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出发》这个展览聚合的是一个具有特别性质的艺术家群体,他们都受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四画室,那是一个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标志性成果的教学组织,在中国油画教学的发展与沿革中,这个画室以“现代”观念为主旨,倡导综合的创造能力和自由创造的精神,培养了一大批在思想和语言上富有创造性的人才。同门受业的学习经历使他们有同一种探索和实验的精神,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后来的艺术发展中走出了不同的道路,形成了不同的取向,当他们的作品汇集为一个展览时,能够贯穿他们艺术状况的还是“现代”一词。从现代出发,在中国艺术的现代进程中演绎“现代”精神的多重维度,是他们的艺术在风格样式上各具个性但在文化属性上的共同点。
从内涵来说,“现代”或“现代性”包括了工业化、都市化、世俗化、普遍参与等现象,体现为一整套相互综协的社会文化的整体变革。在西方,它曾被用来标明脱离古典文化时代的表征,也曾被界定为“一种改变的状态,或一种改进的状态”,其中不乏“更新”和“改进”的进步主义语调。在艺术史和视觉艺术领域,常用“现代派”或“现代主义”来意指西方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从欧陆到北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文化运动,它以超越形式语言规范的实验性和体现在文化内涵上的探索精神的“前卫方式”推进了自身的进程。这是人类艺术总体上顺应现代社会发展而开启的视觉文化变革的航程,其中积极的历史成果已为我们所识并借鉴。
改革开放以来,在建构中国本土的现代文化形态的进程中,吸收和转化了大量西方现代艺术以来的文化成果,穿越20世纪最后20年一直到今天的艺术实践,涌现出一批在艺术观念和语言探索中重视艺术本体、立足精神本位,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的艺术家群体。本次展览首先寻觅到这15位参展艺术家的共同学术立场,那就是从知识起源阶段就已深深奠定的“从现代出发”的发生学渊源,再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找到他们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进行一次全面而又精选的公共展示,通过中国美术馆这个公共性的文化平台与美术界乃至广大公众建立一种亲近的艺术交流。
从视觉上看,这个展览中的作品鲜活而生动,既有抽象性的元速放射、方块排演、虚境归依和情感宣泄,也有具像中的情状写逸、诙谐表现、冷峻造境和乐园追寻;既有介于抽象和具像之间的精神图腾,也有借助观念与装置所展开的记忆再现。仔细观察,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大都与艺术史上的“抽象”、“表现”和“观念”等形态有关,但是,经过自己的语言突破和精神突围摆脱了样式的束缚和他式的影响,在写意与表现相结合、抽象与意象相互动、观念与物性相衔接、写实与装置相综合、人工与机器相转化等不同层级和方向实现了“新”的发生,从而走向了一种发生性与活态性的当代艺术。应该看到,中国当代艺术已经不再是改革开放初期那种以“与世界接轨”为理想,依靠对西方文化的选择和借取而生存的“现代意识”的培育阶段。通过本次展览的艺术家们的艺术历程和最新创造,显示出一种源自中国社会和文化内部的“内发力量”开始沁入作品的趋势,成为充实作品内涵和指引创作方向的重要文化要素,可以说,中国当代艺术业已从起步时的“借鉴型形态”逐渐向带有自身文化意志的“创造型形态”迈进。
从现代出发,首先是在精神上坚持“现代”的取向,尤其是在对艺术历史的洞察中奠立自己的艺术坐标,在艺术形式上从现代出发。在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中,可以鲜明地感受到他们的传统和已有风格与样式拉开的距离,他们追求的“原创性”并非形式上的标新立异,而在于精神上的清醒与自足。从现代出发,也包括从现实出发,即以当代人的意识与情怀关注现实,在自我与社会、艺术表达与文化表征、个人叙述与公共心理等方面建立起一种真实而隐含的关联,从而实现“现代”的关切和现代意识的形象体现。从现代出发,更表现为持续的语言探索,在媒介手法的实验中形成自己的表达方式,从而实现“方法论”的变革。这15位艺术家的艺术经验和成果,值得深究其中每一位的“个案模式”,更在整体的气象中让人感受到雄强的意志和活跃的思维光彩。
范迪安
中国美术馆馆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