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宇集》出版座谈会,重识中国现代主义绘画巨匠

时间:2015-09-25 22:35:51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艺讯>

《张光宇集》全册效果图

2015年9月24日上午,《张光宇集》出版发布座谈会在吉里(北京)国际艺术区举行。《张光宇集》出版发布座谈会由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和人民美术出版社、吉里国际艺术区主办,辅仁书苑和《新京报》书评周刊共同承办。张光宇先生的长子张大羽、二子张良国、三子张临春、女儿张宜秋,以及北京部分美术评论家、出版人刘巨德、唐薇、黄大刚、宁成春、张敢、苏丹、曾辉、吴琼、刘若望、江丽和20多位媒体记者出席了座谈会,座谈会由辅仁书苑学术总监李大钧主持。

《张光宇集》出版发布座谈会会场

今年是张光宇先生诞辰115周年,这部凝结了几代人期望的《张光宇集》总计超过1630页,2600余幅(组)作品分成漫画、插图、绘画、设计四卷。这些作品,部分来自张光宇家人数十年精心收藏的画作、图稿、实物、手稿;部分来自国家文化艺术机构的收藏,大量遗佚作品则来自百年来有关图书、报刊、书信、档案、资料文献等。

在笔者看来,中国艺术界对于张光宇的认识是极其浅薄的,甚至是片面的。当然,长期以来,特定的时代背景及历史文献资料匮乏造成张光宇艺术研究的局限。不必说中国文化界,或者人民大众对于张光宇先生的了解认识,就是艺术界、设计界都是模糊的。“装饰艺术家”的评价或许反而制约了后来者从更宏观的视域全面考察、认识张光宇在中国文化转型、发展的新时代中诸多方面的重要贡献和作为——开创“中国式现代美术”(黄苗子语)的新局面。

《张光宇集》四册分册效果图

在艺术中国记者与唐薇老师和李大钧老师的的交谈采访中得知:在《张光宇集》的编著过程中,查明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出版信息,寻找遗佚作品的线索和印刷图像,是一项艰难、漫长、繁琐、细致的工作。经研究者十年追索、梳理、研究、写作,《张光宇集》由原计划的一册扩展为四卷大书,基本上包括了他的大部分造型艺术作品和手稿以及基本信息,相信这部书能为张光宇研究的进一步展开打下良好基础。

辅仁书苑学术总监李大钧主持座谈会

随着收集和研究工作的深化,张光宇艺术发展的脉络被逐渐厘清,风云变幻的大时代背景下,张光宇的社会经历和创作思想,张光宇和张光宇艺术与现代中国、与中国现代美术的关系,张光宇在整个时代进程中,他的探索、他的前卫、他的理论对于中国现代文化艺术诸多领域的影响和价值,早已不是概念模糊的“装饰艺术”所能承载,他创造的“中国摩登”在他生前、身后的中国无所不在。

清华美院教授刘巨德在观看张光宇相关史料

正如廖冰兄所说:“你或许应该超过他,但你无法绕过他。”(廖冰兄《辟新路者》1992年11月)这就是大时代的张光宇,大时代的艺术家。

“驳杂”的文化身份、多样的专业领域,张光宇究竟属于什么“家”其实并不重要,因为这是真实的张光宇,这是张光宇和以他为代表的一代中国现代美术开拓者的真实所在、学术意义和价值所在。因此,《张光宇集》成为一套内容特别丰富的别样画集,相信这套书应能启发新的学术思考和艺术创造。

以下为9月24日《张光宇集》出版发布座谈会的实录,分享给大家:

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副秘书长曾辉在座谈会上讲话

曾辉(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副秘书长):

尊敬的各位前辈,在1965年张光宇先生去世的那一年,恰恰是我出生的那一年,等我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上学的时候,有幸读到张光宇先生一些文章、还有看到他很多作品。那个时候我就感受到,在中国艺术史上还有这样一位能够开拓的艺术设计现代化代表性人物,在我们过去似乎教科书里边或者美术史体系里边,似乎没有看到张光宇先生太多的内容,所以后来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我就收集和学习过很多关于张光宇先生创作的作品,在毕业之后也在学校留校工作,期间正好我也在编辑学校的刊物,那个时候也收集和想做这方面的研究,但是很可惜没有坚持下来,因为后来调到别的单位,这十几年内心惦念这位当代真正称为大师的人物。

