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叶曼专访:致力在海南那雅村打造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创造力社区”

叶曼专访:致力在海南那雅村打造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创造力社区”

时间: 2025-01-02 16:37:50 | 来源: 艺术中国

风土创新者齐聚那雅村©那雅·风土志

导言:

2024年12月21日,澄迈县永发镇那雅村迎来了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新篇章。在“冬至大如年 · 那雅小团圆”活动上,那雅村运营品牌“那雅·风土志”正式揭牌。这一重要时刻标志着那雅传统村落活化利用项目正式进入运营阶段,开启了古村落焕发新生的历程。

受方栈文化主理人芬雷的邀请,笔者于21日中午抵达海口机场。刚下飞机,海南温暖的阳光便驱散了旅途的疲惫。驱车沿高速公路向南,仅需约40分钟便到达那雅村。一路上,路旁的草木略显荒疏,槟榔林中随处可见支撑架。接机的舒先生是“那雅·风土志”的成员,据他介绍,9月初台风“摩羯”席卷了海口地区,这场台风被认为是近年来登陆我国风力最强的一次,许多大树和简易房屋都未能幸免。然而,那雅村的新木构建筑在风暴中表现出色,仅有一些表面结构受到轻微损伤,充分体现了其坚固性和抗风能力。

那雅村风景©朱锐


那雅客厅©陈颢

汽车行至那雅村村口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围栏内一群活泼的大白鹅,大鹅的叫声此起彼伏。路边田地里大片油亮的辣椒苗正茁壮成长,远处方绵不绝的树林勾勒出一派宁静的田园风光。换乘旅游车深入村中,那雅村的公共活动区的中心是一座古鱼塘。湖岸边几棵高大的椰树迎风而立,椰林后方是一片新改造的建筑群,包括会客厅、餐厅、民宿和办公区域等。其中,高大的会客厅尤为引人注目。它采用榫卯新木结构支撑,纤细的钢索穿插其间,半透明的阳光板和敞开的落地门设计,让建筑整体散发出亚热带建筑特有的通透与轻盈之美。

那雅村一隅©刘鹏飞


那雅村建筑施工©朱锐

漫步在村中,随处可见榕树、棕榈、芭蕉、苏铁、变叶木等热带植物,这些绿色生命点缀着房前屋后,仿佛置身于一个五彩斑斓的热带植物园。而村子的另一侧,则保留了海南传统民居的原貌。这些建筑最大的特色是由当地黝黑粗粝的火山岩垒砌而成,被称为“十柱屋”,因墙体两侧各有五根柱子而得名。

据主办方介绍,在传统“十柱屋”的改造中,“篆山营造”团队采用了模数化、装配式的“新木构”技术,将规整的木结构单元嵌入非规整的火山岩墙体中,完成了一次“骨骼植入术”。在基础改造方面,设计团队选择用人工进行巷道挖掘工作。这与‘外科手术’一般,先把电力、给水、排污等现代基础设施的管网埋入,但在最后缝合修复时,像‘植皮’一样,再将火山岩石铺回到巷道和广场上,让古村恢复古雅的面貌。

在那雅村的社创中心和风土客厅,正在展出由芬雷策划的“风土之栖——栖居在风土之上的生活展览”。展览分为“风土故事”和“文脉新生”两个单元,全面展示了那雅村的历史变迁与创新复兴。


那雅村风貌©陈颢

晚霞中的那雅村©朱锐

那雅村是一座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古村落,2016年被列入住建部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和现代经济的扩张,这座古村人口大量流失,逐渐空心化。为挽救这一文化遗产,在文脉集团的引领下,设计方篆山营造2022年开始规划设计,并于2023年8月正式在那雅村启动施工。  

风土之栖——栖居在风土之上的生活展览©忧忧

策展人芬雷为嘉宾讲解展览©那雅·风土志


“如何构建创造力社区”工作坊©那雅·风土志

与传统乡村建筑项目不同,“那雅·风土志”不仅关注建筑设计,更重视乡村社区的健康运营,致力于打造一个融合传统与现代、兼顾生态与人文的“创造力社区”。目前已邀请了篆山营造、大鱼营造、轻蔬生态厨房、介之工作室、蕨醒工作室、方栈文化等拥有国际化背景的创作者入驻。这些工作室在建筑设计、软装设计、社区运营、创意菜品开发、绿植美化及在地艺术策展等领域各具特色,共同为社区注入多元活力。

