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集团(UBS)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财富管理集团,不久前宣布将关闭银行的艺术投资部门。这个艺术投资部门作为UBS财富管理公司的一个分支机构,1998年在巴塞尔成立,十余年来,他们一直为那些渴望通过购买艺术品来投资或保值的客户提供建议,一直为瑞士和来参加Art Basel的顾客提供艺术市场的价格研究数据,他们还提供艺术品真伪鉴定和购买艺术品建议等服务。显然,UBS的这些业务是超范围的经营,应该是专业的艺术机构的作为,而银行的艺术投资部门如何以业余的身份从事专业的工作,如何在艺术的专业范围内从事银行专业内的事情,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问题。但不管怎样,多年来它的这一特殊的角色却是推动西方艺术品收藏和艺术品市场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其指标性又影响到整个业态。UBS曾经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过藏画展,其中就有一些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它直接告诉了我们一个秘密,原来这些作品被银行收购了,原来是银行在捧这些当代艺术家。
结果是,UBS在2008年损失金额达到了500亿美元,后来从投资人那里筹集了320亿美元,又裁去了11000名员工,才把损失减少到183亿美元。这是个不小的数目,用这个数目的钱可以捧红几十位艺术家,甚至可以捧红一个国家的艺术。毫无疑问,UBS关闭其艺术投资部门,也是继续减少亏损的一个重要步骤,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超范围的经营有可能危及到范围之内的利益。
与之相关的是,不久前香港艺术馆举办了名为“路易威登:创意情感”的艺术展,同样是一个模糊范围的经营,这个跨界的展览引起了一些香港本土艺术家的抗议,其核心问题是对于这个展览“是艺术展还是广告展”的质疑。如果是广告展,路易威登(LV)理应为这个展览投入其基本的经费预算,艺术馆甚至可以得到一笔收入来赞助其他的艺术展,或从事其他的公共艺术项目。可是,香港旅游文化部却为这个展览破费了6百万港币,这自然会引起艺术家和市民的不满,因为此前十余位艺术家的展览,政府津贴不足百万,两相对比则表现出了政府文化部门在公共性方面的问题,用纳税人的钱去迎合了少数人的口味——“代表资本家的品味”。
从UBS的商业与艺术的结合,到LV的艺术与商业的联盟,都反映这个社会中的艺术与商业的关系,银行可以通过商业来推动艺术,品牌也可以通过艺术来推动商业,在这个彼此的关系中,还有一些艺术家为奢侈品牌做设计和接受奢侈品牌的邀请而为其进行宣传品牌的创作,就好像电影、电视剧中植入广告一样。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天衣无缝是不可能的。好在商业上社会中人们已经见怪不怪,因为司空见惯的艺术与商业的结合已经麻木了人们的神经,但是,公共文化设施如果不能恪守其底线,用纳税人的钱,以艺术的方式做商业的游戏,则将有失艺术的尊严,违反了公众对于艺术的意愿。反之,像UBS那样,以金融的实力来表现一己的口味,从而影响到艺术的走向,同样是一种商业的游戏。因此,在今天的社会中,有必要提出如何避免或减少商业侵蚀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