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新时期中国雕塑:从学习西方到多元创造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10-28 23:53:34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美术周刊

文/孙振华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可以发现,中国雕塑的发展变化,反映出了社会发展变革的丰富表征;同时,改革开放所激发的思想能量和创造能量,又为中国雕塑的发展、变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1979年的 “星星画展”上,王克平的木雕《沉默》、《呼吸》、《万万岁》等作品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王克平以艺术的方式,表达了艺术家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他的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批判精神恰好是中国雕塑所长期忽略的。王克平大胆地引入了“荒诞”和“变形”的概念,这对后来雕塑艺术在形式上的创造也有着重要作用。

高等院校招生制度的改变,是中国雕塑格局的重新洗牌。新一代通过高考进入大学雕塑专业的学生,特别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一种努力思考、学习、探索的风气在校园形成。

上世纪80年代的雕塑创作呈现出了活跃的状态,从作品的整体面貌看,主要分为几个基本类型:

一是补课型:学习西方的古典雕塑的技巧、语言和表现方式,倾向于视觉审美。

二是形式探索型:这类人比较多,通过各种方式接受了西方现代雕塑的资讯,从事形式语言的探讨,强调雕塑的自身造型规律和语言,进行抽象、半抽象的实验或新材料的尝试。

三是民族风格型:这是一种自觉的文化选择,在中国引进了西方现代主义雕塑体系之后,一部分雕塑家在接受西方现代主义雕塑影响的同时,自觉将它们与中国传统的、民间的雕塑进行嫁接和融合,希望完成民族雕塑的现代转化。

四是观念型:在运用各种材料和造型手段的同时,寄寓了一定的社会、文化观念,具有比较明显的批判立场。

一批观念性和颠覆性比较强的雕塑作品,在“85新潮”时期的一些艺术社团和群落的活动中出现。例如“厦门达达”、“厦门五人展”、“上海首届青年美展”、“85新空间展”、“太原现代艺术展”、“观念21艺术展”等展览,参加展览的雕塑家,大多有学院教育的背景。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经济建设真正成为当代中国的主要方向。在艺术方面,上世纪80年代的群体性、精神性、理想性等特征开始被上世纪90年代的个体性、世俗性、商业性所取代。

在这个背景下,1992年左右中国雕塑发生了观念和文化上的重要转变。这种转变的标志性事件是1992年的“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这个展览起到了一种振聋发聩的作用,它唤起了雕塑界的问题意识和学术意识,改变了雕塑界长期以来在学术边缘徘徊的局面,理论家、批评家开始集中介入雕塑界的活动,自觉层面上的当代雕塑创作由此启动。

在此之后,各种当代雕塑展接踵而至。例如:1994年隋建国、展望、傅中望、张永见、姜杰的雕塑作品展;1995年李秀勤、陈妍音、姜杰三位女雕塑家的作品展;“95雕塑、装置提名展”;“1996年雕塑与当代文化——第四回文献展”等等。

中国雕塑的面貌在1992年以后开始大变,呈现出了一些与过去不同的基本特征。如果过去人们更多地从美的形式出发,把雕塑看作一种形式和个人风格样式的创造,到此时,雕塑的文化意识、观念的表达则成为更加关注的内容。雕塑家们更强调从艺术家个人的角度出发以表达艺术家的生存感受和人文关怀;他们从人们感性的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过去一些从不为人所关注的生活场景开始进入到雕塑的表现范围。雕塑家们以更加多样化的方式,体现出一种清醒、冷静的批判意识,表现出雕塑家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

在艺术上,他们开始尝试更多的可能性,借用各种表现手段,不拘一格,打破传统的门类壁垒,借鉴了建筑、绘画、表演等艺术元素,变得丰富多样。

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文化上的对外交流也越来越多,“走向世界”和“寻找中国”构成了中国当代雕塑的学术目标。

“走向世界” 就是走出国门,在国际平台上展示、推介中国的雕塑文化。如果说,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雕塑家对外交流还是以个人的身份,参加国际雕塑活动并进行对话的话,那么2000年以后,一个突出的变化是,中国当代雕塑家开始集体出发,在国外举办中国当代雕塑展。显然,这种集体行为,无论在规模和声势上都大大地超过了以往。同时这种交流还表现在雕塑通过画廊、拍卖的方式,进行国际交易,出现在国际艺术市场。

“走向世界”的另一端是“寻找中国”。这实际是非常合乎逻辑的。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反过来愈加强化了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发现差异、发现民族个性,成为许多国家自觉的文化选择。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例如,田世信、曾成钢、陈云岗、吴为山、蔡志松等人,他们从民族的精神和艺术形式中吸取雕塑创造的资源,面向当代进行创造,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2000年以后,一种新的雕塑模式崭露头角,一批在校或刚刚毕业的青年雕塑家开始创作一种来自虚拟的网络世界,与图像、影像、动漫和游戏有着密切关联的作品。这些作品不再强调雕塑的身份和门类的特殊性,而是和当代的图像世界融合在一起,改变了雕塑的基本特征:将雕塑趣味卡通化、将立体造型平面化、将凝固特征动画化……虚拟雕塑形象开始大量出现,很多人物是拼接、挪用、并置的,甚至是“关公战秦琼”似的恶搞。实际上,人的形象在雕塑中只是一种图像资源,古与今、中国与外国、时间和空间的界限,都可以在这里消弭……

雕塑在视觉上变得色彩斑斓。图像时代也就是吸引眼球的时代,色彩在这个时期的雕塑中变得十分重要。艳丽、光洁的外表和绚烂的色彩,成为这个时期雕塑的视觉特征之一。

这一种雕塑模式的出现,反映出年轻一代的视觉资源大量来自电视、电脑荧屏和广告。因此,这一时期雕塑中受卡通和动漫影响的痕迹非常严重,人物的比例、色彩、调侃谐谑的趣味,无不让人清楚地看到视觉时代主流媒介对雕塑的影响。

这批雕塑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有:陈文令的《幸福生活》、陈长伟的《十二生肖》、韩潞的《向左走,向右走》、张戈的《蹦蹦跳》、尹智欣的《舞蹈》、唐勇的《我与我的对话》、王冕的《西游新记》、刘佳的《人间戏剧系列》、罗振鸿的《人物系列》等。

总之,30年后,雕塑艺术变得开放、包容、多元、丰富,尽管还在发展中,但是它们所体现的充满活力,不断进取的精神正是当代中国的写照。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