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声音

策展人:从民间蹦出的词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2-27 11:52:54 | 文章来源: 雅昌艺术网

谈起策展人,追本溯源,必会谈到其英文词curator源自博物馆的研究员这一概念。但殊不知,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策展人身份的确立都是从民间,伴随着市场发展和突破体制局限的需求而兴起。

被称为独立策展人鼻祖的史泽曼正是1969年辞去了伯尔尼艺术馆的馆长职位,同年赴纽约策划出了在策展史上标杆性的展览“当态度变成形式”,从而掀起了西方的博物馆革命,策展人被引进体制,激活了僵化的以馆藏为主的博物馆变知识生产的空间。

在第八届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策展人”奖项初评评选会上,年度艺术策展人评委回忆并梳理了中国策展人的成长之路,一致认同中国当下正经历着策展人由“江湖”波及“庙堂”的变化。策展人的这股反作用力正在积极影响着中国博物馆与美术馆的策展现状。

回忆起最初接触到策展人这个概念,几位均有丰富策展经历的评委至今都历历在目。

年度艺术策展人评委组组长贾方舟认为,在中国出现策展身份和形象的可以最早推到由高名潞、栗宪庭等策划的“89现代艺术大展”。那时展览海报上根本没有想到要署名策展人这等“高大上”的名词,大家不过是由批评家组织起来的筹备班子。

“中国策展人的基因来自批评家。八十年代批评话语是借助刊物呈现出来的,89后,很多担任主编、编辑的都撤下来了,批评家的话语权没有了。批评家还要尽他的历史责任,所以滋生了展览策划这个项目,发表刊物可能第一时间被砍掉,但是展览策划不会审批。”

贾方舟还记得,举办了三天的“当代艺术文献资料展”,是1991年的时候批评家王林去了十来个城市的艺术家工作室,拍摄了艺术家的作品图片,搜集到北京,在中国画研究院做了展,“其实这个展览就是一本没有刊号、不需要审查的大刊物”。尽管展览在今天看来视觉性简陋,但是仍然有20多位像高居翰、范迪安、王璜生、巫鸿等学者专家参与了研讨会,深入探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问题与现状。

年度艺术策展人评委之一、中国美术馆策划研究部主任张晴谈到自己也是由批评家被逼成了“策展人”。回忆策划2000年上海双年展的经历,张晴说,“那会儿我们联系了国外艺术家,对方说把作品运输过来,我们以为运输就是艺术家的事了,但他们认为是馆方的事情。我和李向阳(上海美术馆前执行馆长)专门打长途电话,找谁运输都不知道。等于说从零开始,把你逼到墙角,我们这支队伍是被工作逼成了一个‘策展人’,逼着你找钱、找运输,是这样锻炼出来的。”

“策展人确实是从民间夹缝里蹦出来的一个词。”年度艺术策展人评委之一、策展人杨卫认为策展人的出现是时代使然,在座的评委几乎都经历了从批评家转型至策展人身份的过程。

文\张婷婷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