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启蒙之对话”之“启蒙与知识文化”论坛实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3-31 16:30:00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梅建军教授发言

梅建军:我觉得今天的报告非常有意思,杨振宁教授一上来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科学和启蒙运动的关系,刚才阿克曼教授也讲到这一点。文树德教授提出了一个不同的看法,认为古希腊时期这样的科学探索都已经存在了,为什么一定要说启蒙运动对科学,至少从生命科学看来,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关联。我想这恐怕跟大家理解的启蒙运动究竟是一个什么意义的运动,这里面杨振宁教授在报告中讲到了两个重要的特点,一个是“去宗教化”,还有一个是理性化。去宗教化看上去更多的是思想文化启蒙的过程;而理性化是强调科学思维、科学方法。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因为杨振宁教授刚才很谦虚地讲,如果我们要真正搞清楚这个启蒙运动跟科学的关系,我们要看看当年的那些科学家,去研究他的日常生活、研究他的手稿,里面这些人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启蒙运动的这些思想家的影响,我们才能够真正搞清楚科学和启蒙运动的关联。我很赞成他这样一个想法。而且从直观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这两个是分不大清楚的,如果把科学完全摘开,好像跟启蒙运动独立的,我觉得这样是不对的,我觉得这两个是密切地联系在一块的,18世纪当年从事科学研究的人,这些人的思想都是关联在一起的。所以我觉得恐怕不能把这两个完全分开,这是我的看法。

阿克曼:我想问一下傅玛瑞教授,您本人是民族学方面的学者,这个科学领域本来就是启蒙运动的产物,是吧?

傅玛瑞教授发言

傅玛瑞:当然,一直以来人们对民族和文化感兴趣,所以用人类学来看世界。但是作为一种科学,人类学在启蒙运动之后才变成一门科学,也算是西方看待其他国家的一种新的视角。从这时候开始,比如对中国感兴趣,开始关注中国,办了很多图书馆,我们现在还可以去研究,杨振宁教授刚才说我们应该整合资源进行研究,起码在人类学这个学术领域,不能完全说启蒙的来龙去脉都已经彻底研究好了,没有多少人研究过人类学和启蒙的关系。

在中国是怎么样的呢?在中国同样是一种启蒙的产物,蔡元培等人在“五四”期间引进了一些科学文献,然后开始做人类学研究。所以我们今天可以整合更多的资源,更好的研究启蒙对后来的影响。所以我们就应该结合我们的资源和文献,包括楼上的展览,可以看到导航家从远处带回来的各种物品,后来收藏在博物馆,这代表当时知识的一种突破。

阿克曼:李零教授在今天会议之前发表了两个很有意思的文献,发表了文章,就像梅建军教授和杨振宁两位教授一样,提出了质疑,18世纪的启蒙不一定直接影响了中国20世纪的思想发展。您本人对于古代中国的文化和科学很有研究,那是否可以接受文树德先生的看法?就是说中国的医学和其他科学都是单独发展的,并没有受18世纪启蒙运动那么大的影响?

李零教授发言

李零:我们的活动是和这个展览配合在一起的,在来到这个讨论会之前,我只是看了那个展览。当时我看展览有一个主要的感想,也可以说是两点,其实今天我们的讨论都接触到了。一个就是在展览里面提到,启蒙是一个投射光明的运动,但是这个投射光明的运动是有它的阴暗面的,光明和黑暗总是在一起的,这是引起我思考的一个问题。这个启蒙运动的阴暗面的东西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大家讨论的问题。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刚才杨振宁教授提到,李泽厚教授,还有在美国的施瓦斯教授,他们两位都提出“五四”以来,救亡压倒了启蒙,这个提法是不是对?我觉得也是我思考的一个问题。

但是今天来,我们主要是围绕着关于科学和启蒙运动的关系来讨论这个问题,我想我不能离题万里,谈得太远,还是就杨振宁教授和文树德教授的发言提一点问题和感想。文树德教授说,启蒙运动其实对于欧洲科学的大的突破,好像没有太大的影响,反而还不如文艺复兴运动对科学的影响更大。因为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有很多重要的科学著作。而且他把这个启蒙的概念也变得比较大,我们这个展览主题是非常明确的,就是18世纪的启蒙运动,但不是其他。但是今天我们好像把这个启蒙的概念变得非常大,那倒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

在中国的经典里面,“启蒙”这个词是说人糊涂,要去启发他,使他变得聪明起来。在欧洲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说要把黑暗的东西变得光明。要是就这种比较宽泛的意义来理解,我觉得有一点我很赞同文树德教授的看法,科学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就是说不是在18世纪突然蹦出来的。无论是欧洲的科学或者是中国的科学,都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这一点我完全同意文树德教授的意见。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