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首届重彩油画学术研讨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8-10 14:52:00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研讨会现场


2009年8月8日,周昌新艺术基金启动仪式暨首届重彩油画学术研讨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下面是研讨会内容实录:

中国著名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邵大箴主持本次研讨会

邵大箴: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现在开始进行研讨会。大家中午都看了展览,这个展览是周昌新先生最近一期油画作品,他给自己的油画创作定了一个名称叫“重彩油画”,今天我们举办首届重彩油画学术研讨会,让我来主持,很高兴跟老朋友在一起聊聊周昌新的油画创作。

今天到会的嘉宾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水天中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陶咏白女士、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丁宁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主任邹跃进、中国艺术研究院外国美术研究室研究员王端廷先生、《美术》杂志主编尚辉先生、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牛克诚先生等等。



邵大箴: 下面,我们讨论周昌新先生现代重彩油画。周昌新的油画创作和重彩画的创作,我是四年前才接触的,我当时去他的画室看了一下,那个时候他的作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工笔重彩,有些壁画,第二部分是油画。他当时跟我讲,他现在探索的是工笔重彩,因为他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习的是重彩,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的壁画。当时主要的形式是用中国的重彩画来创作壁画,后来他逐渐摸索利用学习的重彩知识用在油画创作上。当时他的油画创作跟我今天看到的以及去年在军事博物馆看到的水平还是差一大截,处于摸索的阶段,但是他很自信,他相信他用工笔重彩的方法来画油画一定能闯出新路子。当时我有两点感动,一是他非常自信,二是勤奋,创作那么大一个画室,装那么多画,他是夜以继日地进行创作。这次在人民大会堂成立了“周昌新艺术基金”的机会,把他的作品在人民大会堂展出,请很多艺术界人士参加基金会的成立,来欣赏参观他的作品,也想征求大家的意见。今天我们大家都是朋友,和周昌新也认识很久,这几年他在外面的创作,到国内外,到香港,到海外,到台湾,在国内各个地方去写生,非常辛苦创作这么多作品,今天我们利用这个机会讨论周昌新的艺术创作,也讨论他提出来的工笔重彩这个命题。

邵大箴: 实际上我们要讨论的是在中国艺术领域里如何把外来的油画画成有中国的气派、有中国民族艺术的风采,有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虽然题目是重彩油画,但是不是我们主要探讨的目的。下面开始发言,坐在我旁边的是水天中先生,首先请水先生发言。

著名美术理论家水天中发言


水天中: 跟周昌新是老朋友了,今天上午举行了艺术基金的启动仪式。我认为周昌新的重彩油画,是在当代中国绘画的发展形势下,外来艺术引进和融合非常成功的一个范例。油画引进的结果还是很成功的,像我们曾经引进了芭蕾舞、交响乐,包括国外的话剧等等,油画是其中的一个,但是我觉得引进最成功的是油画,它确实经过了一百年,成为中国人表达自己的问题、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精神这样一种艺术,甚至于它在造型艺术里面表达本土人民的精神、意愿、情感方面超过了其他绘画,我们不能说它的艺术造诣、艺术水平,油画是最突出的,比如中国画显然更突出,在传达现实的感情、精神、意愿、反映现实问题这方面,油画确实是最突出的。

近二十年,我认为油画界的一大成果就是大家不约而同地关注了油画的本土化,给油画一种本土色彩,追求油画本土的形式、本土的语言,像前不久由朱乃正先生办的《悟象化境》展览。这个展览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这个问题,不是大家无意识的,而是有系统地梳理。这个展览都是我们国内很有成就的绘画教学,无论从资历,他们从事绘画的时间、经验都要比周昌新早得多、长得多。但是这个绘画反映了油画本土化的一个方面,从人文水墨里面汲取绘画本土化语言和形式因素的事态。所以,它的共同趋势就是把油画的视觉冲击力给减弱了,但是对民族文化的淡泊、含蓄、优雅增强了,视觉冲击力、视觉感染力,这方面有意识地使之淡化,使它更加朦胧、更加含蓄等等。而周昌新所提出以及正在尝试的有个不同的追求,就是他要追求油画的色彩和视觉的冲击力、感染力,这种活跃的、强烈的、热烈的,这个对现在来说,特别是对近二十年来中国油画本土化的趋势当中值得注意的一个趋势。比如把水墨画画油画,把书法画作油画等等,这些都有很成功的范例。再比如大家熟悉的王怀庆,他把图形减弱到黑白两种颜色,虽然看起来颜色很单纯,但是色调和机理搞得非常丰富,我认为这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实验范例。

牛克诚这几年研究中国绘画的色彩,虽然大家都知道是中国绘画一个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但是比很多人有意无意忽视的一个方面,谈起色彩都是外国的东西,好象中国人不讲色彩,中国人只讲水墨等等,这当然是一种误解,这也有历史的原因。从这个角度周昌新提出来“重彩油画”,我觉得是很可喜的。但是如何理解或者怎么样解释重彩油画?我觉得可以允许有不同的解释,也可以是重彩油画,也可以在重彩和油画之间加一个短横,或者在重彩和油画之间加一个圆点,我觉得都可以。当然这些含义不一样,对他个人来讲,他曾经有过研究学习工笔重彩,以及研究壁画经历和心得,现在又把注意力转向油画,把这两方面的东西所长兼收并蓄,我想他还是对油画本土化的整个发展会作出有价值的贡献。

