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更起,著名杂项专家、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跟文物打了近40年交道的夏老如今却表示“搞不懂”现在的拍卖市场了。他直言,如今的“文物热”热得好似有些过头,混乱的拍卖市场需要淘汰,“全国剩十几家拍卖公司就够了。”
文物定名亟待统一
在调至故宫博物院保管部之前,夏更起一直在中国作家协会从事行政工作,虽然从小就爱收藏漂亮铅笔等小物件,但他从没想过以后会跟文物打交道。初到故宫,“半路出家”的他为了管好分配给自己的1.5万件文物,不断看书补充文物知识。边工作边学习的过程,不但令他越来越喜欢这些文物,在文物鉴定方面也更加入门。
“我入行后才知道,文物的讲究非常多,比如说文物怎么拿。”夏老随手一指眼前喝茶的茶杯,讲起其中的规矩。“拿文物讲的是‘有耳不能端、有脸不能提’。拿杯、碗等物件,食指和中指要放在里面,大拇指在外,三个手指一夹将物品拿起来,如果是大件的物品,另一只手还需要在下面托着。”回忆起刚到故宫因为摔了件三级文物而写检查的情景,他至今仍深感自责和惋惜。
给文物定名也是很有讲究的,但文物的定名情况一直比较混乱。“定名就是给文物起名,起的名字既要准确,又能让人一听就知道是怎样的一件文物。”夏更起表示,造成文物名称混乱的原因,是过去人们对文物知识了解较少。他以珐琅举例说,珐琅应该分为掐丝珐琅和画珐琅两类,但不少人又把掐丝珐琅称为嵌珐琅,他们认为器物上面的图饰是嵌上去的,但其实是烧上去的,还有些人只知道景泰蓝,却不知其正名正是掐丝珐琅。
夏更起认为,文物的准确名称应该含有三至四个要素,包括其质地、艺术加工方法、造型以及纹饰。“比如红雕漆牡丹花圆盘,简单三个要素就把文物基本状况说明白了。有拍卖公司的拍品名录上,一件拍品的名字长达二三十个字,磕磕绊绊念下来之后根本不知道是件什么东西。”他表示,把文物名称进行统一规定,令人一看到名称就知道文物大概的样子,也是对文物市场的一种规范。据了解,故宫已经在推进这项工作,给故宫上百件藏品进行编目定名。
“冷门”文物大有发展潜力
除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外,夏更起还有一个公认的身份——杂项专家。他也坦言,自己研究的漆器、琉璃、玻璃器等几个领域全是冷门。“其实,文物分类中并没有‘杂项’这一项,这个名称是原来的文物商店给起的,因为一些文物数量少,便于管理就被统称为杂项了。”
谈及这些冷门文物的收藏市场,夏更起表示,这几项文物过去很少有人收藏,其原因主要是市场上文物数量少,社会认知度低。
“这几类文物的工艺成本很高,而且降不下来,属于高档工艺品,只能有钱人来买。”他以珐琅为例进一步解释说,珐琅器是铜胎的,古代铜的造价已经很高,还要鎏金,再烧三遍,而且珐琅器的生产周期较长,只能少量生产。“除了宫廷制作外,珐琅器只在扬州、广州、北京几大城市的民间作坊有生产,它的产量连瓷器的千分之一都不到。官造的珐琅器大部分都在故宫里,只有大城市的文人可能收藏过一些。”
正因为此,漆器、珐琅等冷门文物在拍卖市场上并没有真正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如果有一件青花瓷器和一件掐丝珐琅,它们的出品时期相同、造型统一,同为官造、都是花卉纹饰,可能最终珐琅的市场价格仅为瓷器的1/4到1/3,但当年珐琅的制作成本要比瓷器高出好几倍。”夏更起表示,出现这种成本和价格的反差状况还是认知度的问题。“认识珐琅的可能只有几个人,但认识瓷器的有几千人,到了拍卖场上,几十人举牌和两三个人举牌的结果当然完全不同。”
与文物市场整体走向相同,近几年冷门文物的价格增长很快。新中国成立初期,不到10万元的明代宣德炉,现在的价格已在百万以上,珐琅器目前成交最高价达到3000多万元。夏更起相信,随着人们认知度的提高,文物的艺术价值会得到应有的体现,现在所谓的“冷门”文物是很有发展潜力的。
拍卖市场门槛应提高
对于如今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火爆,夏更起认为是财富积累和经济发展的结果。但拍卖市场从去年跨入亿元时代到不久前即有4亿元拍品出现,如此飞速的增长让夏更起直呼“想不通”,并表示这种异常火爆的现象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文物涨价应该与国家经济、GDP的增长成正比,但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远远没有文物市场快。”
他认为,眼下的全民文物热可以提高国人对文物的认识,利于文化传承,但由此产生的市场混乱、造假卖假等负面问题也很多。他曾向有关部门提出过提高拍卖公司门槛的建议。“目前全国有两三百家拍卖公司,仅北京就有70多家,正常拍卖的56家,但文物的数量是有限的,拍卖公司数量与文物数量完全不成比例。”根据他的想法,经过市场调节和优胜劣汰,北京有3家拍卖公司,全国有十几家拍卖公司就足够了。
此外,他表示,中国的收藏家也需要成长,也将经历淘汰。“现在所谓的收藏家更多的是格外注意文物价格,虽然也注意关注文物价值,但这种关注远没有到位。”他表示,“现在可能有几千人都在收藏,但随着收藏后的研究、交流,文物逐渐会集中到少数人手中,专业化的收藏家也将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