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赠送给胡锦涛总书记的杨英风雕塑作品《水袖》落成北京奥运广场典礼上发表讲话。 杨永山 摄
2010年3月,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将为已故的台湾艺术大师杨英风和现为台湾雕塑学会会长的杨奉琛大师,举办一场以台湾两代艺术大师“大器遇合”与“五行再生”为主题的艺术展。
在杨奉琛的艺术生涯中,父亲杨英风圆融而深奥的艺术生命力,是他艺术创作中最好的导师。杨英风常说“为自己做小作品,为大众做大作品”,更提醒了杨奉琛在艺术创作上应该本着无我的精神。而已年过半百的杨奉琛阶段性完成未圆的梦,当然也是他遥望父亲杨英风不朽雕塑成就,在艺术创作上追求目标的新起点;这个起点将会一直引领他不断向前。
黏土是儿时唯一的玩具
1955年,杨奉琛出生的这一年,其父杨英风因《骤雨》获得第16届台阳美展雕塑科的第一名,另一件作品《投》则获得第9届美展“奖项”第一名,并因此而得到宜兰雷音寺念佛会与台南湛然精舍的委托,制作《阿弥陀佛立像》。
杨奉琛回忆说:“那时,父亲将襁褓中我的脸庞当作模特儿,他觉得婴儿天真无邪的神情最像佛。”这样的机缘,似乎早已注定杨奉琛一生将与佛理、艺术结下不解之缘。“想起幼时,家里的客厅就是父亲的工作室。父亲总是非常执着、专注地创作,我在一旁玩着,黏土是我唯一的玩具。”,而他玩的,其实就是“雕塑”的开始。
这是他从事艺术的家庭渊源。从童年到小学,再到艺专毕业,他都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须臾不离艺术。父亲杨英风在《薪传》一文中说:“长子奉琛成长的这一段时间,正是我精力最充沛、工作量也最大的一段日子,我在家中窑泥、绘图、设计景观造型,丰实而繁忙的艺术工作充实了我的生活,也为我的家构筑起一份浓浓的艺术氛围。奉琛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由懵懂而了解而喜爱,进而全心投入成为一个艺术工作者,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他创作生涯的发展历程。”
从“大器遇合”到“五行再生”
杨英风生前的艺术创作,曾以“不锈钢系列”雕塑作品的新雕塑媒材的使用,以及显现结合新时代科技的大胆作品“镭射系列”作品等,呈现了艺术家追求新创作手法和现代科技发掘的特有美感作为作品的新造型,他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了“景观雕塑”(Lifescape)的崭新观念,则表现了艺术家对于自然环境的关心,“大器遇合”便成为其艺术作品蕴含的另一深层意义。而今,杨奉琛创作展的主题“五行再生”,则是对前人艺术思想的传承与开拓,意味着生命之生生不息依赖的是五行灵真之气,“气之所致灵真必永生不灭也,灵光不息则生生世世存在”。杨奉琛对艺术创作的执着与热情,历三十余年,仍是有增无减。作品从雷射光雕到雕塑、再到景观艺术,项目繁多而壮观,但在面对多元化社会的变迁中,他却用最单纯的心,以极简的方式来诠释这个大千世界,他说:“人类因为生生不息,从最简单中,进入无限的复杂,亦因复杂的无止尽,使我们失落了最简单的感觉,最直觉的原点!而极简、回到原点,这样的原则是要把不必要的复杂去掉,最单纯的事物才能把重点叙述清楚。”然而他的极简、单纯、回到原点,并非消极,反而是更有雄强的企图心,企图在极简的雕塑作品中去诠释宇宙万物。透过空间场境的阅思,回头探索真理与永恒,恰可发现原来最简单的却就是最复杂、也最困难,像盘古开天辟地那一斧,一斧就劈开清与浊,从而分出天与地,何其艰困!回首在他三十多年的创作中,其作品却也在冥冥中吻合这种单纯的真、善、美。
“景观雕塑”与杨英风
五行再生得真谛——观杨奉琛雕塑有感
杨英风(1926—1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