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张大千:尼斯晤面毕加索 纽约当众作巨画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7-09 14:36:51 | 文章来源: 辽宁日报

张大千·《八德园图》

张大千先生84年的辉煌人生,有将近三分之一是在海外度过的。在此期间,他的艺术造诣不断提升,融贯中西,创作了许多精品佳作。例如此次展览中大家看到的《水殿暗香图》、《八德园图》、《青绿泼墨山水图》、《牡丹图》、《墨荷图》等。他曾在纽约当众作了一件共分为六幅的8米长的荷花通景屏,也曾创作大泼墨技法的代表作巨幅《青城山》。

巴西买下“川西坝子”

张大千于1952年移居阿根廷,又于1953年做出定居巴西圣保罗的决定。据邵菁菁、刘静编著的《张大千画传》中所述:因为当他在巴西访友时,在圣保罗市附近遇到一块正在出售的土地极像“川西坝子”,这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于是他买下这块地,准备移居到这里。这是张大千除了内江老家之外的唯一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家,因此他不遗余力地亲自设计修建了这处住宅。张大千的总设想是“治园如作画,不肯轻下一笔”。园中的树木花草“必故国有所植之”,“居室无藻饰,但取其适。画室则力求其广,空阔如禅房斋堂”。为纪念故土,他把圣保罗音译为“三巴”,取四川古时分为巴县、巴东、巴西三郡之意;又将“牟古”镇音译为“摩诘”,自己的家园称为“摩诘山园”,纪念我国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字摩诘);而他那颇具规模的园林则被命名为“八德园”。 9年后,他又在人工挖出的名为“五亭湖”的湖泊中修筑了亭子和回廊。 “摩诘山园”落成之后,张大千全家于1954年迁至巴西,一住15年之久。

《张大千画传》中记述,八德园初创阶段,是张大千最辛苦最勤奋的时期——建园子借的钱需要还,扩建工程也需要钱。这些现实的原因使他在国外使出浑身解数,来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山水、人物、花卉作品,其中八幅以四川资中县景色为题材的《四川资中八胜》山水画,是“为写资中八景,以慰羁情”,寄托了他的故国之情。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张大千开始在世界画坛崛起。 1955年,他的《大风堂藏画》(共四册)在东京精印发行,成为各国博物馆、艺术馆必须收藏的参考画册;1956年至1961年,他先后在巴黎、东京、纽约、布鲁塞尔、雅典、马德里、日内瓦等地举办了画展。

尼斯晤面毕加索

张大千夫妇和翻译于1956年7月底来到了位于法国尼斯的毕加索“加尼福尼亚宫”别墅。据《张大千画传》所述:毕加索在门厅迎接了张大千,两人只握了一下手,没有一句寒暄。走进画室之后,毕加索深沉严肃的表情突然变得柔和了,随即拿出了他的画册给张大千看。打开画册,张大千惊讶地发现,画册里全是毕加索用毛笔、水墨作的中国画,题材主要是花鸟鱼虫,大概模仿了齐白石老人的笔触和风貌。毕加索看见张大千纳闷的表情,终于带着诚恳的表情开口,请张大千对这些画批评指正。

《张大千画传》这样描述:按照东方人的习惯,张大千先说了一通恭维的话,然后便不客气地指出毕加索不会使用中国的毛笔,墨色浓淡难分。在交流中,两位艺术大师的了解更进了一步,感情也渐渐融洽了。告别时,毕加索坚持将张大千送到别墅的门口,并将其作品《西班牙牧神像》赠给了张大千夫妇。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毕加索在画上题了几个字:“赠张大千毕加索 56.7.28”

第二天,张大千和毕加索会晤的消息就被报道了出来,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后来,张大千决定画一幅墨竹回赠毕加索。为什么是墨竹而不是张大千堪称一绝的荷花呢?《张大千画传》介绍:张大千是有用意的。首先,翠竹历来被称为“四君子”,正好可以用来象征他与毕加索结交的情谊;其次,墨竹比荷花更能说明中国画的用笔和用墨,这对还未很好地掌握中国画用笔、用墨的毕加索而言,是很有意义的。在右边的竹叶空白处,张大千提笔写道:“毕加索老作家一笑丙寅之夏张大千爰”。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张大千晚年泼彩巨作亮相嘉德2009广州夏拍(图)
· 张大千画展在景德镇举行 展80余幅佳作组图
· 张大千<红荷>亮相嘉德 估计42至52万元(图)
· 多元多彩的“先行者”——张大千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活动
· 为纪念张大千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