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百会
郭庆祥,1962年生,土生土长大连人,被称作收藏界传奇人物。1992年涉足艺术品收藏,连创佳绩:1997年,48万元买入傅抱石《二湘图》,2002年在广州嘉德拍卖行以500万元卖出;1998年,180万元买入一幅李可染画作,2002年在瀚海拍卖行以1000万元卖出;2005年,吴冠中的《鲁迅乡土组画》和《龙须岛社之家》均拍出639.2万港元,成为那次拍卖会“双冠王”。有报道称,他卖画所得收益相当可观,大约在8000万元。近年以收藏家及艺术评论家身分频出入于各大媒体间,“范曾起诉案”将其推至全国热点人物。
大连收藏家郭庆祥最近火了,这得感谢大画家范曾。尽管一再声称不愿意打官司,但因去年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艺术评论文章《艺术家还是要凭作品说话》,不具名批评了某著名画家采用“流水线作业”方式,导致“作品程式化,粗制滥造、自我重复”,惹恼了范曾,起诉郭庆祥侵犯其名誉权,要求登报道歉,并索赔500万。
一场国内罕见的艺术家和收藏家之间的官司,迅速在全国媒体的助推下,成了岁末全国艺术界最热门的焦点话题。
“范曾起诉案”1月12日开庭
1月6日上午10时,郭庆祥如约准时出现在大连博览大酒店一楼咖啡厅。一袭蓝黑色风衣,打着领带,寸头,打着电话落座,嘴里说的几乎全是“官司”。原定于去年11月9日开庭的“范曾起诉案”,最终因为同时被告的《文汇报》提出管辖权质疑而不得不延期,最终敲定在今年的1月12日在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身为收藏家的郭庆祥是业界出了名的艺术品幕后推手,深谙个中玄机。一篇文章把自己写成了被告后,他索性放开手脚,开始和范曾针锋相对,在各家媒体的配合下,郭庆祥接二连三地抛出“范曾是伪艺术家,在愚弄社会和大众”、“艺术批评遭遇金钱绑架”,甚至发出“应该将范曾这种人从艺术界铲除”等等更为激进的观点。并在前不久,又向全社会公布多幅范曾十几张相同内容“流水线作业”的工作照片作为证据。将此案再度升温。
16年前就见过“流水线”
作为艺术品市场繁荣的受益者,郭庆祥不好好当他的收藏家,干嘛非要以评论批评家的身份和一些画家及艺术界“潜规则”过不去?尤其是和范曾有何“深仇大恨”?
郭庆祥接受过太多记者采访,回答也是轻车熟路。他说:“我和范曾没有宿怨,虽然听过有些画家也是流水线操作,但我对范曾是亲眼所见。1994年我通过荣宝斋预定了范曾200幅作品,没想到不足一个月,就完成了100幅,我十分惊讶——这也太快了!于是,到其画室观摩,结果发现这位画家画画的过程,就像工厂一样,先把十几幅画中人物的形状勾出来,再画头、身子、上色,最后学生替他盖章……”郭庆祥认为这不是画画,是在画钱。此后,他再没收藏过范曾的画,也从没在媒体上批露这些细节。
突然,近两年范曾频频以大师的身份出现在媒体上,大谈国学与艺术。郭庆祥特有的大连人的“倔劲”上来了,吃过亏上过当的郭庆祥认为,这是在假“大师”之名利用公共资源公开愚弄社会和误导大众审美,于是,郭庆祥站了出来。
接连炮轰艺术界黑幕
2010年3月,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连续五期播出主持人王小丫与郭庆祥、画家石齐、龙瑞等人的《艺术品市场热点对话》,郭庆祥在节目里痛揭有些艺术家利欲熏心、粗制滥造欺骗收藏家的黑幕,开始在收藏界“一石激起千层浪”。
2010年5月,郭庆祥又在《文汇报》发表评论文章《艺术家还是要凭作品说话》,直指画家“流水线作业”。
2010年12月,郭庆祥在上海出席《美术博览》与《美术天地》共同主办的“关注艺术批评”专题研讨会,热议“范曾起诉案”,直指艺术批评界种种不正常现象,引起现场评论家共鸣。
“我就是要说几句真话。别人不说我说。别人害怕,我不怕。足球有打黑,学术有打假,为什么艺术界就能容忍一些,‘假冒伪劣’存在,一些打着大师幌子的人,其实很多就是艺术的‘伪道士’,愚弄大众的同时以此谋利,有些画家甚至公开宣称‘上靠贪官,下靠奸商’。我就是想揭开这层画皮,让大家看个清楚。其实,真正的艺术家是用情感创作,是令人尊敬的,永远不会自己称自己为大师。”
郭庆祥和范曾的官司马上开庭了。官司有输赢,范曾是不是大师,后人自有公论。其实,艺术界、收藏界及评论界因此而引发的种种思考与讨论,才刚刚开始。而点爆这个话题的人,无疑就是郭庆祥——一个不安分的收藏家,一个敢作敢为的大连人。
艺术家
还是要靠作品说话
记者:想到过范曾会起诉你吗?他为什么会起诉你?你是不是也有炒作自己的念头?
