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秋夜与“数字敦煌”和“古乐遗韵”两场展览的邂逅

时间:2016-09-11 04:16:52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艺讯>

2016年9月10日,为了增强大学生文化教育建设,向学子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华夏遗韵——中原古代音乐文物展”和“千年敦煌——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高校巡展”在北大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开幕,当晚举行了,“2016寰宇清辉·古韵今声”中秋夜活动。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王恩哥,北京大学副校长李岩松,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王博,河南博物院院长田凯,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女士,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杨秀清、副理事长纪新民,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侃等参加了开幕式和晚上的活动。

数字化——千年敦煌不再遥远

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内

观众观看敦煌经卷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南齐建武四年(497年)

左为莫高窟第45窟 佛龛 盛唐 高清数码打印

展览现场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由中原通向西域的咽喉之地,是古代中西方文化汇聚、碰撞、交融的重要场所。位于丝绸之路上的敦煌莫高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寺,是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美的佛教艺术遗址。为了保护莫高窟,每一洞窟都大门紧闭,且只能用手电在内部观看洞窟,极大地影响地影响观者的视线,很难看清细节或全貌。并且由于石窟是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又距离北京远达两千多公里,怎样更好更方便的展现敦煌艺术成了很多学者研究的方向。“千年敦煌——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高校巡展”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将其进行数字化处理,高保真地再现了敦煌石窟艺术的信息,真实地再现了敦煌艺术的神韵。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接受艺术中国记者专访

舞乐图 榆林窟第25窟 南壁 中唐

西壁北侧文殊变 榆林窟第25窟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由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敦煌研究院、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主办。巡展已走过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高校巡展”,本次首度走入北大,将于2016年10月18日闭幕。本次展览以现代数字技术复制的方式还原了40余幅敦煌壁画艺术作品。这一数字化项目是由樊锦诗先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提出的,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敦煌石窟的数字化已经完成了120多窟。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在接受艺术中国记者专访时谈到:“敦煌壁画的内容很丰富,笼统说是佛教艺术文化,而仔细看其中有很多艺术形式,如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等,画中还有很多人间社会的风情民俗。但这些洞窟艺术无法移动,不能拿出在其它地方展示。而数字化经过二十多年的试验,可以用软件调整颜色,形也可以调整,可以放大和缩小,很方便展示,展览地点不受限制,能够扩大展览的广度和影响力,能够为普及文化教育添砖加瓦。”

敦煌研究院王旭东院长

观众在作品前欣赏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敦煌石窟艺术通过本次展览走进了北大校园,广大学子可以通过这次展览,近距离欣赏敦煌壁画艺术精品,并可以现场学习临摹古代绘画技法,从艺术的角度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敦煌研究院王旭东院长提到:“今天把敦煌的艺术以一种展览的形式送到北京大学来,能让北大学子能够看到他们的前辈为什么能把一生奉献给一块承载着人类文化遗产的荒凉土地。”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纪新民则在发言中指出:“本次展览展出了以高保真数字化技术呈现的敦煌壁画,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而且完全完整的保留了敦煌石窟的艺术信息,真实的再现了敦煌艺术的神韵,广大学子不出学校就能学习千里之外的敦煌艺术,既陶冶情操提升人文素养,启发创作灵感,又培养了学子自觉担负中华人文文脉,发扬中华优秀传统的使命和责任。”

音乐文物——“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

骨笛 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距今8700-6800年)

石排箫 春秋晚期 河南淅川县下寺3号墓出土

尖底红陶鼓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800-4800年)

音乐是一种随演唱、演奏立即消逝的“时间艺术”。在缺少存储手段的古代,虽然无法留下当时的真实声响,但仍留下了众多足以展现中国古代音乐面貌的音乐文物。由河南博物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办,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承办的“华夏遗韵——中原古代音乐文物展”,展出了一百余件音乐文物,带观众领略了中国古代音乐千古不泯的魅力。展期持续到2016年12月15日。

