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松《宇宙心印》
2009上海新水墨大展刚刚落幕,北京当代水墨联展即将拉开帷幕,热浪中再次引发热议——
2009新水墨大展刚刚在上海落幕,当代水墨联展即将在北京拉开帷幕。可以说新水墨风头正劲。而新水墨自上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曾在很长时间内被视为水墨画的异端。从世界闻名的绘画大师吴冠中、林风眠,到上世纪80年代撕去纸筋作画的台湾现代水墨鼻祖刘国松,再到今天将水墨画贯彻于装置、行为艺术的实验水墨艺术家,他们以属于当代的独特水墨语言颠覆原有的水墨画概念。新水墨到底应该作何评价?记者专访了现任《美术》杂志执行主编的美术博士尚辉。
颠覆性:将国画由“文言”变为“白话”
早在上世纪中叶,绘画大师林风眠、吴冠中不拘传统的新水墨作品就为画界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到了上世纪80年代西方,新水墨的探索就越走越远。且以在台湾被誉为现代水墨之父的台湾著名画家刘国松为例即可看到新水墨的颠覆性尝试。
据尚辉介绍,上世纪80年代早期刘国松在中国美术馆的新水墨个展就令中国绘画界大跌眼镜。他或以独制的国松纸,在绘画后撕去纸筋,形成山水肌理。或在貌似西方抽象派画作的水墨作品中,仅能看到色块的波动。他还曾以笔墨宣纸为媒材画以太阳、月球和地球为题的太空画,且首次采用喷雾法,把水性颜料喷在画面上,形成渐层或淡化效果。就这样,他创造性地在将纸筋法、裱贴、水拓、渍墨和喷浆等技巧应用于水墨画中。而纸筋法则是由中国古时的皴法演化而成,后被大家所乐道的著名的“抽筋剥皮皴”。而他本人则表示诸多对中国传统水墨的现代改造就是要达到将“文言文”变为“白话文”。发展至今,新水墨创作者甚至不再局限于笔墨作画,如去年获得宝马巴黎摄影大奖的姚璐,就用垃圾造出山水画的水墨景观,然后拍摄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