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新世纪中国需要复合型人才——专访清华美院常务副院长郑曙旸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 片长: 00:03:26 | 上传: 2009-11-26

 

艺术中国(以下简称ac):清华艺术·设计国际学术月已闭幕,您个人认为产生了哪些学术成果,有何感受和经验?

郑曙旸(以下简称“郑”):这次学术月是我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的第一次,所以从题目上能感觉到是相对比较宏观的一个定位,因为设计创新教育是一个太大的话题。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定位在这呢,因为第一届我们想老师和同学们都要有一个全新的视野,因为我们知道现在这个社会处于一个全球化加速的一个时期,这个是体现在教育领域,如果一开始我们定位过于狭窄的话,这对于我们以后的工作就非常不利,所以我们并不企求这一届要在某一个专业层面的某一个具体问题上有所收获,而主要是让大家意识到我们现在所处的这样一个时代,已经是一个完全交互发展的时代,也就是说原来的地域,原来的国家之间的甚至包括政治、经济领域这些,在设计这个领域实际上是被打破的,甚至在某些方面它是超越了意识形态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它是从人类最本质的一个需求出发的,也就是说全人类的未来。这次听完以后,大家可能都有这样一个感觉:设计这个专业有可能成为未来引领我们人类走出目前很多困境的一个很好的道路。以前我们曾对设计的理解过于狭隘,基本是仅停留在一种美观,造型这么一个层面,但是通过这次八位学者的一个演讲,大家能够得出这样一个感觉:大家基本都是给人类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和设计对人类的整个生活的一个贡献,从这个层面上来考虑,那么我们觉得第一次的学术月如果不把设计的定位和它本身的内涵的实质讲清楚的话,那么我们下一次的活动就会失去一个大的方向,我们就有可能陷入一个就技术论技术,就教育谈教育的这样一个狭隘的范围,因为从清华大学整个定位来讲它是培养一种复合型的、高端人才的定位,当然也不一定最后出来的每个人最后都能达到这样一个目标,但是至少也是按照这个方向去努力,我们给我们的学生创造的这样一个平台让他们能够接触到更为广阔的一个视野,一种思想和认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这一次的成果还是很丰厚的。因为在当时请人的时候就意识到了,必须是东方的、西方的,国别的背景不一样的,甚至包括个人的背景不一样,当然因为时间的原因,有一些可能我们也没能请到,但是至少已经和我们最后 最初的设想和最后的结果还是能够吻合的。

ac:这次活动对学生开阔眼界、了解最新设计潮流有哪些作用?

郑:我觉得最大的一点就是不是仅限在一个原来的个人的职业和专业的层面,因为以前我们请这种讲座,学服装的我们就请服装怎么设计的,就是很到位的这种讲座,讲工业设计就讲这个产品怎么设计等等,当然我不是说这种没有用,但是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设计者来讲,他所担任的不是原来我们意义上的设计,在今天21世纪的设计者,它更多是一种组织和策划的能力,也就是组织更多的人来做一件事情的能力。因为从我们国家这么多年的发展来看,各种各样专门的人才很多,但是能够组织不同专业的这种人在一起干活的这种职业的人很少,严格意义上说它是一种设计管理层面的,但是我们以前没有这种设计管理的这种专业和这种意识,所以目前我们只能从目前从事设计的人来开这样一条路,所以也许再过一段我们设计这个专业会在分出一些不同的教学理念和不同的一些定位。至少从目前来讲,它是两大类,一个是很专业的,职业化的设计师,还有一种就是具有战略策划能力的这种设计师。从中国目前的发展和我们整个要创造最终能引导世界设计潮流的中国设计的国家来讲,反倒是这种不是很专业的人(很少),还是需要这种统合的人才。因为仔细看起来就会发现,这种人才实在是太缺乏。因此我们在某一个技术上可能能做的很好,但是最后拿不出像样的产品,或者拿不出一个像样的设计策划方案,最后就有可能被具有这种能力的国家和人来承担,那么长此以往我们就不可能在设计上做到高端。这个已经是非常清楚的,凡是有头脑的、有创新型的这种理念的最后就能够统合各种资源,所以我觉得这个是我们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ac:过去中国的学者都是到外面去参加论坛,这一次学术活动移师中国,对中国的设计业、设计教育有何影响?

郑:实际上这个东西也是一个双向的,它是随着我们中国市场的日益扩大和中国社会在世界上地位的影响力的扩大有直接关系。为什么以前我们要出去就是以前要请人家未必来?这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你的水平怎么样,还有一个就是你的市场怎么样?人家愿意来一个就是看中中国目前这块市场,另外就是觉得中国目前也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否则的话,你像为什么以前我们这种事做不到,而今天我们最初创意的时候好像还觉得挺难,在短时间内能不能召集到这么多人(来讲),后来做的情况,只要他工作能排得开,他能够有这个时间,他就愿意来。那就说明实际上大家也都意识到如果在今天这个世界上,如果中国不参与或中国这个市场不来占领实际上对全人类来讲很多事是办不成的,大家都意识到这一点。尽管我们现在整体设计水平和那些发达国家来比,还有相当的差距,这是非常明显的,我觉得这些差距不是技术层面的,纯粹都是一些观念性的东西。所以正是因为处于这样一个阶段,因此这个活动才能以我们中国为主体来进行,尤其是以清华这样的一个平台。

ac:下届学术月是否会欢迎校外同学、界内人士来参与,清华美院将如何塑造清华学术月这一品牌?