郭庆祥:别搞错了,是他起诉我,我还不至于这么炒作自己,谁喜欢没事打官司玩啊?我认为艺术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我是收藏家,自己的血汗钱不想白花,艺术家更应对自己作品负责,画画不是画钱。范曾起诉我,出乎意料,没想到自称国学大师这点涵养没有,经济利益受到了影响才是真的。
记者:1月12日就开庭了,你出庭吗?对结果有何预测?
郭庆祥:范曾不会出席,我也不去,他去我就会去。不过,我会在北京开新闻发布会。我相信法律的公正,邪不压正。
记者:你写的一篇不具名批评文章把你写成了被告,那你曾在媒体上说“范曾是‘汉奸’”,是不是涉及人格攻击了?就不怕他再次起诉你吗?你从哪儿得出的结论?
郭庆祥:我敢说这话,就不怕再成被告。如果看过《范曾自述》第45页,就会发现范曾是在以崇敬的心情介绍身为日本战犯的岳父母。况且已经有人指出,其夫人所谓的“日军军官遗孤”实为范曾假托。
记者:通过这场官司,你有没有什么收获?比如知名度,看你电话不时有记者打进来。
郭庆祥:要说收获只有一点,就是通过这件事,对收藏家、艺术界甚至大众,起到了一点警示作用,这是我惟一的贡献。
记者:你好像对艺术家谈国学很反感,国学不是很好吗,有人谈总比没人谈要好吧。
郭庆祥:国学当然好,谈国学我从没反对过,但分谁谈怎么谈。国学是严肃的,一些艺术家冒充国学大师,利用公共资源大讲唐诗宋词,是误导大众以名谋利,背几句唐诗算什么懂国学?真正的国学大师也不会如此行事,从这个角度讲,有些人根本没有谈国学的资格。
记者:那你眼中的真正艺术家,应该是啥样的?
郭庆祥:好的艺术家不是炒出来的,是作品说话的。像吴冠中那样的,用真情创作,真正的艺术家能通过作品引领大众正确的审美,而不是迎合、误导大众审美,并敢于对现实中不正常现象说不,这点上我可能受到了吴老的一些影响。
记者:网上传说你手里有100多幅吴冠中的画,是否属实?
郭庆祥:多了,没有那么多,五十几幅还是有的。
记者:你对一些艺术家自称大师怎么看?
郭庆祥:大师不是自己封的,是后人评价的。比如范曾公开场合宣称,画家分九品,四品是大师,五品是巨匠,500年才出一个,他已是坐四望五。多年之后,会成笑话。大师活着的时候,都不这样。
记者:打完官司后,今年还有哪些工作计划?
郭庆祥:收藏家应该不断研究发现一些有艺术价值的艺术家。今年要赴欧洲举办石齐画展,明年还要在中国美术馆和上海美术馆举办几位画家的画展。
记者:最后请评价一下大连收藏现状。
郭庆祥:大连人不必拿文化底蕴说事,大连是座时尚的城市,大连人的素质也很高,因此,大连在收藏上没有出现盲目跟风现象。不收藏不代表没文化,收藏对了也不代表就有文化文化,一些收藏家只听专家的,自己不学习不研究,这和赌博没区别。包括拍卖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内幕。所以,希望大连的收藏家多冷静思考,小心收藏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