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梦·马语”:朱乐耕陶艺马20周年展,彰显传统艺术的当代转型

时间:2018-05-25 08:52:25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艺讯>



展览现场

2018年5月21日下午4点,朱乐耕陶艺马创作20周年纪念展《英雄梦·马语》在恭王府博物馆乐道堂拉开帷幕。展览汇集了艺术家以马为主题的陶瓷艺术作品,种类涵盖陶瓷、雕塑和瓷板画,集中展示了他在马这一形态上的造型研究成果,他将红绿彩、青白瓷和高温颜色釉等传统语言与现代艺术的实验性元素相结合,意图连接传统精神,创造出中国当代艺术的新面貌。展览总体上也展现了他在马这一题材上二十年来的思考和体悟。

开幕现场

    

出席开幕的嘉宾合影

开幕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牛根福主持,莅临本次展览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国家艺术基金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原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吕品田,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高显莉,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刘宏昌,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副馆长边伟,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院长田黎明,中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院名誉院长莫言,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会长、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管委会主任、北京盛世金鹰国际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斌,《中国人物》杂志社社长王保胜,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瑞旗,北控集团总经理张俊祥,太原艺术馆馆长程蜡生,费孝通先生生前秘书、女婿张荣华,国务院参事室费孝通社会调查中心副秘书长张喆,中国艺术创作院摄影中心主任黑明。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牛根福主持开幕

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副馆长边伟致辞

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副馆长边伟在开幕式致辞中讲到:“恭王府素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之誉,博物馆建设和旅游开放是我们的两大重要工作职能,在举办了一系列包括书法、绘画、篆刻、雕塑、陶艺、服饰文物、民间工艺在内的多品类、多批次的艺术展览之后,恭王府艺术系列展的艺术性、学术性日益提高,现已形成良好口碑,这样一个极富展览特色与独特风格的展览品牌,将会引起专业领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院长田黎明致辞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院长田黎明在致辞中对朱乐耕的作品表示了赞赏:“在汉唐时期,马就成为中国传统艺术中重要的载体,它具有雄浑持久的耐力,具有一种忠厚的美德,朱乐耕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德、中国审美价值的一种品行与自己的艺术作品结合在一起。汉代就有马踏飞燕、马踏匈奴,宋代有李公麟《五马图》,明代沈周在《听蕉记》中形容芭蕉和雨之间的关系用到如马骧(马昂首的样子),所以古人对马来讲是情有独钟,都是在立品立德之间来塑造马的”。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院名誉院长莫言致辞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院名誉院长莫言在致辞中认为,一个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就应该是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要有大胆的、狂放的想象力,但同时任何艺术在创作也一定也要接地气,总是在云端飞奔并不现实。他表示: “看到展览里的作品让我产生了丰富的联想,陶瓷的本质是土,它在火中涅槃、升华,变成了土与火结晶,祝愿朱乐耕将来的陶艺创作,既像天马一样飞得更加长久,也像泥土一样积累得更加厚重。”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陶艺家朱乐耕致辞

陶艺家朱乐耕开幕式的答谢辞中讲到:展览能在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展览举行,觉得很非常荣幸,这是一个有历史、有文化内涵的地方,我的作品在这里展出感觉到是将艺术的根深深的扎在了中国文化的沃土中。在这里,我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幻觉,好像我们是骑着马从历史的过去来到今天的现代空间。其实马语也是人语,画马,做马也是在画人和做人,是将马的精神幻化成人的精神,幻化成人的灵性世界。‘以物喻人’‘物我两忘’这是中国古人常说的话。我做马时就有这样的感觉,好像是‘周庄梦蝶’,让我常常感到我做的不是马,而是我自己。我将所有的灵感,所有的力气都投射到了马身上,有时感觉自己也成了马。就这样,我用了20年的时间将其中的情感表达出来,并有机会在这样一个充满历史感的空间将其展示出来,感到十分高兴。

《风》61cm×46cm×21cm 材质:高温颜色釉 2008年

从传统中生发,创造出能够与西方当代艺术对话的、具有中国精神的当代艺术,是朱乐耕一直致力于追求的目标。在立体造型中,他将马的鬃毛拉长,加强了奔马在风中的动感,从而形成一块宽阔的面,与瘦长的马身和马腿产生了几何造型上的对比。他还使马尾垂至地面,加强了造型的稳定感。他表示,传统艺术必须要对当下的时代做出回应,他始终想通过自己的作品完成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展出的作品都借鉴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元素,但贯穿其中的仍然是中国传统的审美和中国经典哲学,这是永恒的部分。