蟠螭纹铜甬钟 春秋 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出土

青铜钟各部位名称示意图

兽面纹铜编铃 西周 河南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1号墓出土

 编磬 战国 河南陕县后川2041号墓出土

石磬各部位名称图解

编钟

本次展览按时间顺序,分为“远古回响——原始社会音乐”、“金声玉振——夏、商、周三代音乐”、“瑰姿逸音——汉魏音乐”、“盛世风华——隋唐宋音乐”四个单元,分别以“骨笛(中山寨遗址出土)”、“特镈”、“灰陶尊上倒立俑”、“定窑八角兽首响铃器”等代表文物,勾画出了中原古代音乐从史前至唐宋一路走来的华彩历程:距今八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骨笛,仰韶文化的陶埙等史前考古中的音乐文物,见证了远古祖先观察生产生活中的声响;至两周时期,中原正声被视为正统的王室音乐之源头和传统音乐文化的主流,以编钟为主奏乐器的庙堂雅乐,构成了中国独特的礼乐文化主体;两汉时期的中原,中国传统音乐转入了更为活跃的歌舞伎乐时期,在河南出土的大量陶制明器和汉画像砖、石中,舞乐百戏的题材占有相当的比重;唐代音乐则汇融了各国艺术的精华,唐代墓葬所出大量的彩绘和三彩乐俑,显示出盛唐乐舞的绚丽多姿与青春朝气。唐后至宋,宫庭音乐逐渐走向市井,作为娱乐场所的瓦舍、勾栏,遍布北宋之都河南开封。

河南博物院院长田凯接受艺术中国专访

《宴饮奏乐画像砖》 东汉 河南新野汉墓出土

乐舞俑 汉代 河南洛阳烧沟23号汉墓出土

灰陶尊上倒立俑 汉代 河南济源辛庄出土

曲词“水龙吟”白釉珍珠地瓷枕 北宋 河南三门峡市宋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院长田凯在接受艺术中国专访时谈到了策划这一展览的起因:“河南博物院收藏了很多音乐文物,从2000年开始发现这些音乐文物在展厅陈列得很分散不能集群,公众无法看到其整体面貌,之后我们开始研究这些音乐文物,工作包括展览的过程、音乐文物复原的过程,很多老师专家在这一过程中给予了很多帮助和支持,所以才有了今天的音乐文物展和音乐文物演出。音乐文物是音乐文化的物质载体,从中原地区华夏文明音乐文化的主要形态,可以看到华夏文明中的文化发展与历史浮沉的缩影。我们从音乐文物来入手,研究音乐文物制作的过程,乐理以及演奏方式,并且复原了一些古曲。”礼乐文明是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方面,这一展览走进北大校园,能够加强学生对于古代音乐文化的认识,更进一步的能加强其对于传统文明的理解。

朗月清风未名畔 古器古曲中秋夜

两位主持人在现场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艺术总监勾霞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徐天进教授

当晚,“2016寰宇清辉·古韵今声”中秋夜活动在清风明月下的未名湖畔举办,这是由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和艺术中国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中秋活动,邀请到了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艺术团以及智化寺音乐团献上中秋演出,有音乐史和音乐考古的专家从学术角度现场讲解现场演出和音乐。本次活动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艺术总监勾霞以及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徐天进教授共同主持。

祭祀音乐《远古的回响》 贾湖骨笛与史前陶乐器

《商颂·玄鸟》 殷墟出土 音乐文物铜铙、陶埙、磬、鼓

《诗经·小雅·鹿鸣》 编钟、编磬、吟诵

中原传统板头曲 《上下楼》

活动共分为三个乐章,分别为“博古怀雅:音乐考古舞台化复原”、“天心梵乐:北京智化寺佛乐”以及“燕园新韵:丙申仲秋诗乐”,由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艺术团以及智化寺音乐队演出,将复制的出土音乐文物用于演奏。一曲祭祀音乐《远古的回响》拉开了由华夏古乐团表演的第一乐章的帷幕,这首古曲中演员演奏的是舞阳贾湖骨笛与史前陶乐器。《商颂·玄鸟》由殷墟出土的音乐文物铜铙、陶埙、磬、鼓为乐器,再现了商代庙堂祭祀场景;《诗经·小雅·鹿鸣》是一首迎宾乐曲,以出土的编钟和编磬,用传统的字调吟诵而出;中原传统板头曲是我国重要的民间乐种,在明代中叶之后流行,2006年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首《上下楼》中含有很多中原地区音韵。

