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顾(装置) 曾浩
10月23日,天蓝云轻,从北京飞往长沙的包机上,一场新闻发布会正在热烈地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评论家、收藏家和众媒体,把目光聚焦于6位当代艺术的佼佼者:岳敏君、隋建国、曾浩、他们组合(赖圣予、杨晓刚)、杨福音。2009年“艺术长沙”使他们一路同行。
“艺术长沙”是湖南省博物馆、谭国斌当代美术馆和湖南广电集团共同主办的当代艺术展览。可以说,“艺术长沙”是区域文化与当代艺术结合的一个典范,当成百上千装扮各异、观念新潮的艺术人士瞬间云集长沙时,这个拥有古老文明兼备现代气息的城市立即焕发出了别样生机。
继2007年举办首展之后,“艺术长沙”再度亮相星城。此次参展的艺术家与湖南有着或深或浅的渊源。其中,杨福音和“他们”组合的两位成员赖圣予、杨晓刚都是湘籍艺术家;出生于东北的岳敏君,因父母都是湖南益阳人,也与湖南有着剪不断的情丝,此次是他第三次在长沙办展览。
作品展当天在湖南省博物馆举行。岳敏君参展的21幅作品选自“场景系列”。这位以描绘“笑脸”而奠定地位的艺术家,近些年来不断地尝试新的艺术路径,创作出了诸如“场景”“迷宫”等风格完全不同的系列。
隋建国不是湖南人,但是他的雕塑作品与长沙的关系最为亲密——《长沙的沙》。作者对长沙的思考回到了最本源的问题上:“为什么叫长沙?”当他从橘子洲头挖起一捧沙石时,灵感顿生。“在湘江之畔的沙洲上,任何一粒沙子,都可以见证长沙的历史,任何一粒沙子都是组成长沙悠久灿烂文明的不可缺少的微粒。”隋建国说。接下来的过程则是高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作者在众多沙粒中选出一粒,带回北京,将它在显微镜下放大数十万倍,然后用激光扫描,并将三维数据输入电脑。沙粒的形状被充分解析,继而又被钢板进行替代重构,这样一粒小小的沙子转身变成了硕大的钢结构。这个巨大的“沙”被放在湖南博物馆的前坪,而在展厅里则不断重复播放塑造过程的影像资料。展览结束后,作品将永留长沙。
“他们组合”展出了系列作品《失落的天堂》。当这两个年轻人与其他几位当代艺术大腕并排站在一起时,还难免有些羞怯,但是回到湖南家乡展示作品,又使他们感到自信和激动。《失落的天堂》系列作品表达了外部世界与个人内心的矛盾和冲突。画中有几个常见的元素:临窗而坐的女孩、埋头端坐的男士。窗外景色在变化,或者是大城市的高楼林立、或者是地震的破碎瓦砾。在评论家顾振清看来,“他们组合”的创作观念有些像美国艺术家爱德华·霍珀的咖啡馆系列。“他们组合”由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赖圣予、杨晓刚组成,成立于2002年。当顾振清最早发现这两个年轻人时,他们还在望京一所公寓的地下室里努力创作。2005年他们第一次面对公众,参加了在798举行的展览“各玩各的”,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顾振清说他正是看重了这两个年轻人的独创意识和能力。
走进曾浩的作品展厅,会误以为走入了一个室内绿化带。他的装置名为“美丽的树”,但是准确地说,应该是“美丽的树林”。在40平方米的展厅里,“种植”了各种各样的常见绿叶植物:万年青、绿萝等等。而且在真实的植物之间,还穿插有假的盆景。“以前在不同的城市,会看到不同的植物。但是现在每去一个新地方,却感觉不知置身何处,因为植物环境都是一样的。”曾浩说,他的作品表达了对城市环境、生活状态的思考。
在油画、雕塑、装置的包围下,看到杨福音的国画时,也许最初会有些不解。作为传统代表的水墨画与当代艺术有什么联系?看完整个展览,会得出不同的答案。杨福音画人物、山水、还有花鸟,笔法纯粹简约、同时充满现代感。“国画必须有传统的根,所谓现代就是要发掘出以前的国画所不具有的形式和内涵。”杨福音说。他的画独特之处还在于,作画所用的纸张是用淡墨刷过的,在纸饱含水分、将干未干之时创作,使水墨塑造出了民间瓷画、玻璃画、漆画的效果。
开幕式举行的次日正逢周六,一大早,湖南博物馆的门口就排起了长龙,队伍一直延伸到了几百米以外的烈士公园门口,原来是长沙市民在等待购票,参观“艺术长沙”的展览。“大众对艺术的这种热情,在其他地方很少见到。”谭天说。研究当代艺术与地域的关系,最终还是要归结到艺术与人的关系上来,也许是湘人所特有的气质与当代艺术互相吸引。当艺术的种子被广泛播种后,当代艺术之花会毫无疑问地在湖南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