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新作展海报
《洞见》2011张琪凯新作展在北京对画空间开幕[视频]
2011年10月28日下午16时,张琪凯装置新作展《洞见》在北京对画空间展出,展览由著名策展人黄笃担任策划。“洞见”被艺术家引申为以其形式、语言和观念的方法对历史、现实和生活的观察、解读和表现的新视角。虽说张琪凯的创作方法与“贫穷艺术” 有着相似性,但他在考虑选用日常材料过程中摒弃了以往那种依赖于中国语境的陈述模式,重新审视自我与他者、里与外、中心与边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通过对历史与现实、日常与异常、权力与自由的分析,将之转换成一种独特的视觉语言。他对原始而质朴的材料进行了主观地破解和重构,以探讨艺术的社会职责和美学价值。
在这次个展中,张琪凯聚焦于生命、时间的议题。这是因为他能从那种复杂的话题中洞察和体验到艺术表现的张力,也正符合他个人的性格和气质。张琪凯在对细微世界洞悉的同时,不失对宏观世界的思索。值得注意的是,他虽沿用现实主义的观察方法,却没有采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而是从观念艺术的方法论入手,以对现实世界做出细致的观察、分析和表现。他将强权、秩序、生命置于某个微观视点,并巧妙运用个性化的视觉语言表现了物质的所指,即不是要追求那种基于现实性的文学叙事,而是具体通过那种比较抽象化的比拟和暗寓的方式来表现和传递艺术的内涵,并以此进一步打开艺术延展的可能性。正如艺术家本人所言,艺术观念要“以重构的模式来突破,以破坏的形式来重建,以质朴的态度来发声”。
张琪凯在这次个展中仅选取了几件作品,作品简化了内容的繁冗,以精练的材料转化和生成了新的观念内涵,既强调材料与材料之间形成的柔软与坚硬、自然与人造、传统与现代的交斗关系,又暗喻了这种关系中所引申的某种不同文化间的矛盾和冲突,以及人性与暴力之间的关系,强权与秩序之间的因果。在作品《迫降》中,艺术家呈现的飞机就是对战争与死亡之间的内在联系的隐喻,同时又暗示了强权政治的甚嚣尘上。与此同时,它与作品《幸存者》构成了相互的因果关系,西方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冲突不断升级,导致了恐怖主义与强权政治的焦灼状态,即以圣经和古兰经之间的相残方式加以表现。
在这些新作中,张琪凯重视挖掘日常物质及其能量的扩展性和可塑性,当它们被艺术家纳入并与社会、历史、政治、现实和生活建立起联系时,物质的物理属性被解构、转译和生成新的意义,使它们成为观念和形式的载体:即它们甚至被看作是具有扩张性的媒介,并与其它事物之间存在着关联性——与时间、记忆、现实和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张琪凯在作品中不仅重新界定了物质的属性,而且重新赋予了物质的人类学意义。也就是说,他通过改变日常材料的形态来激发或唤起人的情感和记忆,并赋予了它们的隐喻含义和象征意义。除了擅长灵活运用材料与人的情感交流的视觉语言之外,他更重视从诸多材料的关系中引出与条件、现实、生活、习俗、历史和政治的联想。
展览现场
艺术家张琪凯与到场嘉宾现场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