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剧照
张继刚执导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在人民大会堂首演。从火烧圆明园的艺术重现到中国共产党诞生以至中国人民成功举办奥运会、神七上天,整整两小时四十分钟的音乐舞蹈史诗讲述了从1840年至今169间中华儿女历经的沧海桑田、时光巨变。
重要历史节点再现令人震撼
圆明园里,十几个昆曲花旦正在上演美不胜收的昆曲《惊梦》……随着一声炮响,众人惊慌蹿去。大荧幕上,慈禧的铜镜破碎,熊熊火焰随即“烧”遍整个舞台,一个个写满不平等条约的卷轴从舞台上空展开----这就是《复兴之路》第一章《山河祭》里表现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历史的场景带给观众的震撼。
“孙中山,开炮了;革命党,进城了……”童谣声中,民众愤然剪去辫子。他们向天呐喊“天下为公”,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臣民从此成为了国民;第二章《热血赋》,起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直讲述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英雄悲壮史诗;第三章《创业图》,起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迄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前夕,反映了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第四章《大潮曲》,表现的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08年期间的历史,反映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波澜壮阔、前无古人的改革开放进程;第五章《中国颂》,表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普天同庆、举国欢腾的时代情绪。
整台晚会由田华、陈铎、高明、鲍国安、瞿弦和等“讲述者”串联起169年间的那些重要的历史节点。当田华和陈铎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舞台远远相隔的高处,声声切切念出由台湾85岁高龄的庄奴和大陆82岁的乔羽共同谱写的诗句《海峡愿景》时,约两百位舞蹈演员躺在舞台上,用手和脚整齐而有韵律地描绘着海浪起伏的诗情画意,一湾浅浅的海峡隔不断炎黄子孙血脉相连、血浓于水的感人情景令人动容。
舞台技术手段表现力十足
与之前的《东方红》和《中国革命之歌》相比,新中国第三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舞台技术手段更加丰富、成熟。500平方米的LED显示屏和几十台投影仪将多媒体画面从舞台一直延伸至剧场左右两侧,营造出180度视觉享受。
交响合唱贯穿了整台演出。合唱队演员身穿白衣,站在舞台两侧由70多级台阶搭建的45度环形坡面上,两侧台阶在最高处汇合,像巨大的手臂将中心舞台环抱其中。更有一部分合唱演员像商场橱窗里的模特被“镶嵌”在剧场左右两侧的墙体内,形成真正的立体环绕声。在奥运会开幕式上使用的威亚技术,也毫无悬念地应用在《复兴之路》的舞台上,在多个章节中出现,诸如《序篇》中手捧鲜花跨越山川的白衣少女、两岸直航片段中小朋友坐在飞机上穿越海峡以及神七宇航员太空行走等。
在表现2008北京奥运片段,张继刚导演没有再次使用人海战术。伴随着大屏幕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击缶倒计时的视频,舞台上,一位白衣青年侧身面向观众席,举起手中小号。聚光灯下,一曲悠扬而熟悉的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缓缓奏响,萦绕现场。在小号优美如歌的旋律中,北京奥运开幕式中的飞天场景经典重现。直到小号独奏完毕,大屏幕上始终不断重复着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经典画面和奥运赛场上运动健儿奋力拼搏的比赛场景。《复兴之路》副导演王建军表示,选取小号代表一种怀旧,展现百年梦圆的奥运片段既要表现历史与现实的重逢,也要表现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以及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尊重历史以人为本
《复兴之路》的创作遵循尊重历史、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涉及文化大革命这十年历史时,采取了不回避、不渲染的态度,用讲述者的诗句和整个舞台上的乌云表达人们压抑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渴望;在反映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内容时,突出了中华儿女不应忘记的英雄,LED大屏幕上依次列出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人物、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们的名字;而在第四章《大潮曲》中,还有表现农民进城务工的情景,蔡国庆和“黑哥们组合”演唱的《打工谣》很时尚,融入了RAP元素,舞蹈演员的表演则与灯光配合,上演了幽默的真人版皮影戏。
整台晚会中,《我的家园》、《致祖国》、《走向复兴》等新歌占到了一半以上。不过,最能让观众们跟着哼唱的还是那些老曲,如《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的田野》、《学习雷锋好榜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