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血统与人类家族》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展出

时间: 2015-07-04 21:35:42 | 来源: 艺术中国

首页> 资讯> 艺讯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赛克勒博物馆馆长杭侃致辞

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新潮致辞

2015年7月4日下午,吉莉安·赛克勒女爵士国际艺术家展览项目——《基因:血统与人类家族》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开幕。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新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侃,吉莉安·赛克勒女爵士,中国考古学中心主任徐天进,中国网艺术总监勾霞,艺术家托尼·斯考特等出席开幕式。

吉莉安·赛克勒女爵士致辞

艺术家托妮·斯科特(Toni Scott)致辞

托妮·斯科特是一位年轻的美国原住民女艺术家,她是拥有七万族人的美国原住民部落马斯科吉克里克族的一员,同时她也有白人和黑人血统。她的多元血统促使她对各种族的历史与文化以及自己的家族史十分关注,而这种关注也体现在了她的艺术创作上。

托妮·斯科特的奴隶商船装置

在展览的主厅中,托妮·斯科特将一艘长24英尺、宽6英尺、高7英尺的贩卖黑奴的商船悬挂在半空中,上面印有她从美国国会图书馆收集来的500幅美国黑奴的真人照片。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上百万的非洲奴隶曾被囚禁于这种奴隶船运往美洲大陆时,所经历的恶梦般的漫长旅程。

托妮·斯科特的数码喷绘作品

在围绕奴隶船的展墙上,托妮·斯科特将一系列以家族史、美国历史事件以及美国原住民和中国人的基因关系为主题的数码合成肖像照。穿插在这一系列人物肖像中的地图反映了人类走出非洲的历程、黑奴的悲惨历史等故事。

赛克勒博物馆中庭的原住民帐篷装置与太湖石相映成意

在展览入口处与赛克勒博物馆中庭,托妮·斯科特制作了大小两顶美国原住民圆锥形帐篷。每顶帐篷外表面装饰有美国原住民的传统图案,帐篷的骨架则采取了竹子搭建,代表着中国与美国原住民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嘉宾观看关于黑奴的文献作品

此次托妮·斯科特在北大赛克勒博物馆的展览作品均是在北京特别创作,将在她之前在美国的巡展《血脉传承》展览上拓宽主题。她此次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她对DNA的最新研究并与中国发生关系:远古史上可能曾发生过的人类从非洲到亚洲再到美洲的迁徙,让这三个大陆上的人种也许拥有基因上的传承。

托妮·斯科特讲解作品中的故事

托妮·斯科特毕业于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曾于著名的帕森斯设计学院之奥蒂斯美术学院接受培训。她善于综合绘画、雕塑、摄影、多媒体等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她关于美国奴隶史和本人祖先的装置艺术展《血脉传承》曾于美国各地巡回展出,并在加州非洲裔美国人博物馆进行过长达三年的个人展。她的作品为世界各地的机构和私人所收藏。

吉莉安·赛克勒女爵士体验装置作品

吉莉安·赛克勒女爵士国际艺术家展览项目旨在把国际上不同背景的有才华的年轻艺术家引荐给北大赛克勒博物馆。本次展览为该项目的第三次展览,前两次展览分别为2013和2014年举办过的《格尼卡/格尔尼卡》与《幻》。该项目要求艺术作品必须具有文化价值,激发观众的批判性思考,并让观众懂得跨文化理解的意义,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和平相处和友好往来。

“基因:血统与人类家族”招贴

明天下午还将在北大赛克勒博物馆举行艺术家托尼·斯科特与中国艺术家的对话,将展览相关的艺术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本展览将于2015年9月27日闭幕。

托尼·斯科特现场表演书写500个印第安部落名称

从原住民帐篷装置中望太湖石

美国原住民圆锥形帐篷装置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