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声音

皮道坚:中国水墨画演进的内在理路与文化环境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9-16 10:33:14 | 文章来源: 中国美术家网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部分,也是二十世纪末以来中国的重大的变革。中国当代社会现代性结构改变与文化意义上的现代性建设,均与其城市化的进程密切相关。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在改变自然景观的同时,也深刻改变在城市中生活的每一个人,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信仰和交往方式。城市化过程向水墨媒材这一传统绘画工具提出深刻的挑战:涵盖现实、心理两个层面的都市空间,是否水墨表达所能切入之处?水墨向以薄、轻、通透、空灵、蒙胧、飘忽取胜,这样的艺术媒材,能否成为都市激情、力量、速度、时空交错等等现代感受的真实载体?它能否担任紧张浮躁、焦虑不安的现代心灵之对应物?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不少艺术家在现代水墨的道路上探索,他们在艺术上的实验方式,从三方面拓展以都市化为题材的水墨表达空间,完全证实传统水墨媒材切入当下(涵盖现实和心理两个层面的)都市空间的可能性和独特性。此三方面分别为:一,艺术家田黎明(1955年生) 、武艺(1966年生)、梁铨(1948年生)(见图5) 等以追忆、寻觅与梦想的方式,表达不可逆转的现代化进程中,都市人对自然的,以追忆和寻觅民族文化传统中的精神与人性,并以此延续传统文化脉络,表达对现代生活的民族梦想,以质疑所谓普遍的「现代性」(modernity);二,凭著对当下社会都市人生存状态的体悟和敏感,或寻求物质世界之象征对照物的心像风景、或直接介入世纪之交的城市精神图像,通过变异的造型,大胆的色彩和狂放的笔触,造成强烈的视觉张力,来表现都市生活中的众生世相,艺术家如李孝萱(1959年生)、刘庆和(1961年生)、李津(1958年生)(见图6)、邵戈(1962年生) (见图7)等均循此方向创作;三,面对现代化和高科技发展带来的精神贫困、思想浅薄、急功近利以及因此导致的人性与自然性丧失,谋求水墨绘画对当代观念问题的发言权。借助水墨媒材的随机性所赋予的想像与自由,以出人意表的水墨图式语言创造数码时代水墨文本的神话与寓言,令时代的破碎、贫瘠、荒凉更加触目惊心。如石果(1953年生)(见图8)、张羽(1959年生)(见图9)、刘子建(1963年生)、魏青吉(1971年生)等。

图5 梁诠,竹幕之一,2001年

图6 李津,潤澤清涼,2008年

图7 邵戈,城市垃圾·软影之一、二,2000年

图8 石果,团块的包装NO.3,1999年

图9 张羽,灵光第58号·悬置的破方,1996年

进入新世纪,伴随著知识界对于全球化的思考,人们开始考察欧洲和美国以外的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不同发展轨迹,反思是否有「另一种现代性」 (another modernities)存在,由「实验水墨」运动引发的、对具有「水墨特质」的视觉语言形式的探索,转入从文化精神层面深入地对传统资源重估、评价和利用。中国当代艺术也由此而获得了新的维度。这新维度已在中国当代艺术近年诸多实践中充分展现:有利用传统媒材表达当下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也有将水墨特质、水墨精神和水墨方式植入层出不穷的新艺术媒材,以之作为东方文化精神的新载体,如邱黯雄(1972年生)的水墨动画《新山海经》。从2010年「第七届深圳国际水墨展」中的作品 - 包括邱志杰(1969年生)的《两棵树》、谷文达的《碑林 - 唐诗后著》、杨福东(1971年生)的《留兰》、彭薇(1974年生)的《半身寺院夜》(见图10)、刘俐蕴(1974年生)的《山水图卷》等,亦能十分清晰地把握这一新维度。这些当代艺术作品无论在艺术媒材、艺术理念以及艺术的言说方式上,都有著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源远流长的艺术史文脉,亦有自己极为鲜明的文化特色,并揭示了当下中国新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

图10 彭薇,半身寺院外,2010年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