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新媒体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专稿]跨越中法文化的摄影教育之旅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8-04-25 09:27:33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高欣炜 : Gao Xin Wei  停留之依据


作为中法主题摄影创作项目的《旅程》

 

LE VOYAGE”是“旅程”的法文翻译,但是,反过来,“LE VOYAGE”的中文翻译可以是“旅行”、“旅途”、“旅程”。中国文化的丰厚在语言词汇上的体现是极其显著的,但是在与西方文化交流的时候,却有一个难以准确对应的困境。在中文中,旅行有行动的含义,表示动作,事件;旅途是名词,表示路途,有距离的含义;旅程则较为文言,是距离和时间的双重概念。一个创作项目的命名,是为建构其整体的艺术框架,要给所有作者足够的空间,并能够把不同的创作结果立体地编织起来,赋予主题更加有力而多重的艺术内涵。因此,我们决定以《旅程》这个充满诗意的名词来命名此创作项目。从中国到法国,从每个国家的城市到乡村,从首都到边境,从内陆到沿海,我们的目的不是去旅行,不是为了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也不是为了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我们的重心是旅行过程中的观察与思考,是外在的时空旅程与内在的精神旅程的相互寻找与对位。透过摄影镜头的观察,时空的旅程得以纪录和再现,借助影像的凝结与重组,精神的旅程得以表达和倾诉。

 

《旅程》主题摄影创作是一个横跨两个国家、持续三年之久的艺术项目,涉及到资金筹备运转、影像创作、做展览、参加影展艺术节、出版画册等多项活动,我们要在规划、人员结构、工作分工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组织安排,才能使这个国际合作项目得以完成。

 

《旅程》项目负责人分别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院长宿志刚教授、副院长程樯老师和法国巴黎国立第八大学(以下简称巴黎八大)摄影系主任五月虎(Christian MAYAUD)教授。他们是整个项目的策划者,设计项目的内容,筹措资金和使用资金。为保证项目得以正常的进行,中法两方签署了《旅程》国际合作项目协议,严肃而诚恳地共同努力,来促进项目的完成。

 

针对主题摄影创作,由艺术指导来具体负责《旅程》的创作部分。中法两方都选择了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来担任。巴黎八大在《旅程》第一年由佳雪(Rivka AMOYELLE)担任,她硕士毕业于巴黎八大艺术系当代艺术理论与创作专业,20062007年期间为其同一专业方向的博士生第二年。《旅程》第二年中期,艺术指导由奥赫唐斯(Hortense SOICHET)担任,她也是硕士毕业于巴黎八大艺术系当代艺术理论与创作专业,20072008年期间为其同一专业方向的博士生第二年。北京电影学院方面,艺术指导朱炯,为副教授,获得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硕士学位和法国巴黎第八大学当代艺术理论与创作专业硕士学位,目前在以上两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整个项目中,艺术指导既要宏观把握整体创作方向,也要具体到选择每一个作者,沟通协助每个人从创意到完成的全部过程,特别是如何把他们的个人创作与主题创作相结合起来。今天的艺术教育,是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时代,整个国际的趋势都是如此。因此,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法国,艺术家越来越多地从学院里成长出来,学院培养的有高学历的人,要能够从事艺术实践创作,能够进行理论研究,同时也要进行教学和艺术项目指导工作。

 

摄影创作项目的结果要用展览和画册来体现。因此《旅程》项目中有展览设计、印刷品设计两个重要的工作和负责人。法国方面目前有大学任课教师让-皮埃尔•柏舍尔(Jean-Pierre PORCHER)和哈勒夫•鲁宗(Ralph LOUZON)负责展览设计,中国方面由摄影学院讲师郑涛老师,项目摄影作者、我系的毕业生、目前也是在读研究生并代课的刘灿国担任。所有展览的海报、宣传品、画册,都是有中国的刘灿国设计与制作。

 

当然,整个《旅程》项目最核心的人是影像创作者,是来自两国学校里的高年级学生和年轻教师。巴黎八大摄影系三、四年级的学生都要参加摄影创作项目,他们选拔人采取自由报名,提交创作方案和过去的作品,经过老师的选择来决定。我们系的方法是从三四年级和研究生中选择,汇总各任课老师的意见,挑选有创作能力,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中法两边的摄影师采取一一对应的交流方式,中国的摄影师在法国创作时,住在法国摄影师家里,法国的摄影师来中国住在电影学院的留学生楼。他们在同一生活的空间中进行一对一的交流,相互帮助在对方的国家中进行创作。

 

从一个项目的建构来看,《旅程》是按照一个独立而完整的框架来实施的。从项目负责、艺术指导到影像创作者、展览设计、印刷品设计统筹等,都分工明确,每一部分工作都是整个项目中有机的一部分,相互依托,相互扶持。

 

历经三年的《旅程》项目,是巴黎八大经过艰苦的努力,获得了法国邮政的经费支持,并把这笔资金投入到中法联合的主题项目中来的。在此项目之前,八大摄影系和摄影学院已经合作了一个为期一年的摄影项目《城市的节奏  人的节奏》。2005年春,法国八大的系主任五月虎(Christian MAYAUD)教授带领他的同事和法国邮政的负责人来北京电影学院考察。“五月虎”这个让中国人听起来非常有趣的名字,是他在1972年至1982年期间以法国官方摄影记者的身份多次前往中国采访拍摄时,中国朋友给他起的。当事隔20多年,五月虎教授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他青年时代“毛主义思想”的激情重新迸发。2005年初夏,我们的交流活动就开始了,摄影学院7名师生前往法国巴黎进行交流和创作。法国学生和老师7人也在随后来中国创作。当年9月,《城市的节奏  人的节奏》展览在中国平遥国际摄影节中成功举办,出版摄影画册,其中的参展作者,2002级摄影学院学生隋思聪获得平遥国际摄影节“PHOTO”杯青年摄影师大奖。这样的一个成功的合作经验促进了我们在2005年底签署《旅程》的合作协议,并决定各取所长,共同策划一个较大规模的摄影项目。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专稿]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CIGE2008
· [专稿] 《感性像素》——钟曦、西玛作品展
· [专稿]“变-迁”——中法主题摄影展
· [专稿] 两度半空间——当代艺术展
· [专稿] 吉田公子——世界的新娘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