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托尼·克拉格(Tony Cragg):“在当下的艺术界,空间已经变得太具有领地性质,人们想方设法去‘占领’一些场地,这已经成了一种成功学策略,而我认为在艺术创作中引入‘成功学策略’并无帮助。”
托尼·克拉格(Tony Cragg)在展览开幕现场
访问托尼·克拉格(Tony Cragg)那天下午,中央美院美术馆的三层大厅还在布展中。一批作品刚从海外运到,克拉格带来的德国团队正在拆包安放。克拉格自己领着几个人在埋头“组装”那件获过特纳奖的著名作品——《大教堂》(Minster),地上一堆零件,《大教堂》“地基”刚起。他穿一套松垮的便服,撸起袖子,戴着工作手套,看起来就像一个和工人们一起干活的老工程师。
托尼·克拉格,英国当代艺术界极具影响力的人物。所读到的关于他的最高评价是这样的:亨利·摩尔(Henry Moore)之后“英国最伟大的艺术家”。不过英国人克拉格现在德国生活,是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院长。这座学院对于西方当代艺术史来说有几分前卫堡垒的味道,当年保罗·克雷、博伊斯、库奈里斯等人都曾在这里执教。
3月2日开始的《托尼·克拉格:绘画与雕塑展》是他在中国以及亚洲的首次个展,也是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艺述英伦”活动的首展。克拉格带来了49件雕塑以及127件纸本,规模很大了,不过据说他事先并没有对展场做设计方案,而是每天亲自到现场反复调整作品的位置。他自己玩笑说,布展过程就像是“雕塑在跳芭蕾”,他每天移动的距离也有二三十公里,“应该穿上轮滑鞋来跑”。
我在布展现场远远看到一个场景:空旷的展厅里,克拉格离开他的助手独自走到一条长凳边,躺下来休息了几分钟。在他头脚处,是两件静默的他的作品。
克拉格并非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那种人。他曾在一个橡胶实验室工作,等到发现了自己对艺术的喜爱,才决定进艺术院校学习。早年的职业经历和务实训练,让克拉格成了艺术家里的“理科生”,理性精神也最大体现在了他对雕塑的材料实验和形态赋予上,每件作品都有自己的体系。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说:“托尼·克拉格对艺术和社会问题的思考有很强的理性精神,这可能与他出身于一个电气工程师的家庭及他早年在天然橡胶研究所实验室工作的经历有关。他的作品,往往应用现成品、废弃物、工业社会制品,利用那些在当代社会环境中常见的物品和材料,也包括塑料、陶瓷、石膏、木材、钢铁、玻璃、聚氨酯、石头、铜、橡胶、水泥及新出现的材质,形成其艺术创造的新面貌和新观念。”
克拉格就坐在他刚才躺过的那条长凳上和我们谈话。当他开口讲述艺术问题,刚才那个随和的、甚至有点腼腆的工程师不见了,镜片后的目光变得严整而有力量,不时站起来走到自己的作品前面去援引例证:《大教堂》的设计以重力作为“黏合剂”,所以需要特别细致谨严地摞叠,让不同大小的圆形零件丝丝契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