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

2013双城双年展(深圳)主展场进行升级改造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5-31 15:15:13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2013双城双年展(深圳)展场A主题演绎馆设计分解图

上周,2013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系列活动之“国际配对工作坊”(Matchmaking Workshop)在深圳蛇口结束了为期五天(5月20日-5月24日)的活动。来自全球各地的建筑师齐聚深圳,为2013双城双年展(深圳)的展场升级改造出谋划策。

25位来自荷兰、芬兰、塞尔维亚、法国、巴西、印度和中国本土共十三家事务所的建筑师以配对组合的工作方式,为本届展览的展场A主题演绎馆——原广东浮法玻璃厂的升级改造提供概念设计方案。

工作坊第一天,创意总监奥雷•伯曼向在座建筑师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关于本届展览的宣言及展览构想,分策展人乔恩•康纳介绍了“国际配对工作坊”(Matchmaking Workshop)的工作方法。此前,在座建筑师中有多位曾参加过由这两位策展人策划的相关配对活动,如上届双城双年展(深圳)的“住宅的使命”项目——邀请了来自中荷两国各五家事务所共同为“蚁族”设计住宅。

当天下午,所有参与工作坊的建筑师前往展场进行踏勘调研,并根据自身特长由策展团队组合为五个小组。随后几天内,五个小组在深圳大学建筑系学生的协助下,分别针对展场的入口区、户外区、仓库区、筒仓区以及主展厅进行概念设计。最后在24日的方案汇报会上,五个小组的代表向组委会以及原广东浮法玻璃厂所属的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进行了概念方案的汇报。

从以烟囱为标志的仪式性广场入口开始,第一小组开启了本次“创意之旅”;第二组户外区的设计采用了因材再造策略,将散落于展场各处的巨型钢管、铁架,甚至砂石等建筑材料资源循环再用,将厂区内空地一一进行功能整合;第三组负责的仓库区位于厂区南侧,三个原料仓库相邻而建,建筑师延续对展场规划设计的“轻轻触碰”宗旨,对仓库进行了“极少”设计,极大地保留了仓库的原貌,甚至计划保留场内的砂土,并将仓库隔墙打通让砂土堆积成连续地景,让破旧的仓库具备成为展期内的室内活动大厅及企业展馆等场所的条件;筒仓区是玻璃厂旧建筑群中最具个性的区域,四个连续筒仓皆高达36米,直径12.6米,第四组建筑师通过重新组织空间动线让观众充分领略筒仓魅力。

重头戏来自最后一组的汇报。主展厅是原玻璃厂的生产车间,从主入口进入厂区便可直达主题宣言大厅,以及神秘的、外墙漆成黑色的主展厅。第五组的设计方案同样从“轻轻触碰”策略出发,尽量多地保留展场原貌,同时增建人行天桥来戏剧化大厅的空间体验,让最具视觉震撼效果的混凝土柱群(原为承托机床的受力结构)成为焦点。整个主展厅的动线契合了玻璃生产的流程,尤其是维持了部分车间的原貌,让历史空间在创意文化内容介入后依旧保留着时间的印迹……汇报获得了本届双城双年展(深圳)战略合作伙伴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相关领导及工程施工部门的肯定,策展团队及建筑师将结合会议提出的意见针对概念方案进行深化设计。

2013双城双年展(深圳)创意总监奥雷•伯曼及其团队表示,参与本次工作坊的多是青年建筑师,他们的参与将为展览本身以及蛇口工业遗产的升级改造带来国际化、前沿、新锐的能量。“在这里,我们希望帮中国看世界,也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分策展人乔恩•康纳如是说。

所有国际参与者合照

参与工作坊建筑师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Basic City (荷兰鹿特丹)坊城建筑 (中国深圳) Lassila Hirvilammi (芬兰赫尔辛基)奥雅景观设计 (中国深圳) Maurer United (荷兰阿姆斯特丹) MOOF Architects (印度孟买) Next Architects (荷兰阿姆斯特丹) Nitsche Architects (巴西圣保罗)南沙原创 (中国香港)源计划 (中国广州) OMA 香港 (中国香港)RUA Architects (巴西里约热内卢) Temp Architects (荷兰阿姆斯特丹)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