合资源引领文化生态,才能激发一个区域内文化产业的相关配套和发展活力。日常化的美术馆将链接普通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新民生美术馆的“文献中心”与静安区图书馆联合运作便是一个极佳的范例。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经历了十年的专业积淀,得到了政府和业界的认可:在红坊的六年里梳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脉络,如“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历程:1979-2010”、“中国影像艺术:1988-2011”(文化部“2011年度最佳展览”)、“物体系”(文化部2015年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学术展览)、“转向:2000后中国当代艺术趋势”等。与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整合后的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的国际群展“透明的声音”、品牌公教“上海制造”同时入选文化部“2017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项目”;展览“生声不息”入选文化部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民生美术文献中心得到了来自全国众多艺术机构的广泛支持,一年内已有62家艺术机构捐赠了1800余册图书。
2019年度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主要展览
2019年或许注定要诞生很多文化新事物,诚如一百年前中国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带来的新思潮与新气象。这座公益美术馆的入驻将平衡地区间的文化资源,并且对城市空间做出重新定义。
当一座城市有了艺术,也就有了城市自己的语言。(图文/马博瀚 部分图片由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