现在“大师”满天飞,而历史上真正的大师却没有被呈现出来,2012年因为我在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工作,就和李大钧先生,也得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大力支持,与清华美院共同策展,组织了《光宇风格——张光宇设计展》,当然在此前798百雅轩已经为张光宇做了艺术展,这两个展览从绘画到设计,在当年我们就想能够系统推动一下对于张光宇先生的研究和传播的工作。特别是唐薇老师始终投入研究中,今天这个活动也是我们在2015年北京国际设计周,吉里是北京国际设计周核心区域,今年总共有420多项展览和活动,有28个大的创意园区、街区加入设计周。我们在做设计周工作一个核心目的,按照前辈所推动艺术进入生活,为民生服务,设计改变生活方式、提升生活品质以这个为导向来做我们推广,换句话说我们的设计周不是热热闹闹活动,而是真正服务于让艺术、设计能够和公众生活结合,真正改变和提升我们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因为只有这样才有意义,换句话说对于前辈的思想,不仅仅是单纯的留在书上,记录在历史中,把他的思想、成就记录在史料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张光宇《西游漫记》1945年

我们始终认为应该把前辈这样的精神、这样的艺术思想活在未来中,让更多年轻人理解、让他们知道在中国还有张光宇先生,包括以张光宇先生为代表一批真正艺术设计大师,他们在引领未来得生活,他们的思想不因时代变化而消失。所以我们要通过我们平台,让更多人,从政府、到产业、到社会方方面面都要理解到,中国要想进一步发展,我们如何提升我们的审美品质,而不是以权力美学为主要的主导。如何让真正艺术设计思想进入生活方方面面、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这也是当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校门镌刻四个图标“衣食住行”,这个图标就是1935年张光宇先生工艺美术社的社标转变过来的。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作为第一个现代设计院校,尽管现在更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但是它的精神不会因为更名、迁址而消失,我们学校有一批老师、学生学习、了解工艺院前辈留下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在今年5月份,我们很多校友共同策展一个中央工艺美术学院80、90艺术展览,在座的刘巨德老师也参加了活动。大家都抱一个愿望,用我们自己的艺术创作、自己作品的传递、发扬艺术为生活的艺术主张,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不仅仅纪念张光宇先生,更重要把他的艺术精神、设计思想、文化人格魅力能够让未来所了解,能够让更多年轻人所了解,一直让他活在未来生活中,谢谢大家!

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张光宇集》责任编辑汪家明

汪家明(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张光宇集》责任编辑):

很高兴人民美术出版社能够出版《张光宇集》,也很高兴我能够做这部巨著的责任编辑,我刚刚卸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这个巨著就是我在人民美术出版社最后一件工作。这套书的出版是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上一件大事,看到书大家会有同感。在这里首先向黄苗子先生致敬,是他在生命最后阶段,去世还有21天,把他中华艺文奖得的100万元捐助人民美术出版社,专门出版张光宇著作,所以特别感谢他。

我也要感谢张光宇先生的子女,都是老人了,感谢唐薇、黄大刚主编,他们信任我,把这个工作交给我。还要感谢宁成春先生,他1965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应该见过张光宇先生,而且他也是我在三联书店的同事,他对《张光宇集》相当用心,花了很多力气,所以书能出这个样子。

我是打倒四人帮以后最早出版张光宇的编辑,90年代出版了张光宇几部书,当时还是很有影响的。从此我就爱上张光宇作品,而且阴差阳错,后来从山东到北京来到三联,与黄大刚成了同事,而且苗子先生又是人民美术出版社老前辈。而我又从三联调到人美,最后我参与进来。这个真有难说的缘份。

