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拍协:媒体曝拍企违规尚未认定
公布拍卖企业自律公约,但称没有职责权限进行过多管理
针对近日社会高度关注的“天价拍卖”存在违规问题,昨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召开媒体见面会,特别说明,尚未就此事对具体企业做出是否违规的认定,并正式发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自律公约》。
“希望政府加强监管”
近日,新华社记者调查揭“天价拍卖”背后存在假拍黑幕,认为虚拍、虚报、虚高,艺术品市场泡沫被人为刻意吹大,并于6月9日刊发以“中拍协:保利、嘉德、翰海、匡时有违规问题”为标题的文章,称工商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6月10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召开媒体见面会表示,尚未就此事对具体企业做出是否违规的认定。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卫东表示:“行业没有回避存在的问题,但也不认可任何没有依据的猜测或判断。”
中拍协昨日还表示,作为行业协会,没有职责权限进行过多的管理,希望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对文物艺术品市场的监督管理,对文物鉴定、旧货交易环节中的制假贩假,以及拍卖活动中的拖欠违约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综合治理,共同营造诚信经营环境。
公约可提请吊销企业拍卖资质
6月10日,保利、嘉德、翰海、匡时四大拍卖公司高层均出席会议,中拍协正式公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自律公约》。中拍协副主任刘幼铮表示:“如果企业违规,最严重的处罚是提请有关部门吊销其文物拍卖资质。”
记者注意到,目前社会上强烈质疑的拍场现象在这份《公约》里均有所规定,内容包括:不于拍卖前向委托人收取任何费用,不知假拍假,不以任何形式对拍卖标的进行虚假宣传,坚决杜绝假拍行为等等。据了解,该《公约》在今年4月份讨论通过,包括保利、嘉德、翰海、匡时在内约有30多家拍卖企业参与自律。
针对近日媒体对拍卖“巨头”偷漏税还是虚报成交的质疑,中国嘉德董事副总裁寇勤称,拍卖业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方面是法律规定的,比如未经买卖双方同意不得擅自披露交易状况;此外大买家付款可能存在分批、分期的情况。
事件回顾
新华社发文质疑“虚假拍卖”
近日,网民“网络小丑星”在雅昌艺术网发表题为《XXX的画为何能拍4亿多?》的帖子,称当前艺术品拍卖市场赝品泛滥、陷阱多多、监管缺失,天价成交额频现的背后不排除有人为炒作的可能。
6月7日,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深入探访,并发表文章质疑拍卖额与所交税对不上账:屡创拍卖“天价”的拍卖行涉嫌偷漏税和虚报成交额。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6月9日,新华社再次发表题为“中拍协:保利、嘉德、翰海、匡时有违规问题”的文章,称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认为报道中涉及“虚假鉴定”“拍前收取费用”“信息披露不透明”“相关数据发布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存在,中拍协将组织全行业开展自查自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