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中国当代艺术的内在历史感、现实性及方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9-04 17:08:36 | 文章来源: 中国艺术批评家网

三,如何原道

这是一个可从学术研究、理论探讨与艺术实践(包括展览策划、理论批评)诸多层面同时展开的话题,限于篇幅本文仅就此次的展览策划以及由此引起的理论思考作以下简要论述。

上承20世纪以来的文化革新,过去十年中,两岸三地和海外的艺术家在对于传统媒介的开发,传统创作模式的再造,以及传统观念的当下化这些领域出现了一些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家族相似”。从这些相似性中或许也可以归纳出“道”在当代艺术中的若干呈现方式。本次展览便沿着这些相似性,展示不同艺术家实践的个性化和丰富性。在展览中,我们将从5个方面展示这些“家族相似”。它们分别是:

1,冥想与叙事

冥想是一种古老的东方思维方式,叙事也是一种悟对和反省,是精神试图挣脱物质的束缚而自由活动的证明,带有某种“悟对通神”的禅味。在一些中国当代艺术家中,冥想既是对现代破碎经验的整合,也是对传统的生活智慧和观想世界方式的呼应,他们通过单纯的行为,在日复一日的修行中,保持着一种纯粹的、丰满的体验。现实的躁动和繁嚣在这些艺术家的视觉作品中退隐,艺术家们让自己消融于宁静和睿智的生命氛围之中,心存敬畏,思接渺远。冥想就这样从现实抽身出来,抖落掉现代生活的种种尘埃,接通源于自然的生命智慧和生命方式,以饱满的、可感知和实践的方式在视觉艺术中呈现。水墨性叙事作为一种“格物”的方式,在当代艺术家那里就是以悟对和反省的姿态来面对这个变动中的世界。在我们这个网络化的、快餐文化发达的时代,人对无限、永恒、安宁、纯净的憧憬,对沉思、冥想和开悟等精神自由活动的向往与追求,是新世纪的一种传承“水墨精神”的方式,一种精神还乡的生活。艺术家不断在寻找这种精神生活方式的表达,来连接我们对过去的记忆和对当下的认知,让我们重获被现代媒体和快餐文化所剥夺了的沉思、冥想和开悟的精神自由。

2,“场”:造物与空间

“造物谓道也”,中国文化历来“道器并重”。中国古人又有“制器者尚象”的说法,所谓“象”应即“器”之形式意味的某种特定指向,它可指涉有形之物,亦可指向无形之道,事实上常常是兼而有之,但侧重于精神层面的居多。中国文化的空间观念也有异于西方,中国观念中的“场”是一个心理时空,而非西方人有具体的物理和时间性含义的“空间”概念。我们希望在传统漆艺、陶艺与各种现代器物、造型观念的交汇融通中,演绎全新的感受场景,在视觉艺术领域创造一个具有东方特色的“场”。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作品去唤起一种新的文化感觉,去营造一种属于东方人自己的精神空间。相信这些带有回望传统和回归古典意味的作品,不仅能呈现出一种特殊的、不同于西方当代艺术的发展模式,以及支配这些发展模式的独特的文化内涵,更能提示一种新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引我们思考:在现代生活和现代视觉经验中,以传统的媒材及工艺制“器”,将承载着怎样的“道”,会启发怎样的哲思?

3,书写与修为

毛笔书写与西方人的书写,意义迥然不同。点墨之间澄怀观道,一笔一划神游省悟。艺术本是表达,也是一种修炼,中国人的书写即是一种自我修为的方式,书写的形式、书写的内容亦是书写者价值观念、文化理想和内省感悟的艺术呈现。书写,用一种东方人特有的感知方式和表达方式、凝聚了东方人特有的人文观。在书写几乎离我们远去的数码时代,艺术家以书写的过程来品味和体验生命,生活,用书写中的精神去辨析现实、追问理想。以汉字及其书写作为创作媒介元素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大取向,从谷文达、徐冰到邱志杰等各具机杼,表现出各各不同的艺术睿智。靳埭強以其新的书法抽象写意风格“意造云山”,意在强调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差异性,保持文化归宿感,为这一取向又添新格。这表明立足于本土的生存体验,自觉延续传统文脉,巧妙利用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当是全球化语境下民族当代文化复兴的一条可行之路。

4,城市·尘世

城市——一个欲望和理性并存的地方,常以一种不近人情的冷漠令人万般无奈;尘世——佛、道视野中的生活世界,硬生生地擦痛我们的脸。我们无法逃离城市,因为我们都有尘世情缘。古人说,天不变,道亦不变。但天显然已经变了,我们已经从自然和村庄走入了城市,我们的生活早已被机器轰鸣和网络技术所主宰,鸟语花香、田园牧歌离我们远去,我们的天空被雾霾笼罩。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0世纪末以来中国最重大的变革之一。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在改变着自然景观的同时也深刻地改变着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个人,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信仰和交往方式。红尘滚滚中,传统在全然改变了的历史条件下还能否继续存在,传统如何在变化了的生活中延续、并发生作用?传统如何诗性地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一种新的精神、态度来面对这个变化了的世界。天有变,道将何如?艺术或许能连接我们对尘世的记忆和对城市的认知。

5,“大同”之思

一旦当我们将“道”延伸为儒、道、释的结合的时候,现实政治就不再是一个需要逃避的场域。“天人合一”是中国人的自然观而“天下大同”是中国人的政治理想,因此如何将老庄哲学和儒家思想发展成能应对在经济与技术全球化的现实处境中的现实际遇策略则成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康有为《大同书》[7]将“大同”世界看作是一个包容佛教与现代科技的理想社会。纵使他所描绘的“无邦国,无帝王,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一个乌托邦的愿望,也值得我们去热情关注、憧憬和期待,因为我们在各种偏执与谬误的包围中活得并不美好。本单元的主题“大同之思”,旨在怀抱美好愿望,以更宽阔的情怀面对人类的存在,以一种睿智的、更加深远的精神介入这个物质化的时代,延续并拓宽当代艺术的内在历史感。可以看到艺术家们试图运用东、西方的传统智慧,通过装置、影像、水墨等各种艺术媒介,唤起观众对未来世界的可能的想象。

前面说过,展览的雄心在于制造一个平台,以供大家重新思考中国当代艺术内在的历史感、现实性及方法论,同时也为未来艺术实践及其论述建立一个开放的新起点。最后想说的是在21世纪的今天,要获得这个起点,下列问题或许应该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如:对传统媒介在当代艺术中的实践展开论述及反思;对当代艺术中的日常实践与思想史叙事以及“另一种现代性”抑或“当代性”进行深入研究。既然“原道”是一个过程,一个从中华文化的立场出发,在当代艺术的创造领域,重新建构现代性的过程,或许韩愈的名句“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是对这个过程的复杂性和可能性的最佳描述。而我作为这个展览策划人,希望这个展览能有机会成为这个过程中的一个不算太坏的开始。

   上一页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