此外,主办方还积极邀请海南本地新兴生活方式创意品牌入驻,力求打造一个共荣共生的国际化创造力社区,使那雅村成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典范,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和可能性。

篆山营造创始人叶曼©那雅•风土志

12月22日,“那雅·风土志”项目负责人,“篆山营造”主持建筑师叶曼接受了笔者的专访。叶曼回忆道,她从小就对科学和艺术怀有浓厚的兴趣,最初的职业生涯从可降解材料研究起步。在德国一家外企工作期间,她深刻体会到西方现代工业严密理性的分工体系,但与此同时,日复一日的单调工作让她感到压抑。最终,她决定为自己的人生开启新的篇章,毅然辞去了外企的优渥职位,考入同济大学建筑系学习,并被保送至德国包豪斯大学攻读建筑与城市研究双硕士学位。在之后的工作中还参与过城市基建项目。

丰富的学习与职业实践经历使为她在城市与乡村建筑项目中提供了多维度的视角和独特的认知。在此次专访中,叶曼围绕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海南风土的挖掘与创新,以及创造力社区的构建,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

海南传统火山岩古村落的独特优势

艺术中国:当初您是怎么考虑在海南北部地区开展乡村建筑修缮改造工作?

叶曼: 因为我之前在基建公司的经历,让我练就了城市诊断的能力。从一个城市的规划,大概就能预判它未来的发展。

在2018年的时候,我给海南澄迈做了一个城市诊断:海南的国际旅游岛建设,要么突出人文,要么突出自然。自然方面,澄迈肯定拼不过三亚、万宁这些地方,但澄迈的人文很独特。我觉得海南的传统火山岩古村落带是海南的一个重大的人文旅游资源,应该好好保护和开发。几年后十分有幸,我们从“通德公祠”这个小点开始实践,直至七年后今天的“那雅·风土志”。


通德公祠©陈铭

艺术中国:通德公祠项目入选了2022 ArchDaily China 十佳建筑,这个项目有怎样的特点?

叶曼: 这个项目在龙吉古村,位于琼北火山岩古村带澄江迈岭的龙头上,村东南角的台地上的“通德堂”和“将兴公祠”为明清建筑,是用火山岩垒砌的,展现了琼北精湛的石雕、木雕、灰作等建筑工艺。最初我们想修旧如旧,但效果都差强如意。在有限的工期和预算内,难以买到合适的木材,做出一样的石雕,从而“修旧如初”。后来我们想到以“为老祠堂加冕”的理念,为“通德堂”“将兴公祠”两个祠堂遗址建造一个浅基础的遗址遮护的构筑物,将祠堂废墟变成了遗址展厅,保留了祠堂原始风貌和大榕树,新增的玻璃顶像大伞一样为遗址遮避雨水,78 根海南名木“坡垒”形成柱阵,由钢索拉结为一个柔性而稳定的张拉结构体系,可在海岛台风之中守护老祠堂的周全。整个建筑外观顶部是体现当地精细的玻璃顶,下面是沧桑古老的火山岩老建筑遗址。这仿佛是海南当代文化的写照——从古朴到现代化的穿越与碰撞。我们认为这个项目是对海南本岛“文脉延续与创新”的一次反思与实验。

火山岩垒砌的砖墙©那雅·风土志

艺术中国:您在项目中是如何利用火山岩的独特价值?

叶曼: 说到火山岩,这里的地质构成非常特别,琼北地区是火山喷发带,从海口到澄迈再到临高和儋州,都是火山岩的岩浆区。这片地区富含硒元素,比广西巴马的长寿乡富硒含量更高、更稳定。这也是这里人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地的水质很好,所以农田也特别肥沃,比如桥头地瓜和附近生产的蔬菜,品质都非常高。

但这里确实缺乏包装和品牌运营。火山岩本身有很多好处,首先它的矿物质赋予了它药用性和实用性。其次,它作为建筑材料,物理性能非常好。比如它能吸湿,一面火山岩墙体相当于八台除湿机。这种材料让建筑内部在夏天保持清凉干爽,住起来非常舒适,是气候适应的选择。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火山岩的美感。不同的喷发温度会形成不同的颜色,有的地方是红色的,有的是黑色的,还有灰色的。它的表面肌理也各不相同,有的多孔,有的平整。我觉得火山岩有很多“表情”,能够营造出沧桑的“动感”。

在乡村工作遇到的挑战与机遇

艺术中国:您在海南乡村建设中遇到过哪些挑战?

