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图》的复制画放在木盒里。
《富春山居图》描绘的是黄公望晚年山居的景色,画中岗陵起伏,山势层层迭迭,林木交错。
真迹难寻 仿品亦难求
《富春山居图》原画全长848厘米,高33厘米。画作烧毁后,吴家后人得到此画,将损卷烧焦部分细心揭下,重新接拼后,几乎看不出剪裁过的痕迹。于是,人们把这部分称做《剩山图》。而保留了原画主体内容的另外一段,在装裱时为掩盖火烧痕迹,特意将原本位于画尾的董其昌题跋切割下来放在画首,这便是后来乾隆帝得到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长高尺寸为636.9厘米×33厘米。原画用了8张画纸拼接而成,烧毁后变为6张半纸。至此,原《富春山居图》被分割成《剩山图》(半张纸)和无用师卷《富春山居图》(6张纸)长短两部分,前者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者藏于台北故宫。与此同时,《富春山居图》还有两幅仿本,即藏于北京故宫的沈周临摹本《富春山居图》和藏于台北故宫的子明卷《富春山居图》。
傅申教授还讲了一个有趣的“双胞胎”故事:乾隆皇帝先后得到了无用师卷《富春山居图》和子明卷《富春山居图》,经过身边专家和他本人仔细研究后,他认为,(仿本)子明卷《富春山居图》为真品,而(真品)无用师卷《富春山居图》为赝品。乾隆一生喜爱书画,不管走到哪里,甚至都会带上那幅其实是假的《富春山居图》,有人称其为“乾隆爱侣,常伴君侧”。从1746年到他做了太上皇,乾隆在子明卷上所有空白的地方,几乎都写上了题跋,共50多处,反而是真品上未曾留下一处乾隆的题跋。
台北故宫周功鑫院长介绍,《富春山居图》是这里70件限展书画精品之一,每4年才轮换展出一次,民众若想看到《富春山居图》,计划要等到2012年举办“黄公望特展”时,才能一睹其芳容,上一次该画与公众见面还是在2001年。
真迹难觅,看看仿品应该可以吧?答案是“看不到”。据商品部服务员介绍,3月中旬以来,仿品卖得异常好,3月23日当天卖出的5件仿品,也是客人提前预订的,价钱从原来的2万多元新台币,提高到3万多元新台币,现在已经预订的仿品,也要到两周以后才能到货。
两岸的两幅画能够合二为一展出该多好呀!这是目前两岸人士的呼声。但就像两岸各自收藏的“三希帖”一样,两岸故宫也盼望能够早日让它们团聚展出,要真的实现,还需假以时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