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声音

关于艺术,我们能聊些什么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12-24 12:56:25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

北京的冬天很冷,艺术活动随着入冬后也日渐少了,此时做做小稿、画画草图、写写文章是不错的选择。

一天傍晚接到朋友电话,说是邀约熟识的几位艺术圈好友小聚,收拾妥当后应邀赴约。这位朋友属善于交际的那一类,以前是做商业项目的,现如今也做起了艺术品经济。他时常奔走于各大艺术活动,颇为活跃。有他在的聚会必定热闹,席间雪茄香烟逐个燃起,一时间烟雾腾腾。大家借着酒兴侃起了大山,从近期艺术圈内的八卦到艺术品市场,甚至某些艺术家的桃色新闻也成了饭桌上的谈资。其间,一位业内大腕儿到访,他很快融入到我们的谈话之中,其见闻视角颇有新意,不由得让人佩服。几支烟后,这位大腕儿便谈到其艺术品经营之道、时下火爆的拍卖市场,以及如何制造“一画难求”的迷局。一时间撩拨起在座所有人的兴头,但随后贯穿后半场的还是这些个看似刺激感官实则无聊的话题。没有哪个行业可以脱离金钱,所以我也不会自恃清高,更不会大谈鄙夷市场与金钱的行为。只不过觉得那天这类话题聊得有点儿多,到后面稍感乏味罢了。除了会创作外,还要懂得经营自己,当真新时代的艺术家不好做。

归家途中我在想,似乎真的很久没有和三五好友坐下来聊聊艺术本身的话题了。单纯的聊艺术已然在很多场合变得不是那么合适,有点儿像在闹市区参禅礼佛,反而显得矫情。在当下这个唯金钱至上的艺术圈里,出门都是为了交际,艺术家在交际活动中谈学术被认为是不合拍的话语体系,以至于学术话题慢慢淡出了艺术圈的雅聚。遥想我们艺术生涯都刚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就着凉菜喝着二锅头谈艺术,为一些艺术见地争论得面红耳赤,或是狂喜尖叫,或是默默暗许。可现如今,每逢所谓的雅聚,大家关注的都是那些拍卖行的数据,似乎那些惊世骇俗的天价才是艺术的终极目的,艺术市场就这样绑架了学术理想。就连一部分让人肃然起敬的业内大腕儿,在学术武装之下,背后也深藏着极强的名利欲望,就更别说对青年人的影响了。记得不久前一位朋友说了一句让我印象很深的话,当时只觉是笑谈,并未多想。“成功的商人往往崇拜成功的政治家,艺术家在其中充当润滑剂的角色。”结合当下现实,觉得有几分道理,似乎一切疑惑随着这句“狰狞的箴言”烟消云散了。

又一日清晨,难得的清静,还有更加难得的APEC蓝,阳光都能将人抚摸醉了。几位远道而来的朋友说要专程到工作室喝茶聊天,待我来到工作室,他们已先行在798看了几个展览。其中一人唏嘘道“798的艺术氛围浓厚,但实在是看不明白”,于是这一行人便将刚才看过展览的观后感受交流了一番,一致认为搞不懂当代艺术的套路。的确,很多圈外朋友来这里普遍是这个反应,我也早对这些结论习以为常。当然,并非所有在这里展出的展览和作品都是成熟的,鱼龙混杂就是整个艺术圈生态的真实写照,故而有些展览也就不便评价。一泡茶后,他们并未有就此结束话题的意思,转而不断向我发问。我最怕向别人解释这些老问题,在不能直说与不能不说之间,只好粗略地解释了一下当代艺术的概念以及简单的审美技巧。事实上,生活经历与知识结构决定了大家很难就此话题深入交流下去。经过长时间的审美训练并不断积攒审美经验是一位艺术从业者的必经之路,或者可以看做是我们的日课,少说十年的积累才能达到相应的审美能力。这势必与大部分观众的审美趣味以及阅读能力不在一个层级。由于美育基础的缺失,普通观众也就谈不上有无审美立场这样的判定了。说得再残酷一点儿,绝大部分观众能接受的也就是相对浅俗的视觉肉欲。话虽然难听,但这就是目前国民美育的现状。

再后来他们一行人中,有位年龄略长的先生忽然说起他先前在琉璃厂那边看的一些花鸟和山水画,并推荐了几位画家以及相关画作供大家品评。他觉得那些画儿“实在”,看得懂,也能品出些门道来。类似的情形,想必很多艺术家或是艺术相关从业者也都遇到过。当代艺术与大众之间的审美通道、阅读方式存在的差异,通过近年来的交流与推广已然在不断缩小。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时常碰到在交流上难以逾越的沟壑,这些都是很真实、也很具体的问题。有时弄得人家一头雾水,有时也弄得自己一时语塞。很多时候并非艺术家清高,不愿意聊这些话题,症结就在大家的知识结构与生活经历存在着差异,从而决定了两者是否能在一个层级的审美通道交流。现在看来,这些交流障碍短时间内是无法消弭的。当代艺术特质之一就是多元化,这也就意味着其阅读方式可以更加开放,审美情趣更加多元,能够多视角多维度来阅读艺术作品。因此叙事并非就是艺术创作中唯一的表达手段,当然就当代艺术的包容性而言,也不会将叙述性排除。我们绝大部分观众长时间以来只会阅读叙事性的作品,碰到偏表现一些的现代主义作品就大眼瞪小眼,遑论理解当下这些将消解、颠覆、重构、批判作为关键词的艺术形式了。

现如今,社会文化的构成更加复杂,以至于我们无法从被碎片化的世界甄别出良莠。在这样一个随处充斥着微文化和亚文化的时代,艺术家始终在找寻一些没有答案的答案,或是提出根本就不存在答案的问题。当事物的本质被掩盖时,潘多拉魔盒就已经打开了,即使难以企及,也要一探究竟。因为艺术创作者既追求回归初心,也寄期望于与人交流。

孙晓晨(作者为雕塑家)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