张光宇大闹天宫设计稿-美猴王

关于张光宇先生对于现代美术贡献我就不说了,有一点我觉得大家没有注意,出版过程中也写了一篇文章,我发现张光宇先生在出版上也做了了不起的工作,他实际是出版家、编辑家,可以称为中国现代出版的先驱。他是1900年生,1915年的时候他到上海杂货铺当学徒,店铺对面是新舞台,有空到舞台看画景,迷上京剧,后来经人介绍到唱片公司绘制外套,从此他开始与出版打交道。很小的时候,他帮忙编绘《世界画报》,筹划出版《三日画报》。而且得空去舅父开的小印刷铺帮工,学了不少印刷知识。那时候漫画当然跟现在概念不同,是一切随行简笔画都叫漫画,也包括封面装饰、插图等,最早1925年文学周报发布毛笔画的时候叫漫画。张光宇筹办一家小书铺,叫中国美术刊行社,定期出版上海漫画,在上面王先生和小陈就是在这个创刊上第一次和读者见面。这个画刊出了110期,后来改名时代画报。张光宇弟弟张正宇也到上海帮他办刊物,后来认识新月书店的老板邵洵美,他愿意投资美术出版。就搞新月书店,就把新月书店一半租给时代画报作为门市,把中国美术刊行社改为上海时代图书公司,上海时代图书公司在二三十年代是重要的出版机构,张光宇、张正宇就是负责人。

而且当时还开办了时代印刷厂,经洋行购置先进的德国印刷机,大大改进印刷出版质量。后来办的刊物多了,《时代漫画》、《万象》、《独立漫画》、《上海漫画》等,办了很多杂志他都是主编。他既是出版家、又是编辑家。当时以杂志的名义办了破天荒中国第一届漫画展览会等。跟我们做出版一样的,出版也要搞活动。当时展览会囊括所有著名的漫画家,平均年龄不到30岁,大一点30多,当时有600多幅作品。而且展览之后又编了画册叫全国漫画展览会专题,总计上世纪20年代张光宇组织刊物不下十几种,还组织两家出版机构,对中国漫画繁荣和发展做出关键的贡献。比如张仃等一大批著名的画家,最初在张光宇主办刊物上发表漫画,后来才成功。这是做出版人的本分,通过出版把好的作者介绍出来。

他主办的刊物销路很好,极大的刺激上海乃至全国的出版市场,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张光宇出版和主办一个个精彩刊物,在那个年代以及到现在中国漫画是什么样。我们有一个说法,民国时期的漫画达到当时的文化艺术的最高峰,有一个说法可能你们都知道,唐诗宋词元曲民国漫画,民国漫画是最高峰,超过其他文学艺术。这里边张光宇的出版工作起了关键作用。因为他画画是自己一个人,但是出版带动一大批人,而且传播到读者那里去。

1949年以后张光宇全家来到北京,就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装饰》杂志也是他创办。还是出版,由于本身是大画家,作为出版家、编辑家有独特的优势,能够起到带领和引导漫画出版的作用。漫画杂志发行好,很大的原因他自己一些作品,这也是那个时代令人羡慕出版的特色,你像鲁迅、矛盾、叶圣陶、巴金等一大批作家、艺术家,他们又是作者、又是出版家,这与当今大多数出版人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值得我们深思。我从出版角度讲讲张光宇在出版和编辑方面做出的贡献,过去大家关注还都是他的艺术作品,没有从这个地方分析他。包括编辑专家也提到,但是没有专门从这个角度。谢谢!

张光宇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邮票

李大钧(辅仁书苑学术总监):

汪社长真的是一位出版家,最早您在《山东画报》出版张光宇《西游漫记》还有烟画,现在都是很珍贵的文献了,我想请大家为汪社长,为他对张光宇先生的推广所做的贡献表示感谢。

我们今天来了很多新闻媒体界朋友,因为来的人太多,我没有一一介绍,超过二十几家重要的媒体,像新华网、人民网、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商报、雅昌艺术网、99艺术网等,我想将来可以在你们文章中看到是哪些机构出席今天活动,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这些媒体朋友很多都是70后、80后,像我的朋友涂志刚,是《新京报》书评周刊的主编,通过上次做《吴大羽作品集》出版发行会,《新京报》拿了七个专版为老艺术家做专项介绍,我可以说完全出于他们自觉,也没有跟我要一分钱,这样媒体、这样年轻朋友真的值得我们尊重。

1  2  3  >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