智化寺佛乐 《三皈赞》 与《拿天鹅》

琴歌《晴空月儿明》

唐代乐舞佣俑 河南巩义北窑湾出土

河南出土的唐代乐舞图象为依据编配的唐代舞蹈《瑞鹧鸪》

第二章由北京智化寺佛乐为自500年前明代传承而来,智化寺建于1444年,距今五百多年,是北京市存在最完整的明代古建筑群。智化寺祭乐,源自于宫廷,为京城的达官贵人佛教祭祀而用,是现在存在的古乐当中唯一按代传承下来从未间断过,至今已传承到了第27代(演奏人),分别演奏了《三皈赞》和《拿天鹅》。

琵琶与排鼓合奏《商调水底鱼》

根据敦煌藏经洞《敦煌乐谱》译谱编配的《倾杯乐》

唐诗吟唱《阳关长别》

第三乐章为河南博物院复原的古乐,通过复原古代音乐文物,研究音乐文化演奏方法,华夏古乐的音乐演出,是一种活体展示,是从2000年开始作为河南博物院陈列展览的延续,复原了许多的馆藏音乐文物,对古曲及演奏形式进行复原,形成了具有学术特色的演出形式。今晚演出的许多节目和乐器都是音乐文物的复原,许多节目也是根据古代曲谱创编的,不仅能欣赏文物,也能看到这些文物的具体应用,演出形式,来丰富展览形式,传递了音乐文化,是塑造东方人文的重要方面。唐代乐·舞系列选取了根据敦煌藏经洞《敦煌乐谱》译谱编配的《倾杯乐》和以河南出土的唐代乐舞图象为依据编配的唐代舞蹈《瑞鹧鸪》,以仿唐十三弦筝、仿唐琵琶、仿唐箜篌等唐代乐器的性能复原为基础,以唐代坐部伎乐佣为演出形式再现大唐乐舞之风;此外还有琴歌《晴空月儿明》、琵琶与排鼓合奏《商调水底鱼》,以唐诗吟唱《阳关长别》为终曲。

錞于(左) 战国 特镈(右) 春秋 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出土

画像砖拓印 汉代

汉陶俑

童玩小埙 宋代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项阳在接受艺术中国专访时介绍了中国的八种古乐器“八音”,按制作材料分别为“金、石、土、革、丝、木、匏(páo)、竹”。他说要感谢考古学家,让这些古乐器得以重见天日。并且他提到,夏商时代的乐器分为仪式性和非仪式性两类,在商、周代出土的宫廷乐器大部分为仪式乐器,在五礼的仪式中用的就是“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的以编钟编磬领衔的乐队,音律是稍纵即逝的没有录音、录像、乐谱等,只能靠人一代代活态传承,所以仪式用乐可以传承,“礼乐相须以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侃教授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侃教授在活动开始前介绍了考古文博学院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并表示希望能够扩建赛克勒博物馆。在谈到这次活动对于北京大学的学子来说有什么意义时,他提到:“一个校园不能没有诗歌和音乐,对于北大尤是如此。安排这一演出一方面是为了活跃和丰富学生的校园活动,另一方面是想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以及文化修养。”

北京大学副校长李岩松谈到北大一直重视美育,重视艺术教育。国家文物局关强副局长认为:“高校博物馆作为博物馆体系和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探索和实践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机构,可以说高水平的高校博物馆是一所大学深厚学术和文化积淀的重要标志,在教书育人、传承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博物馆是最早成立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考古类专题博物馆,在教育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举办了多个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声誉的展览。”而本次在赛克勒考古博物馆举办的两个展览和中秋活动正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入了北大校园,丰富了学子们的艺术教育活动。也正如徐天进教授所言:“对北大学子自身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从北京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来说,博物馆教育对于大学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博物馆特殊的平台,把不同时间、地域、艺术门类的内容展现,让大学生在课堂以外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从而能够有机会近距离的感受与学习几千年中国的艺术传统。”

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建筑商的飞檐斗拱

展览现场

志愿者在讲解文物

观众观看作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