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查常平:当代艺术家的基点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10-29 21:21:58 | 文章来源: 查常平的艺术空间

        文\查常平

北京鸟巢前的雪地上,一个蛋黄静静地躺在那里,似乎等待着孵出新的生命。这就是艺术家张念的摄影作品《鸟巢外的蛋》(2006)告诉我们的内容;若将背景置换为故宫,再加上树脂蛋黄、雪,就成为他的《蛋在故宫》(1998)的书写对象。但是,当艺术家本人坐在中国美术馆二楼东厅一角真实地孵蛋的时候,不少观众都以为是一尊活雕塑,发现人体还在草窝上的鸡蛋内颤动(《张念——1989等待》,1989)这是当年出现在“中国现代艺术展”上的行为作品,虽然前后只持续了约40分钟。

对于任何当代艺术家而言,他需要具有对于当代生存状态的切身的个体生命情感经验,需要把这种经验转换为个人性的原初艺术观念语言图式,需要在适当的时候选择放弃这种艺术图式的重复书写进而探索新的图式可能性。张念1988年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工作后不久便辞职住进圆明园。他心里有着对未来的自由生活的殷殷期盼,但现实却使其处于绝望的处境中。于是,他产生了用自己的身体孵化未来、改变环境的念头,在经过母校宿舍时看见鸡窝的一幕,又在学校外的市场能够很廉价地买到鸡蛋;他知道“中国现代艺术展”不可能允许行为作品参展,在开幕当天便独自来到二楼展厅实施孵蛋计划。他深知个体生命在出生时的脆弱无奈,而在大学时性格忧郁,渴望精神上的自由解放。

八十年代末,中国社会也处于一个等待深入的制度变革的时代。正是这种个人主观经验与社会客观现实的结合,孕育了张念那件在中国行为艺术史影响深远的作品。后来,他把树脂蛋黄放置于不同的隐寓中国社会现实的历史场景拍照,形成了自己作为艺术家的原初艺术图式。直到2008年,他分别于今日美术馆与多伦美术馆举行了名为“等待”的个展时,他决定放弃几乎延续了二十年的以“蛋”为主题关怀的创作倾向。在这个过程中,他还用不锈钢、玻璃钢做成透明的蛋壳造型、把人体置于其中的《等待》系列雕塑,甚至有《蛋——中国梦》(2008)之类油画的问世。换言之,他竭力用各样艺术媒材实现对期待新生的艺术主题的极致书写。由于艺术家本人在观念上早有预备,我们甚至可以说,故宫、鸟巢之类历史生活场景其实就是为其而建成的,目的就是要成为张念作品中的构成元素。事实上,故宫乃是中国历史过去走向衰颓的隐寓,鸟巢乃是中国历史现在日渐富强的隐喻。张念作为一位当代艺术家的独特价值,在于他在自己的偶在生存中发现了蛋这种与动物的肉体生命、人的文化生命相关联的图式,一种对人类生活中的未来、期盼、希望之类价值观念的隐喻图式,一种在绝望中孕育希望、在挫败中满怀期盼、在死亡中长出生命的图式。他近年的油画《基因》系列、他呈现二十世纪中国每个时代重大历史事件的《移动的记忆》系列,依然同他一向关注的汉语族群的文化生命如何重生的主题相关。

由于鸟巢、国家大剧院、水立方之类现代建筑的诞生,不少艺术家开始在艺术创作中挪用它们构成自己的艺术语言图式,如何炬的油画《中国盒子·鸟巢》(2009),将鸟巢的造型漂浮于云海,里面盛着中国山水画,旨在传达传统自然与现代文明相容的艺术观念。不过,何炬选择鸟巢为其主体画面图式,并没有个人艺术史发生的必然性,因为他的关注焦点在于为中国画像,难怪他还创作了《中国盒子·央视》(2009)。按照艺术家本人的描绘,这种画像以荒诞、游离、漂移的现实为内容。不过,画面并不含他所说的社会躁动、怀疑之类的所指。更重要的是:我们从这些作品里面无法阅读出艺术家作为个体生命的情感经验。他之前的《盒中风景》系列,在一个盒子式的造型里面画入中国传统山水乃至人家,背景为黑色。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盒子》的观念起源。两者不同在于:盒子的外形由想象变成现实,写实的黑色背景变成漂移的云海,画中的小人物为飞行的飞机所替代。

一句话,任何不是基于个体生命情感生存经验的艺术图式,都是非艺术的,即使其中夹杂着对现代性建筑图式的挪用。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