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农民达·芬奇”展览:农民让城市更美好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4-01 16:23:35 | 文章来源: 南方周末

在安徽萧县农民自制的飞碟里,蔡国强兴奋地拉动操纵杆。农民发明家的许多发明是失败的,有的飞机或飞碟甚至没飞起来。蔡国强认为,重要的不是人造的物体能不能飞起来,而是他的心在飞起来。

北京农民吴玉禄发明的机器人可以拉车前进,还能满嘴吆喝,蔡国强邀请吴玉禄全家参加“农民达芬 奇”展览。

 

蔡国强在网上看到湖北农民发明的潜水艇,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我一看到它就知道无用,那么重,沉下去就浮不起来。但是想象力和造型很吸引人。”3月4日起,他跑遍了半个中国,开始寻访各地的农民发明家,做起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农民达芬奇”展览

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发现我回国做的作品都具有官方身份,而且都是在大城市,2001年我回上海做APEC焰火计划,后来又在北京做奥运会开幕式和国庆60周年庆典,其实看不到更多真实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寻找“文化现成物”

上海外滩美术馆开馆,它曾是中国最早的美术馆,一百多年前英国人建的,解放以后就被封起来了,当成上海博物馆的仓库。最近一位私人企业家,买下了整条街,开发成为有文化色彩的高端商业街,他要把这栋美术馆重新恢复,请我做展览,又是在世博会期间。我就想能不能做一个展览,和中国底层有关系,又跟创造力有关系。世博会的历史就是万国通商,展示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发明创造,让人类的生活向更美好的方向发展。这在以前的世博会很重要,一百多年前从英国开始,世博会就是互通有无的文化交流。但现在网络很发达,而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展销也已经很多了,世博会的意义就远远不如奥运会了。

但是,世博会和中国以及我们这个时代还是有关系的。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刚好想做农民的主题,最近五年以来,其实起源还不止五年,我就喜欢在历史的沿袭里面去寻找文化,我把它开玩笑叫“文化现成物”,包括“收租院”、“草船借箭”,包括龙的符号是什么意思,作为“文化现成物”,再来给它弄一弄。

苏联画家马克西莫夫以前来中国,教中国人学油画,在中央美院建油画系。后来他回国了,刚好中苏关系就出问题了,他的命运就改变了,政治上就不正确了。尽管他很爱中国,可苏联人对他的观点还是很不屑。我们国内因为中苏关系出了问题,他的学生们也不能说他了。整个经济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文艺政策宽松了,跟苏联的关系开始恢复,可是他的学生们都开始到欧洲去留学参观,发现意大利、法国的艺术更了不起,苏联这些老师也不怎么样,他的学生也不大在意他了。其实,马克西莫夫对于中国现代美术史的发展起了很关键的作用,他建立了一个“马克西莫夫训练班”,但是他当年在中国的学生现在都不关心他了,只有我这个搞现代艺术的,也不好好画油画的,一直收藏他的东西,我收藏了他二百六十多件作品,他所有在中国时代的作品,他的太太和儿子们都不断地卖给我,帮助我建立起一个马克西莫夫完整的档案,从当时他由中国带走的《文艺报》到他跟朱德、徐悲鸿等人拍过的照片,全部卖给了我。苏联博物馆现在也不要社会主义时期的东西,我把它们买回来,马克西莫夫的坟墓坏了,他们都来找我出钱修一修。

其实,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马克西莫夫的不少中国学生成了大艺术家,很有钱了,他们可以关照自己的老师了,但是这些人去前苏联访问,宁可做很光亮的大国文化交流活动,也不大去关心这位过去的老师。我这人比较怀旧,会关照一下这种事情。但是,对整个中国底层弱势族群的生活,我确实没有机会去研究。

威尼斯飞碟,中国农民造

2005年为中国在威尼斯建国家馆,当时作为策展人,我感到应该在中国馆展现中国现在方方面面的状态,我选的艺术家里,彭禹和孙原做了一个方案,他们请了安徽农民杜文达去现场做飞碟。我感到从杜文达的飞碟可以看到中国社会另外一种面貌。杜文达在现场搭建了飞碟,我们在开幕那一天要放飞这个飞碟。其实他那个飞碟飞不起来,因为转速要到一分钟1000转的高速它才能飞起来,他的电机即使有这个能力,那些橡胶带也要能够耐热才不会被烧断。很多配套都跟不上这个速度,所以速度转到八九百转的时候,橡胶带就断了。但是全世界很多人都在等待中国农民的飞碟能不能飞起来,也没有多少人真的相信这个飞碟能飞起来。当时我也一直问他们,想过飞起来以后怎么降落吗?他们回答:没想过,只想让它飞起来。

但这之前,我也一直关心中国农民的创造物,为什么在很边远的安徽、宁夏、甘肃不少农民都在造飞机,很多人都没乘过飞机的,有的人甚至连飞机都没看过,他们都在造飞机。我对这些农民的关注,倒不是从政治社会议题的角度去看,我的第一感受是,他们跟我很像,就是那种好奇心、开拓心很像,做东西的趣味跟我这个艺术家很像,我从他们身上看到我自己。其实我就是一个中国农民,我们在福建泉州,以前那是个很小的小镇,我就是一个农民。我个人跟农民的感情很近。在国外,经常有人问我的身份,我就说,我是亚洲农民。

从那以后五年多来,我一直在收藏农民的发明。2005年1月,春节前,我弟弟国盛跟湖北的李玉明买潜艇“霞光一号”,我也是上网看到的照片,我一下子就被这个潜艇的艺术魅力感动了。之前看到农民造飞机、造机器人,感觉并不那么强烈,可这个潜艇跟艺术有很大的关系,我就觉得我应该买些这样的东西,他也穷,我买了他的东西,可以帮助他更往前走,会更好。不然他一直抱着那个东西在家里面,也很难往前走。我从那时候开始买,收藏了很多农民造的潜水艇、直升机、飞碟、机器人。

1   2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