叶曼: 我们的第一个古村改造项目没有成功。当时初次来到这里开展项目时,我们以为这是一个无人居住的空心村。然而,当施工队一进场,村民立刻出现,开始提出各种要求。甚至只是动了一棵草,就需要赔偿3000块。随后,我们召开了多次村民大会,与村民商讨签约事宜。尽管成功与一半的村民签署了合同,但另一半村民始终未达成一致。而已经签约的村民又反悔,提出要涨租金。这一系列反复的沟通和谈判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其中的复杂性与矛盾。


那雅拜公©朱锐


祖屋拜公©朱锐

绝大多数村民已经搬到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的镇上居住,但他们的村子仍然存在,那是他们的祖宗之地。村民普遍认为,如果子孙动用祖宗的土地,会被视为不孝。因此,这种深厚的土地情感让海南地区的许多土地政策难以施行。尽管村民平时不住在村里,但他们的老宅子依然不能被随意改动,红白喜事等重要活动仍需回村举办。

此外,这里的村子普遍都有祠堂和祖屋,这些地方是绝对不可触碰的。家庙和祠堂对于村民来说具有重要的精神和文化意义,是维系传统农村结构的核心所在。他们非常重视祭祖,每到祭祖时,村民们都会从各地回到村里。


那雅村风貌©陈颢

艺术中国:你们最初来到那雅村这里是怎样的状态?那雅村的村民对于你们项目实施是怎样的态度?

叶曼: 原来那雅村就是一片破败的空心古村落,里面有很多不和谐的搭建。村前鱼塘也长满了草,又用花岗岩栏杆围起来,几乎看不到水面,我们把它清理出来,打开了整村的第一立面,恢复了“林巷井塘田”的理水格局。又按照“前榕后布中枇杷”的景观格局恢复了村里的绿植系统。从而把整村的风水“修旧如初”。

我们刚来的时候,村里人对我们的眼神比较警惕,我们施工阶段也几乎天天报警,村民抵触情绪比较大,因为这边农村里的地块划分很精细,你把别人的一堵墙不小心砌到了另一户的地界里,他就会过来把墙拆掉,他们分得很清楚。我们刚来哪知道地上有隐形的红线,所以后来我们对这些隐形红线都校对了好久。这边有些植物是有功用的,我们以为是草就拔掉了,我们就会面临赔偿。村子里面有很多隐性不明的东西,也是让我们在摩擦中深度地体验了解了这里的风土人情。

后来什么时候变好了呢?就是建好了6栋火山岩新民居。大家一看品质这么好,用材这么扎实,这6家人就变得很高兴。我们只是这些房子的运营者,产权还属于他们,相当于我们帮他们把闲置资产打理成了优质资产。且运营会给他们保底租金外加分红。村里老人觉得可以留给孙子一套这么好的宅子。他们感到很自豪,纷纷在自家宅子前面集体合影!

那雅村民©朱锐

几年下来,我深刻感觉海南的村民是很淳朴的,他们看着我们也很踏实地做事情,对我们都很友善,目前我们相处得很融洽。有一次跟村里的老奶奶聊天,老奶奶的第一句话就问:“你爱人是我们村的吗?”

古村落转型升级为未来社区

艺术中国:您如何考虑在那雅这边社区中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方面?

叶曼: 我做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市研究很多年,我觉得在探讨可持续的时候,有三种关系需要回应:第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是人与人的关系;第三是我们和过去以及未来的关系。

整个农业社会里,人和自然的关系很近,比如中国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物产丰富。这和农耕文明极其发达有关。但是工业文明出现后,城市发展让人与自然被割裂了。虽然我们现在也在城市里造口袋公园,但毕竟生境是不连续的。城市的过度集中使得它就像一个“抽水机”,把周围的资源都吸到里面,周边的地区变成了供给者。这造成了交通问题、病菌传播问题、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等不容易避免的问题。


