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两种方式——鞠洪深作品展”开幕(图)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9-24 09:31:21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开幕式现场(中立者为画家鞠洪深)

 

2009年9月22日下午16:00,“两种方式——鞠洪深作品展”在北方工业大学阶梯艺术空间正式开幕。

 

开幕时间:2009年9月22日

展览时间:2009.09.22-10.09

展览地点:阶梯艺术空间

空间地址:北京市石景山晋元庄路5号北方工业大学 阶梯艺术空间

主办单位:北方工业大学·艺术学院

前言

四年前,洪深和徐芸告别了云南,举家迁居北京。云南那片红土地,是他们无法忘怀的,他们在那里结婚生子,他们最初的事业从那里开始,但那里从此成为记忆。云南的诱人处在于那里的自然,人们说所有植被只有那里才会呈现生命中最张扬的姿容,然而尽管如此,在自然和文化的角逐中文化却成为胜利者,这很无奈。这似乎喻示着一种真理,人们经常表现出的对自然的依赖并不意味着自然无所不能。

洪深和徐芸所以迁居北京,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希望与艺术近一些,再近一些,今日的北京对于中国无疑是距离艺术最近的城市。他们一到北京,就租了画室,他们一天都不愿耽搁,他们开始画画,画油画,画水彩,画丙烯,画水墨;静物,花卉,人物,家里的狗,邻家的狗,瓶瓶罐罐,室内室外,似乎目之所及,心之所至的一切都是他们画中的题材,他们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似乎没有目标,又似乎有无数目标,他们沉醉期间。去年冬天我去过他们的画室,墙上、地上、桌子上到处都是画,看到他们脸上那无法遮掩的幸福与满足,我知道对于已经年过半百的他们这次迁居虽然来得晚了一些,对于他们的人生却是必须的。

但是每一次人生的迁徙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旧时的记忆不是负担,他们的艺术中依然有那些记忆,如同他们的困惑也与那种记忆有所纠缠,他们今天的艺术状态,依然有“新”与“旧”之间的瓜葛。这次展览的作品真实地记录了他们面对这一人生际遇时的期待与缅怀,有进有退,亦进亦退,正是生命的本色,我喜欢这样的情景。

因为它们的真实,因为他们真诚的面对艺术,面对自己,我对于他们的将来寄于希望,到那时,那些过去的记忆或成为构筑未来的财富。

杜大恺

2009.9.13

 

两种方式

我为什么这样画?我绘画的原动力来自哪里?我的意识以及潜意识是受那些方面的影响?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与我过去的生活经历联系在一起。很长一段时间,我生活的主要经验是来自中国西南边陲——云南。有趣的是,我刚到昆明工作时,经常能听到隔壁办公室有人在大声地讲:“云南是立体气候……” 说话的人似乎用足力气在说明它的重要性,当时的我,并没有对这句话有什么特别感觉。没想到后来,也许就是这个句子决定了我的艺术走向。地理环境决定了云南的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又形成了云南人不同的生存方式,云南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产生了云南文化的多样性。异样的生存方式为云南各民族的生存理念奠定了基础,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派生出一种区域性很强的多元文化特征。例如:位于中甸、丽江等高海拔地区的藏族、纳西族,他们的文化中透露出一种强悍、粗诳的气质;位于西双版那、瑞丽等平坝地区的傣族、他们的文化中透露出的则是一种委婉、柔情、甚至有些许暧昧的气质。云南的地理、气候以及云南周边接壤国的文化,其中包括西方传教士的渗透等因素,为云南文化的多元性的形成产生过重要作用。

我的创作处于两种方式之间,其一,我是以直觉的方式介于云南的文化:另一方面,云南多元文化内在的因素影响了我的创作。在我的作品中,一直有两种以上时空方式混合在一起,我经常借用了许多云南民族原始艺术的符号做我的创作元素,这些符号对我的艺术做出了一些独特的界定。对于这些符号,我所感兴趣的并不是他们原始的信息功能,甚至,我并不了解它们原始的表述动因。可正是这些符号独特的意象,将我引入了一个特定的世界——在一个硕大的空间里,处处弥漫着生殖的气味,一些长长的影子暗示着一种不可知的力量,对于自然的膜拜,对于不可知世界敬畏,几乎成了云南原始文化的一种哲学方式。我迷恋于此,纠葛于此。在这个国度里,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礼赞,生命的秩序,生命的快乐……

鞠洪深

2009.6于北京

 
画家鞠洪深(中)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刘巨德(左)
 
 
参加展览开幕式的画家、嘉宾合影


 

1   2   3   4   5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两种方式——鞠洪深作品展
· 鞠洪深艺术简历
· 尚雯婕助阵“麻花”用家乡话诠释麻辣女教师
· 大剧院首部现实主义题材歌剧《山村女教师》教师节建组
· 丹青不知老将至─与"大红袍"画家蒋德舜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