郑:当然这是我们最希望的,你会注意到这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随着一讲一讲逐渐的推移,人数后面就不如前面多,这是肯定的,为什么呢?因为它只是大学内部的人来的比较多,再加上讲的过于宏观以后,有些学生觉得好像离他的专业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他自己觉得他来这里的一个定位和他最后他要的得到的之间一定要的正比,他才花时间来听。包括在国外的讲座也是这样,能不能吸引听众它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这次为什么没有外校的来或外校的比较少,关键是我们是第一次这样的活动,再就是社会宣传也不够,没有达到那样一个程度。再加上现在这么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世界,社会活动也特别多,每一个人时间都很紧张,他要有所取舍,参加哪些不参加哪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次正好和北京的设计周重合,也受到了一些人员的分流。实际上从开始也没说是拒绝外面参加。今后我觉得如果这个活动越搞越大,也许我们最终不一定光是一个会场,有可能用分会场的方式或者其它一种方式,但是开放式肯定的,绝不是说我们就关起门来,最好的东西自己享受,因为从清华大学本身的办学理念也不是这样,它更多就是营造一种平台,因为最终的目标是提高我们国家的这样一个人才的素质,也不是某个很小的圈子的人的一个素质,所以未来一定是开放的。

ac:清华美院在国际上是一所知名的艺术设计类院校,这次举办学术月对清华美院在世界上品牌的提升有哪些作用?

郑:你会注意到我们现在会经常讲到“著名”,“著名”和“知名”完全不一样。知名就是大家知道中国有一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这个它是多少年的一个历史的积累,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中国设计院校很少,也就是近5、6年来一下发展到这么一个规模,在二十一世纪之前,实际上基本上只有唯一的这样一个以设计定位的学校。所以说我们也清醒的意识到这一点,作为这个学校它的定位和发展是与我们整个国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先要把我们自己做到世界知名,然后通过这个再来带动其它的一个发展,我们也知道实际上我们自身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就是我们的整个教学机制,我们的概念与最先进的理念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仅从我们教学的整个体制和我们整个教学的方法也也与我们真正想要达到的设计目标有相当的距离。之所以说知名呢,也是因为你最早就是独一份,慢慢有一个积淀,大家要知道你,你当时培养的人呢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这个学校的知名是以学生为导向的。那就是说在未来你能不能还是这样,那就是取决于你未来培养的学生有没有一种全新视野,以致在一个前沿,这样你最后才能做到著名,所以学术月无非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意识到我们这个学校的学生他要担负的责任和他应该定位的一个目标,尤其是他的职业设计和他的人生设计包括他自己的价值体现和社会价值体现的一个结合度等等,如果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做到这样一种高的视野再有一个很高的人生理想追求的话,我相信我们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ac:这次主题是“艺术与设计”学术月,当时为什么考虑到把“艺术”也加入这个主题中呢?

郑:因为从人类整个的思想认识来讲,原田昭先生在今天的讲座中讲“观念一切都来自你的大脑”,大脑思维是两部分,一个是感性,一个是理性。由于我们国家长期以来,相对来讲大家更重视所谓的理工类的这种培养,至少在社会上对艺术是否能够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学科的认识还是很模糊,虽然学这种专业的人不少,但是从根子上来讲大家总觉得好像理工类的人更为到位一点。设计本身就不是一个偏科的东西,设计本身就是艺术加科学,甚至现在还有另外一种解释——人类的第三智慧等等,但它最本质的一些又来自人的感性的思维,就是艺术思维的一种能力,因为艺术思维的能力更没有框框,它更具有创新性,他不像纯粹这种理性思维,一开始就要有好多限定,所以说从本质上来讲,尤其是对我们国家来讲,艺术类的教育还是要有一个大的发展,但是它不是职业教育,不是说艺术家培养出来都去画画,都去搞音乐,而是指他在素养层面的,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在这近几十年比较欠缺的,因此我们必须要把艺术放在前边,艺术、设计,你注意到我们的美术专业反倒是我们进入清华大学才设立的,我们这个学校在以前是没有纯艺术专业的,但是我们理解到必须要有这样一个来促使你思维的一个训练。

 

清华国际学术艺术·设计学术月——专访札幌市立大学校长原田昭

清华美院清华国际艺术•设计学术月圆满闭幕(图)

“首届清华国际艺术·设计学术月”开幕(图)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好友分享 添加收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清华国际学术艺术·设计学术月——专访札幌市立大学校长原田昭
 访美国帕森斯艺术设计学院服装设计学院院长——西蒙·考林斯
 首席设计师的时尚推手——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Jane Rapley
 如何定义声音与噪音的概念——艺术中国专访德国电子乐艺术家Alva Noto
专访书籍设计家吕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