那雅村农田©朱锐

中国5000年来一直是个农业社会,它的稳定繁荣是有道理的。我觉得它完全可以进入到一种更高效的有机生态化的管理。未来的社区,我希望它能够回到自循环的状态,像单元化生态缸一样,可以自给自足。以前的中国农村就是“自循环的系统”。比如侗族的农业就是自给自足,资源就地取材,生产的物资刚好够用。侗族人用鸡蛋清做侗布,树林用来建寨子,在稻田里养鱼,形成人与自然的协同循环系统,我觉得这种智慧的栖居模式是可以被重建的。

城市和乡村都在呼唤一种新的形态,现在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已经很发达了,未来的社区完全可以让我们做到老子《道德经》讲的:“小国寡民,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微循环状态。大家可以分散居住,但在云端亲密交流。

轻蔬生态厨房主理人阿军©那雅·风土志

轻蔬生态厨房主理人阿军设计的火山宴系列菜肴©那雅·风土志

轻蔬生态厨房的主理人阿军老师说80亩足够我们整个村的自运营。他可以用本地的80亩农田,通过人力的加持,达到一个生态有机的标准,并通过卓越的厨艺,让食材卖到一个比较好的价格。这里面就算种地的人工成本比较高,但是最终变成的产品的附加价值更优,可以覆盖这个成本。

传统村落的转型,让我们觉得创意型社区在里面的加持很重要。从封闭的第一产业为主的田园配套,升级为第三产业加持的开放平等的年轻人社区。当这种社区越来越多,就会有更多的耕地和田园得到悉心呵护,城市压力也会变小。

未来社区应该既有乡村的温情,又有城市的文明

艺术中国:项目推进中,您从设计转向运营的原因是什么?

叶曼: 我们在海南这边之所以下场做运营,也是因为建设很难达到我们想要的状态。最开始我们只做设计建设,但发现我们的通德公祠的运营差强人意,几乎是抛荒的状态。我就觉得只做设计建设是不够的,就像生了个孩子给别人,结果没有被好好照顾就死了,这种不可持续,对我们有限的生命来说,是一种浪费。

所以我被迫开始尝试做运营。虽然我们并没有运营的经验,但后来发现,在德国的那段求学经历对我们影响很大。当时我们在德国做城市研究,了解到德国的开发商很多都是强运营模式。他们会把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体系。“斡旋”就是其中的重要方法学,每个人的意见都会被听到,每个人都会被看到。在专业的方法学引领下,大家共同激活土地的兼职。

那雅村公共空间©那雅·风土志

艺术中国:在人与人关系方面,未来社区的构建有哪些考量?

叶曼: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农村是熟人社会,而城市是匿名社会。未来社区应该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既有乡村的温情,又有城市的文明。我觉得城市里的温度比较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没有那么紧密,所以会有大鱼营造这样的组织。这种组织在内敛的东方亚洲很重要,它能够帮助大家破冰。欧洲发达地区这个问题会有所缓解,比如在伦敦、巴黎,你不需要特别去营造社区氛围,他们就很自然地有礼拜堂、社区图书馆、美术馆等公众文化生活。中国现在提倡“人民城市”,提倡社区建设。我觉得从社区食堂、社区图书馆这样的基础型公共空间开始是有益的。

“如何构建创造力社区”工作坊©刘鹏飞

公共空间只是一个表象,它是社区的聚集场所,但真正的核心在于人群本身。在城市里你是没办法选择邻居的,但未来的社区应该可以选择邻居。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我们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本来就是朋友,再成为邻居,关系会升温很快。这种“择邻而居”的生活状态是非常美好的。所以未来的社区,人们是主动聚集在一起,而不是被动地被分配到一起。

人与人之间应该通过科学的工具和方法破冰,让大家彼此了解,建立长期的互信机制。这样,社区的关系才会更加温暖文明、长久稳固。

艺术中国:当下很多人提倡在地方建设和运营要在地化,您这边的运营成员大部分来自您熟悉的知名品牌团队,这出于怎样的考虑?

