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舞台

汉堡芭蕾舞团《茶花女》来华演出系列活动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1-25 15:36:43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台前幕后——汉堡芭蕾舞团《茶花女》来华演出系列活动

主办机构

歌德学院(中国)

合作机构

德国汉堡芭蕾舞团

国家大剧院

北京聚敞现代艺术中心

 

2010年2月初,世界著名的编舞大师约翰·诺伊梅尔率汉堡芭蕾舞团来华演出经典剧目《茶花女》。约翰·诺伊梅尔自1973年出任汉堡芭蕾舞团团长。在他的带领下,汉堡芭蕾舞团成为德国舞蹈界的领军人物,并且很快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与赞誉,被称为“当今世界气魄最恢弘的芭蕾舞团”之一。

为了使公众在观赏芭蕾舞剧之前可以初步了解德中芭蕾舞界的发展和现状,以及德国芭蕾舞团的工作状况,歌德学院(中国)与汉堡芭蕾舞团、国家大剧院合作,在演出前举办面向芭蕾舞团、业内人士、学生以及广大舞蹈爱好者的活动。

 

活动安排

1. 电影放映纪录片《约翰·诺伊梅尔——舞蹈是他的生命》及对谈

时间:2010年1月30日,14:00 – 16:00

地点:猜火车文化沙龙

地址:北京东城区方家胡同46号院

主持人:张长城(北京现代舞团团长)

嘉宾:冯英(中央芭蕾舞团团长)

免费入场。

2. 现场观摩《茶花女》排练

凭邀请函入场。

项目负责人:高毅先生,电话:+86 10 8251 2909 - 156,yi.gao@peking.goethe.org

网络媒体联络:张静琳女士,电话: +86 10 8251 2909 - 122 ,web@peking.goethe.org

 

背景资料

芭蕾舞剧《茶花女》

时间:2010年2月3-6/8/9日,19:30

地点:国家大剧院·歌剧院

演出:德国汉堡芭蕾舞团

纪录片《舞蹈是他的生命》

片长:44分钟

制作:北德电视台(NDR),2002年

剧本:Jan Peter Gehrkens

导演:Jan Peter Gehrkens

 

他影片中的英雄从来不是开怀大笑的胜利者。影片讲述那些失败的、被驱赶的、被迫害的人,讲述那些在寻找幸福和生命意义的人,苦思冥想的、做梦的、疯狂的人物。他——约翰·诺伊梅尔和他在汉堡的团队是当代芭蕾舞界的巨人。他既是教授者也是学习者。影片还讲述他的舞蹈愿景。

 

芭蕾编导大师——约翰·诺伊梅尔 (John Neumeier)

约翰·诺伊梅尔是一位长期工作于德国的美国芭蕾编导大师,以改编经典名著为芭蕾作品而著称于世,他创作的戏剧芭蕾风格独树一帜,将古典和现代舞技结合和发挥得淋漓尽致。曾在初出茅庐之时即被舞评家誉为“后生可畏的男孩儿”。

1963年他的艺术天赋在伦敦被玛茜亚·海蒂与雷·巴拉发现,随后受约翰·克兰克举荐加入斯图加特芭蕾舞团,担任舞团演员六年,不仅晋升为首席,并在“诺维尔学会”初试锋芒,因备受褒奖而正式走上了编导之路。

1973年约翰·诺伊梅尔出任汉堡芭蕾舞团团长。在他的带领下,汉堡芭蕾舞团成为德国舞蹈界的领军人物,并且很快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与赞誉,被称为“当今世界气魄最恢弘的芭蕾舞团”之一。 摄影:Holger Badekow

他重排了多部传统芭蕾舞剧,并创作了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西区故事》和《春之祭》在内的上百个剧目,其中有20多部是整晚长度的大型作品,其中又以“戏剧芭蕾”居多,而这种“戏剧情结”又常常隐约闪现在抽象的交响芭蕾之中,因而使其作品放射出别样的艺术风采。2007年约翰·诺伊梅尔获得赫伯特·冯·卡拉扬音乐大奖,并且被授予汉堡荣誉市民的光荣称号。

 

汉堡芭蕾舞团及《茶花女》

汉堡芭蕾舞团、巴伐利亚慕尼黑芭蕾舞团、斯图加特芭蕾舞团和柏林芭蕾舞团同属于“德国四大芭蕾名团”。

汉堡芭蕾舞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欧洲名团,历史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上世纪60年代,舞团成为了第一个将巴兰钦作品纳入保留剧目的欧洲舞团。1973年,美国编导约翰·诺伊梅尔开始担任舞团的编舞直至今日,而他的加入也为汉堡芭蕾舞团揭开了新的一页。汉堡芭蕾舞团上一次在中国内地演出是在1999年的北展剧场,当时的剧目是《仲夏夜之梦》。

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可以说是被搬上舞台与银幕次数最多的文学经典之一了,百年来赚取眼泪无数。由足尖诠释的芭蕾《茶花女》也有过众多版本,而最为世人称道的还要数汉堡芭蕾舞团的这一版。这版《茶花女》由汉堡芭蕾舞团艺术总监约翰·诺伊梅尔一手编排,自1978年首演以来,不仅成为了舞团常演不衰的经典保留剧目,更是被世界各大芭蕾舞团竞相购买版权,是戏剧芭蕾的典范之作。2008年,号称芭蕾顶级殿堂的巴黎国家歌剧院芭蕾舞团出版发行《茶花女》DVD正是诺伊梅尔的这一版本。

舞剧选用了肖邦的音乐作为配乐,当时是为20世纪最著名的芭蕾明星之一玛茜亚·海蒂度身而作,这也是二人一拍即合的结果,而当时的海蒂已经是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的团长。

改编文学名著向来是芭蕾的传统,同时又向来是芭蕾的挑战,文学的土壤既为舞蹈的发挥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同时也令足尖鞋的“立足点”变得更加难以把握,而真正能够将“戏剧芭蕾”作品编排成名流青史的佳作的,那么一定是大师手笔,《茶花女》的作者约翰·诺伊梅尔便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摄影:Wilfried Hösl

《茶花女》对于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及戏剧情节的巧妙描摹以,堪称“戏剧芭蕾”的经典,许多段落的精彩设计充分运用了舞蹈及舞台艺术的特长,令人大呼过瘾、拍手叫绝。其中一段以同是“交际花”身份出现在芭蕾舞台上的名伶曼侬,影射茶花女悲惨命运的舞段不仅舞蹈编排精彩绝伦,隐逸其中的人物内心的挣扎与微妙变化,更是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手法被巧妙的展现,给人以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

同时颇具特色的舞美设计也为该剧加分不少,既有豪华绚丽的贵族宫廷,又有简洁凝练的纯白空间,将舞剧中真实与虚幻、现实与想象、梦境与回忆、向往与失落的巨大反差和强烈对比以十分“舞台化”的手法展现于观众面前,直接牵动着心灵中最柔软的那一根神经。

 

歌德学院(中国)

德国文化中心

歌德学院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世界范围内积极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学院。 我们的工作是促进国外的德语语言教学并从事国际文化合作。除此之外,通过介绍有关德国文化,社会以及政治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德国形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号数码大厦B座17层

邮编:100086

电话: +86 10 8251 2909

传真: +86 10 8251 2903

info@peking.goethe.org

www.goethe.de/beijing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相关文章
·  如何定义声音与噪音的概念——艺术中国专访德国电子乐艺术家Alva Noto
· Tresor 之夜
· “Tresor之夜”纪念柏林墙倒二十年
· alva noto携柏林视觉/电子艺术震撼京城
· “初识德国”展览之中国首站正式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