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一周观点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3-19 13:46:09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

    当下美术批评像“话痨”

    彭德在《创建图文互动的批评模式》(《批评家》2009年3月)一文中认为:有位画家用两个字评价当代美术批评:话痨。痨是肺病的旧称,症状是不停地咳嗽,咳出来的都是废气。用“话痨”这个说法形容美术批评,一针见血。尽管批评界一直在努力改造现成的批评模式,但成效不大,为什么?系统出现了故障。在批评、传媒、书刊、出版、教育这个连环套中,人们通常只能无奈地套用现成的模式。如果换一种新模式,将会引起写作习惯、编辑习惯、印刷与出版习惯的顽强抵制。话痨的形成有一些外在的原因,比如文人过剩和市场过热导致表达的竞争。中国的美术刊物上百种,有一些我们毕生都不会知道它们在发表什么意见。竞争造就了批评文本的两种倾向:一是追求深奥,一是追求博大。批评家对此都下过功夫。美术很直观,把它说得拐弯抹角却成了纯文字批评的本事,以致文章不长会被认为缺少学术分量。《庄子·骈拇》用多余的骈拇讽刺过这类现象。骈拇是大拇指旁边的第六个指头,而流行的批评文章往往长着60个指头。

    利益导致艺术批评“杂音”四起

    西沐在《当代美学转型与艺术批评》(《美术报》2009年3月14日)一文中认为:假话风气不断蔓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艺术批评的真实性与公平性缺失,而批评家惯于说假话皆是出于利益的考虑。市场化导致艺术品市场的利益失衡,批评家的利益实现不公平。于是,目前,很多批评家替艺术家大肆撰写吹捧、浮夸、赞誉之文章,企图通过包装艺术家,为其提升知名度、打造品牌效应来牟取金钱利益,而自身也变成了艺术家的广告宣传工具。有些批评家在研究分析中不能全面系统地去看问题,很容易抓住一点,不断去放大,甚至以全盘否定的论调,无限夸大艺术品市场的弊端,以谩骂而不是分析的方式揭露其中的所谓“黑幕”,将艺术置于不可救药之地,提不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谎言确实存在,但不是每一位艺术家、每一件作品都处在谎言共同体之中。在不同利益的驱使下,艺术批评进入了“杂音”时代,吹捧者有之,谩骂者有之,跟风趋时者有之,游戏帮闲者也有之,而这些言论的最终根源都是利益。

    越是优秀的艺术家越是开会少

    陈传席在《会议开出什么名堂》(《中国书画报》2009年第17期)一文中认为:文如山,会如海,而且越来越严重。文艺大会、研讨会,目的是为了促进文艺发展,多出好作品,多出好作家、好画家。结果呢,我研究了几十年,八大山人的画好,他一生没有召开过一次会,渐江、石涛、石溪的画好,他们也从来没有开过一次会。唐诗好,宋词好,元曲好,但当时也没有天天开会,发布新闻、研讨之类皆没有。伦勃朗、拉斐尔、梵·高、毕加索的画好,也不是年年月月开会才好的。曹雪芹写《红楼梦》,不要说参加有吃有喝的会议,就是有人给他饭吃,也不致饿到那个地步,儿子饿死了,他也悲伤而死,《红楼梦》没有写完。历史上没有一个时代是因为天天开会才出现优秀作品和优秀的作家、艺术家的。而且越是优秀的作家、艺术家越是开会少。这就和开会的初衷背道而驰了。我们开那么多会,又能开出什么名堂来呢?鄙人参加各类会议可谓多矣,总结一下,凡是为画家开研讨会的,很多专家发言,讲了几天,其实就是一句话:“画得好。”为写作家开研讨会的,发了几天言,也就是一句话:“写得好。”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