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批评家对话:诊脉中国当代艺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7-09 00:26:41 | 文章来源: 嘉德在线

年轻批评家的独立与合一

“第四代批评家”是近两年热议的名词,就在研讨会举办的同时,没能到场的鲁明军还在网上发表了一篇长文,对“第四代批评家”分析归类,并招来网友纷纷回帖。然而,由电影界而来的代系划分是否适用于艺术批评?年轻批评家究竟该如何定位?

陆 昂:当代艺术批评要在独立前提下形成合力。

艺术批评之所以能够对艺术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核心在于艺术批评的声音必须是系统的、传承的、形成整体力量的。因此批评家必须团结起来,聚集起来,不能各自为战;但是,这种团结是以思想和观点的独立性为前提的,不是相互串通,利益共谋,而是把各种观点聚集起来,让大家听到我们,看到我们,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系统的影响力。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艺术批评的传承性,批评的重要前提正在于它的独立思考精神,因此我们传承的是使命,不是观点本身。观点可以不同,也一定要不同,但是使命必须一致,必须相同,让艺术批评的独立思考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前赴后继,发扬光大。

杜曦云:“第四代”不等于共谋。

现在很多人觉得“第四代批评家”这一群人聚在一起,是不是要共谋来搞什么事情。但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是群体认识路上的合一性。近期,所谓“第四代批评家”的各位批评家之间,分歧比较明显,而且越来越大,我认为这是个好现象,“第四代”不等于共谋。

王春辰:对批评家不能符号化。

一次展览并不能说明一个批评家的学术全貌,更不可能根据这次展览提名的艺术家,就给每位批评家都贴上一个或“抽象”或“写实”的标签。对批评家的归类与判断不能是在一个事先定好的框架之内的。

吴 鸿:第四代批评家还在进行时。

所谓第四代,大多都还是年轻批评家,都还在进行时,因此不要定论。从特点上来说,年轻批评家具备一些共性,如大多数从本科到博士都学的是美术学专业,这种教育背景决定了这一代批评家对问题分析的方式、提出来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写作方式,都与年长的批评家不同。老一辈更多是依托于政治学和社会学背景,强调对时代的关注,坦言自己的兴趣点不在视觉本身,这与那个时代中国对于西方现代艺术的了解与研究存在缺失有关。相比之下,年轻批评家更强调对个案的关注。

何桂彦:多元时代,不要急于归类。

“第四代批评家”的概念,在年龄上说不准确,在学理上说,也不充分。西方是以学派,即批评方式来归类。

和前几代批评家相比,如今的年轻批评家学科背景不同,自身知识结构也不同,更重要的是,时代背景也不同。上世纪80年代活跃的批评家,带有很强的文化使命感,而当代年轻批评家面对的是艺术多元化的局面,所以对个案、微观的讨论会更充分一些。

事实上,我们在座的年轻批评家,参与艺术批评的时间最多不超过10年,应该说我们都还没有最终成形,因此现在归类为时过早。

段 君:看看每一代人都做了哪些事情。

回顾历史,90年代中期的提名展有对历史环境很强的回应性,如反对艺术走向市场的趋势,如传统批评方式的失效。我们如今面临的背景跟当时很像,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对于新的展览、新的面貌也都是有期待的。

因此,就像回顾老一辈我们会说他们做了哪些事情一样,在探讨新时代新的批评方式的时候,我们也要思考这一代的任务是什么,我们都做了哪些事情。像这次的批评家提名展就提出了几个关键词:理性、反思、自觉。

鲍 栋:团体如何避免平均主义?

每个批评家都有自己认同的价值,但将批评家结合到一起,很容易变成平均主义,抹杀尖锐性,被迫接纳一些本来不会接纳的东西。因此,能否考虑以提名展模式作为基本框架,最后形成小的主题,进行相对深入的论述,这样既保证了多元的价值观和视野,也能保证提名的活力。

盛 葳:专业性不能只停留在文字上。

关于批评家和专业策展人的身份界定是目前热议的话题,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在细节上,批评家必须向专业策展人发展。我们的学术脉络和观点,以及批评家与批评家之间的对比、碰撞,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上,而要在实际空间中得到呈现。这样的专业化,将有助于推进个案研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