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声音

张晴:构建国家叙事的视觉美学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10-17 16:02:59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历经三个时段策展思路的演变,中国美术馆当下已形成国家叙事大型主题性展览的基本框架——对其主题演绎与提炼,始终抓住两条线索:一是紧紧抓住每个重大历史性、纪念性主题的文化历史内涵和最新研究成果;一是紧紧抓住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史与美术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通过对它们的掌握与运用,使展览在历史的纵深和时代艺术前沿的双重维度中争取达到国家叙事的高度。

如何形成具体的宏大视觉叙事?展览视觉叙事的形成需要艺术作品的活化。事实上,艺术有着时代的印迹。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个阶段都不乏艺术家的身影,他们留下的大量作品,以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艺术风格,真实反映着社会现实与时代发展的主流。基于此,通过加强对馆藏品的研究与运用,强化对藏品的再研究、再发现、再阐释,以找到历史复原与时代前沿、艺术发展中的关联。其中,不但要以名人名作为依托,还要在藏品中寻觅被遮蔽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努力挖掘它们的深刻文化内涵以及所蕴含的时代精神,使它们与展览主题发生新的关系,使其价值在与国家重大主题性展览的主题呼应中产生新的解析与新的能量。

新颖的学术主题是国家重大主题性展览的生命所在。这要求策展人从国家叙事的语境中对大量馆藏作品加以研究,对其中既能反映中国历史和美术现象,又对当前美术创作有学术参照意义的作品,进行学术梳理和展示,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价值。以学术深挖藏品,也是形成系统策展理念与策展语言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再构建独特的国家叙事的视觉美学,让国家重大主题性展览以崭新的叙事方式呈现在观者面前,从而推动美术馆藏品发挥更大的社会效应。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2日“视点”)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