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推广是消除美术馆与观众隔阂的重要方法
记者:你刚才提到中国的公众离美术馆还是很远的,你主事美术馆多年,对于缩小美术馆与公众之间的隔阂有什么心得吗?
王璜生:这要靠长期的积累,美术馆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比如2008年广州三年展,主题是“与后殖民说再见”,本来是一个学术性比较强、主题比较晦涩的展览。但是这个展览呈现之好,观众参与程度之高,前所未有,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公众界都产生特别大的影响。这与广东美术馆十多年来的社会铺垫不无关系。那十多年间,广东美术馆坚持关注当代艺术,做了大量这方面的展览,培养了一批观众、受众,在公众中极有口碑,形成广泛的社会接受基础。这是2008年广州三年展能获社会普遍好评的重要原因。其次,美术馆需要有强有力的公共教育推广部门,要在建立观众群、观众朋友圈子方面做文章,花力气。与公众形成对话和互动的关系。这两天我看微博,广东美术馆的儿童美术培训班,去年是从凌晨四点开始排队报名,今年是从前一天晚上9点开始排队,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广东美术馆在市民心里的位置。这项少儿美术培训班工作是广东美术馆开馆不久就办起来的。
当代艺术可以有多种方式与普通观众接触,关键在于如何导览,如何引导,让彼此都能参与其中,可以让艺术家直接与公众对话。我去台北参观台北三年展的时候,看到香港艺术家白双全的作品,题为“带艺术家回家”,艺术家就坐在展厅里,公众可以带他回家,回家的一路可以交流,这种不按常规出牌的方式能让观众对当代艺术有更深了解,给他们提供更自由、更另类的感受空间。
美术馆要做普及、推广工作,这是消除美术馆与观众隔阂的重要方法。1998年我在广东美术馆做了赵无极的展览,赵无极名气很大,但公众对抽象艺术很陌生。当时我亲自写导览词,做导览小册子,收集、摘录关于抽象艺术的知识资料。这些资料现在还存在我的电脑里。
记者:目前你主事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有一个面对公众的常规项目:美术馆之夜,据我所知,广东时代美术馆也举行过类似的活动。这是为了让公众与美术馆加深互动的项目吗?
王璜生:美术馆之夜是我受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的启发建立的项目。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大概每个季度有一个周末,从下午4点钟开始免费开放,平时是收费的,只有这一天免费开放,参加活动的主要是年轻人。馆方会围绕当时正在进行的展览组织相应的活动。他们的美术馆之夜已经坚持了十几年了,收到很好的效果。我们现在还处在学习阶段,已经做了几场了,每次活动就配合当时的展览或特定的主题,包括表演、脱口秀、抽奖、参观展览、导览等,还加进了公益活动,邀请北京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及父母一起参加活动。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公众能用另一种方式认识美术馆,走进美术馆。
要专业到每束灯光每种字体都有讲究
记者:你一直强调美术馆的规范化,美术馆的专业性,怎样才能让公众在进入美术馆后感受到这种专业性?为什么公众需要这样的专业性?
王璜生:我曾经说过,美术馆要以最佳的状态来为公众提供最佳的服务。美术馆本身应该是非常专业的,专业到展厅的每一束灯光,展板上的每一种字体,都要讲究。我去美术馆有时听到公众大声喧哗,保安人员非但没有制止,反而自己也用对讲机大声对话。展览前言、各类标题的字体也用得乱七八糟,语句不通顺。这些都是非常关键的细节,人的审美水准是在细节中培养出来的。美术馆就是要告诉公众什么是美的,什么是高品质的,生活就应该怎样才叫美好,从视觉到情操到生活方式,都是需要慢慢熏陶和培养的,这叫潜移默化。
记者:你曾说过,中国的美术馆与世界还存在很大差距,与此同时却是目前各地兴起的美术馆建设热潮,你认为在这股热潮中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王璜生:中国的美术馆不算多。近十多年来,建美术馆成为一种热潮。能建更多更好的美术馆当然是好事。不过也要看到,这股热潮背后可能存在各种不同的动机,比如有的是为了圈地,有的是想向政府揽钱,有的是想忽悠民间资本。
美术馆能建成是好事,但如何办好美术馆更重要。如何做好规划,怎么运营管理,美术馆就业人员如何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如何以专业的水准办展览、做收藏研究工作,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如果连最基本的水准都没有,只想多办滥办,这样的美术馆,可能是一种浪费,甚至是一种社会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