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的《窝头会馆》首轮票房成功突破千万之后,又请来莫言、邹静之等诸多作家走进人艺,和编剧刘恒一起,共同会诊《窝头会馆》。作家们真诚地向剧本“致敬”和“开炮”。该剧的第二轮演出将从12月18日开始。
邹静之:
精彩台词不能密集发射
邹静之说:“这个戏让我想到大河剧。截取一个片断生活,没有是非,没有偏向,完全客观地再现当时的历史,不站在任何一方的立场上。毫无疑问,这个戏传承了人艺的风格。有独特的北京味儿,我曾经说过,如果特别北京味儿的话,就变成地方戏了,但是如果是北京人艺,就不一样了——它是一种独特的风格。全中国任何一个话剧院,都不可能演出这个戏。”同时,邹静之也指出不足:“剧中两个进步年轻人的形象显得符号化,此外精彩语言太密集,好台词太多了。这不是射门集锦,就好像歌剧中咏叹调好听,但是要有很多没那么好听的段落来衬托,才突出了好听的那部分。精彩台词过于密集,我没来得及回味和赞美,下一句又来了。”另外,全局结尾处,死人和活人的交流,这一笔很神,但是如果结尾这么用,不妨前面也多用点儿。”
莫言:
脏话没必要搬上舞台
莫言首先开玩笑地说:“人艺的殿堂一直供着两个偶像,老舍和曹禺,现在可以加供刘恒了。”(刘恒:“不带这么骂人的。”)莫言认为,剧中大部分人物都是栩栩如生的,那两个被评论界批评的年轻人形象,他认为是好的,“那是一潭污泥中的两朵莲花,是真实的,美好的。”此外莫言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说实话,我前半截儿都没有听懂,因为我从心里抵制北京胡同里的这种语言。而且,我同意去掉剧中的脏话,没必要把这些语言拿到舞台上来。”
徐恒进:
冷峻刻薄但是真诚
徐恒进的评价也很中肯。他说:“很久没见过这样的东西。和时下很多作品相比较而言,我想可以用‘大漠孤烟直’来形容这个戏的境界。有人认为看这个戏能够感受到老舍是热的,刘恒是冷的。我没有刘恒是冷的这种感受,虽然他很冷峻,有些地方很刻薄,但是他真诚。他具有作家必备的悲悯情怀,这是作家和文人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