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美术馆的馆长应该肩负怎样的责任?
白明:美术馆是靠展览和艺术家来表达其所关注的“点”的,一个有责任的美术馆馆长要有一颗能真正为文化分忧的心,会在美术馆的日常工作中注入责任感和生命力,使美术馆生发出弹性的触觉,并将触觉伸向社会的方方面面。观众也因此才能知道美术馆在关注什么,然后选择是否去看。
以当代艺术为例,那些暴力、粗俗、反叛甚至口号式的艺术之所以经常出现在媒体上,是因为这些字眼更醒目,更容易被人们关注,但当代艺术中还有很多本真的人性、思想、爱、从容等,但恰恰是这些,被一些媒体和艺术家有意过滤掉了。而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他们因为没有其他信息源,就会认为那些暴力的、反叛的就是当代艺术,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所以,文化管理者和美术馆馆长要去关注这些事情,要思考如何修复这个“生物链”,如何把已经被过滤掉的信息补回来,还原其真实,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管理和经费仍然是大问题
记者:大学美术馆在日常管理中经常会遇到哪些困难?
白明:大学美术馆面临的很大难处是管理和经费问题。
大学美术馆是领导眼鼻底下的美术馆,美术馆的管理层并不一定与校领导的关注点和眼光相吻合,所以就可能会有其他美术馆所不会存在的一些工作损耗。同时,我们的财务又是与学院一体的,本身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没有独立账号的资金使用权,所以所有资金、赞助进来时都要进入学院的管理范围,但学院的财务原先没有涉及到这一部分的使用方式,所以在展览的各种支出上,如接待、专家费用、策展人费用等,就很有困难,因为它们在学院原先的支出中是不存在的。而另一方面,赞助需要回报,我们拿什么回报?如果我们将艺术家的捐赠转给赞助方,会有很多法律程序的问题。而如果我们将艺术家和投资人集合在一起,那我们又变成了局外人,这也是很矛盾的。
记者:你在美术馆的日常工作中有哪些困惑?
白明:有很多业务方面的困惑,我最关注的是展览的展陈方式,如大型当代性水墨如何展示、毕业展如何展示等。
美术学院的美术馆必须具备一个特质,即要与学院的教学有某一点上的配合作用,同时也必定承载着毕业生的陈列展。那么美术馆如何与各专业配合,充分利用好美术馆的空间,这是有很大弹性的。由于一个展厅可能会有多个专业、学科的作品同时呈现,所以在陈设方式上就有可能存在抵消和互补的作用,这就涉及到各个学科之间的协调、展场的调配、空间组合以及光源等问题,这是值得学院美术馆作为课题研究的。虽然这些都是美术馆在运营中非常细小的事情,但它决定了美术馆的真正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