谈到重彩,工笔重彩画的色彩方面的成就以及几百年以来的油画在色彩上的成就,把这个东西应该作为要求自己的尺度。从这方面来说,周昌新需要做得事情还很多,有进一步需要改进的东西。比如我们在追求色彩的缤纷、丰富、强烈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色彩的协调、色调的调和,在不减弱油画原有的表现力的同时,怎么样能够把中国工笔重彩画的高雅的文化气息更多地加进去。我觉得这些在周昌新面前都是需要更进一步研究的。

邵大箴: 谢谢水先生,他强调油画吸收中国民族绘画的因素,或者吸收中国民族绘画的精神,大多数是吸收的水墨画,水墨画的那种情调、情趣、含蓄,吸收中国水墨画之外的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重彩画,重彩画的概念是很广泛的,重彩画不仅包括工笔重彩,还包括过去的壁画,像敦煌壁画、莫室壁画,都是重彩的绘画。吸收中国画这方面的经验,融合在油画里面,我认为这是中国油画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也是被许多油画家所忽略的方面。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镛发言


王镛: 我前几年看过周昌新的油画创作,叫《中华魂》,画黄河的壶口瀑布,气势很大,当时我感到青年画家有这么大的魄力,而且亲自跑到瀑布那里搞了好长时间写生,回来又进行创作,热情非常高。这个画家很有天分。当时我也看了他原来的工笔重彩画,因为他画的十几年的工笔重彩,还有壁画,装饰性很强的画。后来他转到油画之后,很长时间用工笔重彩这些技法来画油画,从早期的一些作品看,勾线平图效果并不是很好。但是这几年他进步很大,特别是一批写生的作品,包括植物、风景写生,我觉得这部分对他自己本身是一个突破。

我觉得他的油画创作有两个特点,一个就是直接性,他都是对景写生,很辛苦的对景写生,但是又不是完全模仿植物、自然风景的真实状态,他吸收了一些写实的东西,又加进了很多自己的主观的东西。而且画的很快,有的时候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十几分钟就画出来了,包括这次展览作品很多都是这样的。这一点和一般的风景写生不一样。再一个就是随意性,他的画不是拘泥于物象,而是加入了自己主观的情感、自己的感受,也有部分作品是回来之后画一个素写或者回来加工的,不是比照照片画的,这一点比现在很多画家更符合艺术创作规律。现在很多画家是拍的照片然后复制照片,他没有这样,他随意性的加入了很多表现的成份,直接抓住了写实的精髓,随意性又加入了很多表现性的色彩,有些接近中国的写意。可是他自己又强调他是重彩油画,最开始我不太认可这个概念,我说油画本来就是重彩,你怎么叫“重彩油画”。跟他接触时间长了以后,又和他反复辩论,逐渐的我就发现他也不是没有他的道理,他是想在中西绘画的融合上找一个突破口,而且他自己正好有多年从事重彩画创作的经验,所以就很自然地把重彩画和油画的对接作为一个突破口,这是他的一个想法。

周昌新的重彩油画完全由线条来组成,这个线条已经不是我们理解的传统中国工笔重彩画的线条,而是提炼出来的东西,又是扩大了的东西。他把重彩画的线条扩大成油画的笔触,甚至是用刮刀做的效果,但是他这种线条不是单纯地界定物象的轮廓,而是把它作为主要的造型手段,等于是一种延展了的扩大的线条。另一方面,他的重彩画的概念,实际上是一个很弹性的概念,因为重彩画本身就包括了以前传统的工笔重彩,包括壁画、民间绘画,这些东西融汇在一块儿,他把重彩画的概念有的时候扩大到整个中国画,甚至包括写意画,就是强调工笔重彩画中的写意精神。现在他的很多油画是很松动的,很自由的,不像传统的工笔重彩画那么拘谨,实际上这吸收了中国水墨写意画的一些特点,他自己现在也在练习书法,也从里面揣摩有什么可以吸收的。不过他还是强调自己的重彩油画,为什么呢?他要把色彩元素突出出来,他认为色彩元素最容易和油画对接,他不太同意用油彩来画中国水墨画的效果,我觉得水墨的效果应该也是中西融合的一种可贵的尝试,但是他不太喜欢那个,他喜欢突出色彩来。而且他的色调已经不是西方那种古典绘画的酱油色调,也不是俄罗斯绘画的银灰色调,他是一种带有明显的中国的重彩,特别鲜艳、热烈的色调,大红大绿,处理的好,他的画也显得不怯,还不是那种艳俗的东西,相对来讲他还有一种雅的追求。

他的重彩油画,我倾向于水先生所说的,中间不一定加点,加点,有点生分了,可以用一个短线,“重彩-油画”,或者叫“重彩油画”也可以,代表了他一种理想和追求,突破以往中西融合油画的努力,他要创造一种绘画形式,这个在当前多元发展的中国画坛上,也应该算是一种比较值得鼓励的探索。他还是在不断地摸索,并不是说现在已经大功告成了,而且我也一个劲地提醒他,你主要是靠自己作品说话,你如果画出了更多优秀的油画作品,又有你自己的特点,把中国的重彩元素揉进去了,再提出重彩油画的理论,也就更容易让大家理解。通过这次展览,这次展出的作品也是我和陶咏白老师帮他挑的,我觉得在当前的中国油画当中有他自己的特色,不光有他说的重彩特色,还有他自己个性的特色。我们希望他继续探索下去,为当代中国油画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邵大箴: 谢谢王镛先生的分析。下面进行自由发言。

1   2   3   4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周昌新艺术基金启动仪式暨首届重彩油画学术研讨会举行
· 杜大恺、王家新、周昌新联合艺术展开幕
· 杜大恺:当代文化情境中的水墨之美(上)
· 杜大恺:当代文化情境中的水墨之美(下)
· “艺术北京专项基金”全部启动 策划学术展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