《风——涅槃》480cm×120cm×135cm 材质:高温陶瓷 2018年

《风——涅槃》局部

朱乐耕心中始终有一个英雄梦,他对马的喜爱由来已久。少年时代,他就喜欢画武将,“而马正是与英雄在一起的动物,是英雄的承载者和化身”。自1997年始他开始尝试在壶纽上做马的雕塑,之后将马的题材拓展至大件的雕塑和绘画作品中。他将马置入公共空间的环境里,在他看来,群体的马能展示出一种结构性,产生出更多的节奏和力量感,特别是陶瓷材质的马,拥有由软而刚的可塑性,有相当的震撼力。马的刚健朴厚,勇往直前的精神,也与他心中的“英雄梦“相契合。制作大体量的马系列雕塑具有极高的难度,他坦言,自己虽然是一位艺术家,但在做作品时也需要有英雄的气度和英雄的气势,马给了他不断向前探索的勇气。

《乐耕窑——思》(翠兰)49cm×11cm×19cm 材质:高温颜色釉陶瓷 2018年

他在创作中坚持进行实验性的表现手法,他认为在与材料本身的对话中,我们会抛开一些固有的观念,和固有的习惯,从而深入探讨泥的性质,与泥直接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多种表现的可能性,达到“泥中有我,我中有泥“的境界。因此,“观念性的前卫陶艺的探索对我们的创作是很重要的”他说。泥的语言是很有性格的,在创作过程中他喜欢和泥静静地待在一起,寻找人与泥交融的共通的语言。

《风》65cm×20cm×75cm 高温陶瓷 2012年

《风》作品局部

在介绍他的作品《风》时,他说,就像中国写意水墨画的笔法一样,用泥也有泥法,泥的写意性就体现在陶马每一部分的体块,线条和转折中。马的头部和肌肉紧张处泥团聚集,孕育着奔腾的力量;马的鬃毛就像一面旗帜,泥条舒展,快速地勾勒出风的轨迹,内外的力量,动静的对比,让抽象后的马依然呼之欲出,观者似乎能感受到风的凛冽和马的嘶鸣。

《乐耕窑——方壶·风》24cm×12cm×16cm 材质:青白瓷 2018年

他自己建立了一个专门的湖田窑陶瓷收藏馆,他发现湖田窑中出现很多关于马的捏塑,它们很简洁洗练,在用泥上不拘一格,非常有活力,受这种造型的影响,他开始研究自己的作品造型。可以看到,在陶塑《风》系列和 《涅槃》系列的作品中,马的身躯还保留着泥的切削痕迹,寓方于圆,增加了作品的浑厚感和视觉张力。

《新年》朱乐耕 80cm×80cm 材质:红绿彩瓷板画 2017年

《秋水》之三 56cm ×56cm 高温颜色釉综合装饰瓷板画

在他此次展出的《马语》系列的瓷板画和《征》系列的彩绘陶塑中,马身的纹饰借鉴了宋代湖田窑和元代景德镇民间的红绿彩样式。朱乐耕强调说,红绿彩在陶瓷艺术中属于真正的民间艺术元素,相对于清代的粉彩瓷,它是属于平民百姓的,其中蕴含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生命力,正体现了当下时代的潮流。他对青白瓷和高温颜色釉的探索也通过小件的陶艺马作品展现出来,瓷板画历经1300度的高温烧灼产生窑变,再经釉上彩800度复烧,绚丽的色彩如雨过天晴般澄澈,谁想过它曾历经烈火的炙烤?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5月27日。

部分展出作品

《征》之二 55cm×68cm×82cm 红绿彩绘画装饰高温陶瓷 2017年

《征》之四 56cm×45cm×36cm 材质:红绿彩绘画装饰高温陶瓷 2017年

《登高壮观天地间》56cm×56cm 材质:高温颜色釉综合装饰瓷板画 2015年

《乐耕窑——风》(珊瑚红)36cm×15cm×38cm 材质:高温色釉陶瓷 2018年

《马语》40cm×40cm×4 红绿彩瓷板画 2018

《天马系列之天池》之二 26cm×17cm×49cm 高温陶瓷 2014年

《万马奔腾》之一 32cm×32cm 红绿彩瓷板画 2018年

《万马奔腾图》之四 80cm×80cm 红绿彩瓷板画 2014年

莫言先生参观展览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