叶曼: 在大城市专业化分工是很细致的,但在地方上运营不能只做一部分,因为这里没有任何产业支撑你。我们前期花了很多时间在本地招商,希望找到一些在地化的运营伙伴,但海南本地商家会觉得你不在市区,不在人口流动密集处,就会显得比较为难。后来我们只有硬着头皮自己干吧。

身边的战友,跟我们合作的伙伴的品牌都很成熟,比如大鱼营造、轻蔬料理、方志小说等,他们在各自领域都很有经验,所以我们的“可持续理念”、“城乡互通”、“未来社区”等一拍即合。我们这些理念互通的朋友能力都很有能力和自信,就像“开山”的人。他们觉得到乡村里做事没问题。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比如轻蔬料理的老师,他觉得那雅古村特别好,交通方便,火山田野营养又漂亮。我们在那雅的基础建设也很成熟,建筑精美巧妙,他的团队一来就能很快上手。

冬至团圆节大家一起包甜薯囵©那雅·风土志

保洁工作人员©那雅·风土志

艺术中国:在乡村的社区营造中,外来者与本地人的融合往往比较困难,那么你们在那雅村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叶曼: 在乡村做社区营造会比在城市里困难得多。乡村人口构成更为复杂,语言、思维和文化背景都有很大差异。目前我们是通过我们的实际运营来加强在地融合,同时也解决了一部分当地的职业教育和就业问题。

比如我们这边的员工餐,就通过招募本地的年轻人来解决。我们教他们如何清洗专业厨具,怎么做员工餐。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工作,融合得很好,进步也特别快。还有负责保洁的黄艳芬大姐,她有五个孩子,现在她的孩子也跟着我们团队一起在村里活动。她自己也很有主人翁意识,成了我们和村民之间的桥梁。

我们还计划通过职业教育给村里的妇女和孩子提供技能培训,比如厨艺、陶艺等。这样,他们能学会一技之长,农闲的时候还能参与到村庄的发展运营中。比如,我们会开一个“风土循环店”,收集城市里多余的衣服、文具和书籍,寄到村里供人认领。村民们拿到这些东西会很高兴,很多村民比我们想象的更缺少物资。

很多村里的女孩子们不上学,她们对未来也缺乏信心和希望。我们渴望通过这些职业技能的传递,让孩子们从小在有希望的环境里成长,比如看到酷的房子、听到有趣的音乐,打开他们五彩斑斓的人生。

艺术中国:您讲过当下你们工程行业,有些人才的浪费现象,那么您如何看待乡村振兴中人才的引入与作用?

叶曼: 乡村振兴的本质是什么?其实就是“人本回归”。你会发现,有些地方是高密度的人才聚集区,而有些地方风土人情条件很好,但人才密度却很稀疏。如果能够把地方的魅力展现出来,点亮地方精神,就可以吸引很多优秀的人才来到这里栖居和游创。

我们是建设者,致力于帮助地方点亮精神。“风土志”品牌就是要释放地方的魅力,展现地方的价值主张和生活态度。让更多的人关注地方,让对的人来到这里。很多人在城市里觉得太卷,到了这里却有机会绽放才华,把个人的命运与地方的发展紧紧相连,人生因此变得更有价值。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是一片“新故乡”!

那雅村风貌©朱锐

艺术中国:您认为传统村落转变为未来社区的核心是什么?

叶曼: 拿福建省住建厅老厅长王胜熙老师的话说,传统村落的核心是“育人,树人,留人”。首先是身体健康,比如优质的食材和自然的环境;其次是心理健康,有纯真的大自然,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最后是灵魂的健康,通过这片土地获得灵感,让每个人潜藏的创造力,如泉水般涌出,实现“人本回归,人村互养”。

(受访人:叶曼 采访人:刘鹏飞 资料提供:余平)

叶曼

在同济大学材料学院高分子专业本科的学习中,研究可降解材料测试标准,初步接触了可持续发展观念。20岁时独自遍访《梁思成全集》所列古建筑,深感中国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与诗意,深为中国传统营造技艺所折服。研究生转专业考入同济大学建筑系,后获得德国政府奖学金,保送至德国包豪斯大学,攻读建筑与城市研究双硕士学位。毕业后进入戴复东院士工作室“同济大学高新技术研究所”工作。任“同济绿色建筑学会”秘书长近十年,多次赴英美、北欧等地与国际机构合作,考察学习绿色建筑相关标准。2015年,初步尝试独立建筑创作。首个作品“前童木构”参加第十五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2019年,创立“篆山营造”,专注探索可持续建构的极致表现。

相关文章

叶曼专访:致力在海南那雅村打造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创造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