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舞台

50多部电影挤进93天档期 两天一部新片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12-09 08:57:16 | 文章来源: 北京娱乐信报

先潜伏,再暗战,接着正面交锋,最后可能就是血流成河。电影市场人士这样形容今年刚刚开始的贺岁档。

今年11月20日,随着《我的唐朝兄弟》的上映,贺岁档大幕拉开,由于这个档期要到2010年2月20日大年初七才结束,其93天的跨度成为1997年内地贺岁档出现以来最长的一次。

档期长了,贺岁档也要井喷。30多部影片已安营扎寨,准备轮番轰炸,还有20多部影片伺机加入。93天,前后50余部电影,平均两天就有超过一部新片上映。这也将是内地贺岁档出现以来,最壮观的一次井喷。

场面看着火

票房井喷 贺岁片跟着喷

今年贺岁档的拥挤必须从一些数字说起。

2008年,内地电影票房总额达43亿元。从2002年起,电影票房平均每年以超过25%的幅度高速增长,2008年的增幅超过了30%,较之2007年增长了10.14亿元,被称为“井喷式”增长。

这些数字,给投资者打了鸡血,大量资金涌入电影圈。各电影公司老板直接把目光投向已有多年基础的贺岁档。人傻、钱多、速来——这是今年电影圈的流行语。目前,已确定在贺岁档上映的电影已有30多部,还有20多部伺机而动,时刻准备见缝插针。

因为今年的贺岁档横跨2009年11月、12月和2010年1月、2月,所以被分成主打圣诞节和元旦的“贺岁前档”,以及春节、情人节的“贺岁后档”。“贺岁前档”夹在两部进口大片之间——目前票房已超3.5亿的《2012》和人见人怕的《阿凡达》,其中值得一提的有5部电影:《花木兰》、《风云2》、《刺陵》、《三枪拍案惊奇》和《十月围城》;“贺岁后档”比较乱,《锦衣卫》、《孔子》、《全城热恋》等“次大片”将展开肉搏。

宣传很管用

叫卖招数 明星多最管用

50多部电影挤进贺岁档,除了几部商业大片,其余全是中小成本制作。第一个沦为“炮灰”的,正是当初号称要“打响贺岁档首炮”的《我的唐朝兄弟》。

以“唐朝兄弟”为鉴,能看到中国电影宣传的重要性。

这么多影片,怎么吸引更多人捧场?看看上映前的宣传招数吧:有互夸,比如《花木兰》的赵薇和陈坤;有暗掐,比如《风云2》的郭富城和郑伊健;还有无穷无尽的首映礼、官网开通仪式、主演见面会……但这其中,最有效果的还是明星魅力和制作班底。《三枪》导演张艺谋的影响力和《十月围城》的强大阵容,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宣传的内容,连《十月围城》中昙花一现的李嘉欣,都可以博得媒体的头条。

有业内人士透露,《十月围城》的第一场发布会,全国15家院线的经理全部到场,片方形容那是一剂“强心针”,这话一点都不夸张。从明星和制作来说,“唐朝兄弟”自然抵挡不过。

华夏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中国电影在宣传方面的经费有时要达到整个影片投入的10%,中小成本电影,也会被包上大片的外壳。

这里有一个小成本宣传成功的范本。2006年,投资仅为300万的《疯狂的石头》却成为当年最受关注的电影。除了电影本身的高品质,《疯狂的石头》颇具创意的宣传模式,对其创造票房奇迹功不可没:该片先在一些城市免费放映,还请很多记者看片,等到电影在上海电影节放映时,电影从头到尾鼓掌超过60次,一下子知名度就打响了。

排片定生死

小片叫屈 大片霸占院线

在中国的电影市场,许多中小投资的影片拿不到多少票房,还是因为大片占去了过多的市场资源。

比如今年口碑不俗的《夜店》,正是因暑期档大片太多,失去了生存空间。事实上,一年400多部的电影产量,中小成本电影能够突围市场的,凤毛麟角。“观众想看一些电影又看不到,这没有办法,因为不是观众的喜好在决定电影生产。”一位影城经理这样说,“全国大部分院线都给了大片,中小投资的电影很难有机会进去。”

这样的遭遇必然引发中小制作电影的愤怒。“很多影院根本就不上映我的电影!”《夜店》导演杨庆如此总结自己电影票房失利的原因,“院线的权力太大了,要是他们不给你排档,或者给你排特别差的时间段,再好的片子也会玩儿完。”他甚至质疑院线背后有潜规则:“我的第二部电影一定要争取拉一家院线来当投资方,以保证上映时不至于被穿小鞋、受排挤。”

档期的问题真的是小成本电影的命门吗?“对低成本影片来说,选择恰当的档期是赢得市场的关键所在,不能一味只盯着几个大档期看。以去年大卖的黑马小成本影片《十全九美》为例,暑期档适逢北京奥运会,一些片方放弃了这个档期,导致很多院线无片可放。这时《十全九美》适时出击,票房大卖。”一位业内人士说。

影院有理 观众决定取舍

对于“排片潜规则”的指责,院线宁愿反过来看。北京万达院线的一位负责人直言:“片子投资大小、发行公司不是决定排片的依据,一切由观众的喜好决定。如果说有什么‘潜规则’,那我们服从的是市场‘潜规则’。”他指出,排片计划是根据观众的进场人数来设定的,“哪部电影能吸引更多观众,我们就把相应时间段给它。把有限的放映空间排给有观众缘的电影,无可厚非。”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现在影片越多,观众选择越多,影院排片也越难,贺岁档“如何安排让人发愁。我们还没有机制来应对影片档期的协调,只能靠院线来做二传手。”

1   2   下一页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相关文章
· 经典剧目《十五贯》 揭幕昆曲演出周帷幕
· 国家大剧院2010主打肖邦 7日郎朗开启大幕
· 梅院首次牵手北昆 上演三出经典昆曲剧目
· 《复兴之路》精华版下月进驻国家大剧院
· 指挥大师穆蒂执棒上交 12月31日上海大剧院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