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在国内外取得成功?”实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8-02 17:00:52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如果我们从销售角度来衡量我们的成功,我们必须要看4个不同程度的标尺:

1、销售广度,那就是你到底在本地销售?还是在区域销售?还是在全国销售?

2、你销售的对象。你是卖给那些做装饰的人?还是卖给那些非常渴望的青年买家?还是卖给美术馆或收藏家,以及其他不同的对象。

3、你的销售速度怎么样。是不是像有些艺术家,作品没有卖出去,就是被卖了几件?还是说你的作品一卖而空,甚至还在等着你下面的作品问世?

4、你的销售价格。价格方面不得不关注的一点,就是价格方面的一个不对等,就是哪怕在中国市场上,最顶尖的作品,它的价格甚至和美国或欧洲相应的作品,或者二、三级作品之间也有一定的价差。我更觉得长期来看,这样一个价差会慢慢被磨平,不管说价格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波动,中国的艺术作品价格会赶上如期的标准。

下面我们来看看声誉,过去的很多年都讲究口碑,口口相传,而现在的声誉多半是建立在互联网的点击率上。

另外就是说你们受到的这种尊敬,而这种尊敬一方面是来自于你的同行艺术家对你的作品的看法。另一方面来自于批评家、策展人或一些收藏家等对你的作品的看法。

另外就是历史地位,这个历史地位主要是学术界和评议上面做得怎么样,这样才能在历史上留下你的大名。

到底有哪些机制能够帮助艺术家取得成功呢?

1、一个成功的艺术家,或者说一个成功的艺术发展的市场,需要非常良好的教育或良好的艺术院校,而中国确实不缺这方面的资源。

2、中国艺术家必须要有他们生活和工作的空间,才能够创作他们艺术作品,而这种空间在中国也是非常多的,实际上西方艺术家非常羡慕中国艺术家有如此多的创作和生活的物理空间。

3、我们需要有足够多的展览渠道,包括美术馆、画廊,以及替代空间等等。

4、可能中国艺术家他们在画廊方面处理的人际关系方面,是和西方艺术家是不太一样的。因为中国很少有艺术家会和画廊签署一个独家的合作协议,他们需要临时的组建方式,用自由的方式自己完成组建,随便挑他们所需要的画廊来展示他们的艺术作品。

当然这主要体现在一种文化上的差异,我觉得这两种做法都有自己的优势,在西方国家这种方式签署非常有效,而在中国自主管理方式也更加有效,但我觉得更大的问题是出在美术馆这方面。

中国的政府或中国相应的官员,他们对相应博物馆的划分有等级制度,他们最为看重的是中国历史博物馆,然后再是反映中国历史的博物馆,可能近现代会好一些,而当代艺术一般是落在最末端。因为这些美术馆无法得到足够资金的支持,所以他们必须自谋出路。所以,他们就要把这些租赁给艺术家,所以只要愿意花钱,就可以在这儿做美术展览。当然在中国可能已经习以为常,这种商业做法没有什么奇怪,但是他给外国人带来一场信任危机,那就是国外策展人和艺术家,他们不知道在中国到底哪些东西是值得他们相信的。

在整个艺术界里面,最后一个非常有影响的因素就是批评界,在西方国家里面,整个批评的声音必须是独立的,它不需要受制于意识形态或受制于市场的力量。在中国目前的限制就是大家一切要向钱看,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些相应的文章都是这些艺术家或者画廊,甚至是客户花钱找人去写,都是自己找人说好话。

最后虽然有人要问我要给中国的发展提出有什么意见?在这里对中国发展我提几点自己的想法:

1、对于政府的这些政策制定者,我觉得首先应该进全力建立一个独立的批评媒体圈。

2、给美术馆提供足够多的资金支持,以国际化的标准来打造我们现在的美术馆。

3、另外我们也要降低,甚至完全取消外国这些非常高价的奢侈的艺术作品,在中国征收30%的税。

4、在国外组织更多的中国艺术展,而且确保这些展览的质量能力得到提高。

5、进一步促进西方国家的展览在中国举行展览。我觉得这一点说起来非常奇怪,而且非常被动,就是在中国找不到任何一个西方艺术的博物馆。

6、对于不同艺术家本人来讲,首先我们要接受两难主义,一方面你可能有自己的理想,你可能不拘于管制,但是你要看到你每一天的工作运作都会受到市场的影响而制约。而且我觉得更好的方式,应该是以画廊为基础来在市场上销售你的产品。

7、首先我们必须要和世界有更多的联系和接触,我们必须要敞开自己的大门,能够接受外界的影响。我们也可以走出去,去看到外国艺术家,与他们交流,而不是请西方艺术家来到中国。

8、希望大家一定做出高尚的作品。

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理查德·怀恩博士给我们这么精彩的讲座,下面进行问答环节。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