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朱青生:交流的作用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12-05 13:35:32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本次展览“漆山——文献的交流”侧重于“交流”。

“交流”有三层作用。

第一层,执持不同意见、知识和思想的双方(或多方)互相交换信息,共享知识,寻求理解和共识。

第二层,为了某种目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其他)而将自己的意见、知识和思想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宣传、传播、影响和浸润自己所选择的对象和目标人群。

第三层,为了清晰地辨识和理解自己的意见、知识和思想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在与其他意见、知识和思想相交往、交换、交锋的过程中,得以确认差异,确信自我,并且建造边界,巩固防卫,以达到和维护个人和集体的精神权利。

“漆山”是在第三层“交流”上进行的一次实验艺术的展览。

其实验性在于,

1、如何使得一个展览展示“自然与人的关系”,经由漆山和相关艺术方案进行十个方向的探讨(漆山十事),这些探讨没有结论,除了红色之外,没有符号、没有固定形式、没有风格,因此展出不是简单地在第一层作用上变成一次知识性和文化性的展示活动,更不是一次娱乐,而是制造人为的境遇,这个境遇将展览提供为交流的广场。

2、根本杜绝作品变成意义的给予,自觉对抗任何以交流为名,行统治、控制、影响和宣传之实的实际强权和话语霸权,抗拒在今天的现实中人们被知识和形态所控制和奴役的状态,这种控制和奴役的状态不仅会被某个宗教和政治的强权所利用,而且也会被群众暴力、江湖习气及利益集团所利用,更为复杂的是,它还可以被知识本身所利用,不仅是被知识的结果所利用,而且是被形成知识的语言、知识生产体系以及单一的思维逻辑所利用,甚至还可能被艺术的某些形式、某些文化倾向、某些以自由和解放为宗旨的理想所利用,以至于交流不再是平等的、互相的行为,而是由上(强势)而下(弱势)的单项的灌输和冲击。

3、实验在交流的过程中启发“不理解原则”。“不理解原则”既是对规定解释的破斥,也是对人们抗拒被解释、从而保持不被理解的权利的维护,这个权利作用于个人独立性的保护和单体独一无二的微妙感觉的维系。“不理解原则”是在超越以“理解”为目标而形成的精神压力之后,而保护个人精神独立的原则。

“漆山”方案从第一次出现开始,就是在“不理解原则”之下试探着对现代艺术第五次革命的推进——“艺术即自我清除”,在其中“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这个计划一经提出,就遭致各种各样的误解、曲解甚至抗议,并且也使当代艺术界的同仁产生了互相之间的不可理解,造成了叙述和讨论上的阻滞。这个误解、曲解、抗议和阻滞对于漆山这个作品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作者在“漆山”实施的同时,即在艺术创作的同时,不间断地、明晰地利用科学研究和理论批判,借助讨论、写作、传播和发表,完成了可以理解部分的边界寻求,也与历史和当下的各种意见、知识和思想甚至感觉产生了第一层作用上的交流,坚定不移地揭露和对抗着第二层作用上的交流,并主张和推进着第三层作用上的交流。

正是因为作者本人深切地意识到,即使是第三层次的交流,当交流发生的时候,必然会被各种意见、知识和思想异化为一种“意义”,从而陷入自己本来想要打破的限制和禁锢中,从而对“艺术之所以是艺术”的价值构成侵害和损伤。对于作者来说,理解和语言层次上所进行的全部工作不仅不是人的精神的全部内容,而且是精神内容中相当有限和极为局限的部分,所以必须借助艺术,以期突破!基于对意见、知识和思想的自我局限性的反省和认识,以及对三层交流中司空见惯的人类的理解的习性和文化的惯性的反省和认识,从而以“漆山”的方式,来对这种习性和惯性进行对抗、阻滞和挑战。

作者认为,这种表达是必要的和必须的。

所谓必要,是因为当代艺术发展到如今,作品过多注重对意义的传达,把艺术作为武器和工具,使得艺术偏向于现实的政治行为(无论是统治强权,还是与之对立的权力),在被利用和使用中变得过于直接而简单,艺术成为意见、知识和思想的附庸,以至于艺术本来比意见、知识和思想更为深刻的任务,即对于人的本性的解放的道路,尚未得到进一步的展开,所以必须回到这个层次继续打开缺口,开拓新的可能。

所谓必须,就是在今天意见、知识和思想已经成为人类精神的主要依赖,而这种依赖本身已经使得人们难于在其之外反省和批判意见、知识和思想本身就是问题、就是权力、就是奴役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也就是说,人们已经心悦诚服地在意见、知识和思想中享受在其范围中的权利,而放弃了超越意见、知识和思想的自由,宁可在其奴役之下。艺术的作用在于进一步唤醒人的永远解放的新的觉悟。这种解放的目标无从定义,但却能够针对已有的界限,即意见、知识和思想本身,因而艺术是一种回复到本性的完整的道路。因为本性大于理性、大于意见、知识和思想所能承载的全部,当交流被意见、知识和思想局限的时候,本性已经被割裂为部分属性,而这种部分的属性已经是对人的局限。诉诸第三层次的交流,又不是在意见、知识和思想之内,所以才有漆山的24年的文献。

漆山文献展是艺术,也是借艺术反思交流的可能。

朱青生

2012年11月21日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