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叶永青:让别人看懂,并不是画画的目的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1-03 17:19:04 | 文章来源: 《重庆晨报》

1978年,两个20岁的昆明青年背着包裹来到了黄桷坪,与罗中立、何多苓等人做了同学,踏上了艺术之旅。在学校时,两人画风太西化,与当时批判现实主义的主题格格不入,被同学们称为“云南两怪”。这“两怪”,一个叫做张晓刚。还有一个,就是叶永青。作为本报与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独家合作的“实验报告”系列展览,《时间的穿行者—叶永青黄桷坪二十年》个展,将于明晚正式开幕。昨日,回渝筹备展览的叶永青接受了记者的独家专访。在他看来,二十年黄漂的日子早已是浮云,只有朋友和艺术,才是一辈子的财富。

叶永青,1958年出生于云南昆明。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现为自由艺术家、川美兼职教授。曾在北京、上海、新加坡、英国伦敦等地举办个展。

收拾重庆旧居打开二十年尘封记忆

从1978年考入川美,到1997年回昆明创办上河会馆和上河创库,叶永青将生命中最重要的20年时光,都留在了黄桷坪。中间不管多少次,和妻子甫立亚到云南的西双版纳、圭山等地浪迹,到世界各地办展,黄桷坪始终都是家。

坐在坦克库的工作室内,叶永青是平和、善于表达的中年人,旧照片中那个英气、有些叛逆的艺术青年,早已是浮云。只有“叶帅”这个江湖雅号,依旧在新朋旧友间传播。“其实我不太爱去回忆和整理过去的资料。”叶永青告诉记者,这次他回重庆办个展,才打开了尘封多年的重庆的家,里面放着许多过去的书信、草稿、作品,1997年叶永青离开重庆后,这个家一直保持着原样。和策展人王林一起,叶永青将自己过去多年的书信、诗稿整理出来 ,汇编了一本《时间的穿行者———叶永青文集》,这本新书也将在展览同期发行。

展览共五部分展示叶永青艺术变迁

这段时间在网络上,有则关于叶永青的热点新闻,原因是他画的一只“丑鸟”,卖出了25万的天价。近十年来,鸟是叶永青创作的主题。他告诉记者,这是因为这些年,他在世界各地过着像鸟一样迁徙的生活。在繁忙的生活中,画画对他来说更是一种修养。叶永青的画也越画越简单,有时候一瓶墨,加一支女孩子描眉的笔,就可以作画:“越信手拈来越好”。对于“丑鸟”引发的争议,叶永青的看法是:让别人看懂,并不是画画的目的,只要自己喜欢就好。策展助理刘媛则告诉记者,有异议的人,最好现场来看叶永青的个展,这样才有直观、全面的认识。

这一次叶永青的个展,按照时间节点,主要分为生活在远方、生活在周围、生活在历史和生活在别处四部分。另外他还用了一段影像,来表达生活在此时的部分。整个展览展出了近200件作品。

“这是我早期的作品,那时我的偶像是高更。”指着墙上一张上世纪80年代初画的作品,叶永青和记者讲起了自己艺术风格的变迁。从早期在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写生,画的那些效仿高更的风情画,到对毕加索、达利的模仿,到上世纪90年代的大拼贴,再现在的“鸟”系列,叶永青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走过的路:“在西方文化中寻找自我,最终又回到了中国传统。”

走遍各地大理过冬北京过夏

“许多艺术家满足于开幕式热闹的气氛,还有红酒的味道,我却总想到背后去看一看。”叶永青自言是个好奇心很强的人。这些年来,他总是扮演着独行侠的角色,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从90年代开始,由于各种出国展览的机会,叶永青得以有机会到欧洲、北美等地,亲眼看那些以前只存在想象中的艺术。不过近年来,他开始更多地往古巴、墨西哥、印尼、伊朗、斯里兰卡等发展中国家跑。“看那些和我们相似的国度,当代艺术是怎样像野草一样疯长的”,而在旅行中,叶永青也在改变着自己的认知:“这个世界是如此地不同,游走过程中,很多东西你会放下来。”

虽说叶永青现在定居在北京,不过他在重庆、昆明、大理等地都有工作室。因为女儿叶甫纳在伦敦留学,叶永青在英国也有间工作室。每当季节更替的时候,他就像候鸟一样,在各个工作室间穿梭。

“我是个边走边看的艺术家”,叶永青夏天住在北京,冬天常常在大理的工作室度过。“欢迎到大理找我玩”,坐在潮湿阴冷的房子里,叶永青有点想念大理的温暖:“我的那个院子,花开得到处都是。”.

对话  

曾经黄漂二十年

该和黄桷坪说再见了

就是这只“鸟”拍出了25万。

记:黄桷坪二十年的生活,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叶:重庆培养了我相信艺术的概念。不管身处多么不如意的角落,通过艺术,会让你的心灵通向四面八方。在这里还建立了一个终身受益的朋友群,在那些岁月中得以抵御重庆的寒冷,在相互支持间获得自信,这是我收获的真正财富。

记:在创作方面,重庆生活对你的影响呢?

叶:一开始让我建立了一种观念,把时代、历史的事情,当做个人的事情。把自己的艺术,放在时代的关联性中。

记:这一次个展,对你个人有什么特殊的感受?

叶:黄桷坪也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对这个地方该说再见了,(办个展)也是向过去脱帽致敬。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