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浅谈书法艺术的感化作用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9-25 17:11:31 | 文章来源: 《中国艺术报》

文\杨章志

在华夏民族文明发展史上,汉字的发展造就了源远流长的中国书法艺术。从最初的甲骨文到金文、小篆、隶书,以至于楷书,每个阶段都产生了大量的书法艺术作品。这些书法艺术作品凝聚着数千年文明的积淀和民族审美意识的追求,同时也促进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通过审美和创作实践,在发展着的社会关系中不断丰富自身的感受,不断提高自身的认识,不断完善自身的修养。书法艺术作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对于人们情感意趣的心理势态和精神素质有着非常强大的感化作用。这种感化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书法艺术有助于培养人们高尚的健康的审美情感和观念

书法艺术不同于人们用来交际的一般文字工具,是一种意象的表情艺术。书法艺术以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的抒情达性为特征,渗透着人们丰富的情感,包含着人们不同的观念。书法艺术不但是书者人文灵性的表现,更是书者人生情感真实写照的隐迹。

历代书法家无不重视书法艺术的情感表现。东汉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扬雄在《扬雄论书》一文中,提出了“书,心画也”的论断,将书法确定为人们心灵的一种外化,扬雄的论断使书法成为了人们乐于接受的一门艺术,为书法艺术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三国时期,魏国的书法家钟繇曾说过:“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他把书法看作是人们审美情感的一种流露。

唐代可以说是阳刚之美的盛世。唐人大力倡导“骨力”、“丈夫之气”。唐代的代表性书法名家们具有纵放之气,提倡一种以气势胜、有“丈夫气”、“飞动”的美。他们所强调的“兴会”、“神会”的书写方式更是集中体现了阳刚之美的动态、纵放、率意的特点。正是书法艺术的这种超人魅力把书法真正构造成人类审美情感的表现符号,成为名符其实的艺术。

理能服人,情能感人。书法艺术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寄以抒纵横之志,托以散郁结之怀”,融入了书法家无穷的审美情感,那么,在人们欣赏书法艺术作品时,一定会感受到艺术美的存在,触动感情的神经,产生艺术的共鸣,形成多种多样的审美观念,不由自主地进入到一种高尚的美的境界,或性情为之怡悦,或精神为之振奋。我们在欣赏毛泽东草书的时候,一定会被那笔走龙蛇、气势磅礴的美所震撼,引起崇高的美感和力感,产生一种无所畏惧的力量。因此,书法艺术对人们审美情感和审美观念的影响作用虽然是潜移默化的,但书法艺术确实有助于培养人们高尚的健康的审美情感和观念。

书法艺术能够对人们的思想产生熏陶和浸润的作用

书法艺术是感情的艺术,书法艺术所表达的感情则是建立在一定的思想意识基础上的,是积淀着理性的感情。书法艺术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书法家对人生的思考、对世间的评价和对自然的感悟。

设若仅是符号本身“翩若惊鸿”,它的生命的张力不会如此宏大,书法艺术所承载的人文内涵更是耐人咀嚼,而书法意象的美也是同所写的文字内容结合在一起的。一幅隶书小中堂“宁静致远,淡泊明心”,可供赏玩,更是对人处世之道的警醒;一幅行草长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铁钩银划般的笔迹又给予奋进中的人们多少豪迈!一卷魏碑横幅“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神交古人”,可谓敦厚君子的座右铭!鲁迅写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质朴无华,刚柔相济,我们在欣赏它的同时,得到鲁迅精神的感染,使思想境界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从而深化审美感受。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入得书法家心意的,多是脍炙人口且积极健康的佳句。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社会主义的新风尚都融进了作品中。当书法与具有健康意义的文字内容结合一起时,就会对人们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启迪作用。

因此,我们在欣赏书法的线条结构章法之美,感受书者的心态情怀的时候,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诵读文字,让那内容涵义深入内心,在审美之中受到灵魂的洗礼和思想的升华。

书法艺术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精神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作为书法家,都具备非常超人的创造精神。书法艺术在产生过程中,融入了书法家无穷的创造灵感。每一幅书法艺术作品的产生过程,都是书法家的创造过程。对于同样的文字内容,不同的书法家在艺术作品中会写出不同的气势,会把欣赏者带入不同的境界;即使同一个字,在不同的书法家笔下,也会产生出不同的新颖的而又恰到好处的结构;就是同一个字,同一个书法家在不同的场合和环境下,都会写出不同的形态和神态。例如,王羲之的《兰亭序》中二十几个“之”字,就有二十几种面貌,没有一处是重复相同的,每一个“之”字都各俱特色,每一个“之”字都闪耀着王羲之创造精神的光辉。

中国书法的发展,始终离不开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的不断创造。例如在字体的创变过程中,秦朝统一六国后,集甲骨、钟鼎、简帛六国诸种文字于一体的小篆,以“秦书八体”代表了中国书法的一次重大历史变革,“秦书八体”开汉代以后各种书体之先河,为历代书法名家所倚重,同时“秦书八体”也充分体现了书法艺术所蕴含的创造精神,并为后代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光大书法艺术,弘扬创造精神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先例和楷模。正是这种突破前人艺术成就的创造精神,才使得书法艺术能够得到不断的发展,不断得到壮大,成为诸多艺术形式中的一种重要艺术。

我们在欣赏一幅书法艺术作品的时候,不仅会获得美感,而且常常会惊叹书法结构章法的奇绝,被书法作品所蕴含的创造精神打动,从而在作品的结构、线条和黑白的分布之中,感受到作者的匠心智慧和豪迈胸怀,在欣赏中开阔视野,强化创造意识,产生创造欲望,激发创造精神。

书法艺术能够丰富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断丰富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而书法艺术在丰富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

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无论是练习创作书法,还是欣赏书法作品,都能够怡情悦性,消除疲劳,恢复精力,焕发朝气,不失为一种积极而又愉快的休息。书法家或书法爱好者在创作书法作品时,总是先凝神静思,而后才执笔挥洒,万毫齐力。这与武术、气功讲究气沉丹田,而后心到、眼到、手到、脚到,一动则百动的要求是息息相通的。武术讲究虚实变化,运转自如,刚柔相济,快慢相兼,气势贯通,形神兼备,书法讲究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虚实相映,时断时连,笔断意连,气韵弥满,神采至上,两者可谓具有异曲同工之好妙。

书法艺术可以说具有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延年益寿的功能。不少书法家通过书法活动消除了疾病,恢复了健康。郭沫若的夫人于立群当年就是通过书法活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健身效果。1965年7月26日,毛泽东曾写信给于立群说:“你的字好,又借此休养脑筋,转移精力,增进健康,是一件好事。”在许多休息和疗养的场所,如卧室、宾馆、饭店、疗养院等,人们都喜欢悬挂一些非常优秀的书法作品,这些书法作品确实能够起到镇静安神、愉悦性情的神奇效果,确实能够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由此可见,书法创造和欣赏的确是一种值得提倡的高尚的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

艺术作品的社会价值总是在欣赏过程中,通过对欣赏者的作用实现的。作品的存在首先是因为鉴赏者的存在,群众的审美要求与鉴赏兴趣,是艺术创作的前提和根据。如果没有群众的鉴赏,作品产生社会作用的可能性就不能转化为现实性,作品的价值也就形存实亡。书法艺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对人们的感化作用,除了感化创作者以外,更重要的是对欣赏者的感化。在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欣赏者的水平越来越高,欣赏者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书法艺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所发挥的感化作用也越来越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审美需要的发展,书法艺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也一定会越来越突显自己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作用。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