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对话建筑师姚银萍:建筑设计创新,助力产业振兴、乡村振兴

对话建筑师姚银萍:建筑设计创新,助力产业振兴、乡村振兴

时间: 2024-07-01 16:47:33 | 来源: 艺术中国
快讯 >


姚银萍,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学本科、工程管理硕士学历背景,就职于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在中国建筑行业从事一线设计工作13年的优秀青年建筑师,目前已经建成有大型工业园区、博物馆、居住区等作品,并且在产业振兴、乡村振兴方面有较多的实践。姚银萍以其独特的设计哲学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成为备受瞩目的建筑设计师之一。近日,我们对姚银萍进行了一次采访。

问:近年来您设计了很多项目,可否简单介绍一下?

姚银萍(以下简称“”)过去这些年,由于中国城市建设进程比较迅速,项目的密集度比较高,已经有许多建成投入使用的项目。我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浙江省,项目类型有工业园区、博物馆、居住区等。像浙江台州循环经济区的东部新区第二中小企业园、天台县集体经济薄弱村物业园、湖州太湖之滨农耕文化园等这些些大型的园区都已经建成投入使用。

太湖之滨农耕文化园,2018年竣工,建成实景

问:您的作品中有很多大型工业园区助力产业振兴,您在设计过程中会运用哪些理念?

在我们的工业园区设计中,一直倡导绿色工业园区的设计理念。希望园区从建设开始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内,都是可持续建筑。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能源枯竭的问题迫在眉睫,而每年全球的工程建设和运营就要产出占总排放33%的温室气体。可持续设计策略在未来需要普及所有的建筑工程项目中。我们运用了海绵城市、太阳能光伏技术、建筑体型系数的控制、装配式技术、节能门窗、环保材料运用等等许多绿色建筑的措施,达到绿色工业园园区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运用的许多绿色建筑措施是基于我们研究课题的成果、专利。

同时,我们在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中,引进场地标准化、厂房数字化、消防智能化、仓储立体化、运输无尘化、能耗低碳化、用水循环化、园区公园化、建筑城市化、生活社区化“十化”的设计理念,同时结合生态、生活、生产“三场景”融合的理念,因地制宜打造“十化三场景”工业示范社区。

工业园区的设计不仅注重美学,还强调了功能性和可持续性,旨在创造一个灵活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鼓励创意人才的合作与交流。这些园区在投入使用后,对当地的经济、就业、生态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些政府网站也对项目进行了正面的报道。

天台县集体经济薄弱村物业园,2021年竣工,建成实景

问:刚才您提到把研究成果运用到项目中,可否谈一谈这方面的实践?

建筑是一门融合艺术与科技、承载文化与社会责任的综合性学科。我所在的公司是一个设计研究院,与很多纯粹的设计公司不同的是,我们每年都会去做一定量的课题与研究。一部分研究很多是基于我们在项目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挑战,也有一些前瞻性的研究作为我们行业内的探索与尝试。有些研究成果,已经在项目中有了较广泛地运用。比如说我申请的装配式门窗、新型折叠展开雨棚、新型外墙墙面涂料构造、一种地下室沉降缝复合止水带等专利,已经在项目中有了实际运用,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问:可否介绍一下您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

目前在做的一个课题是现代智慧园区技术在工业园项目中的应用。智慧园区是通过综合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移动通信和感知定位等各种信息技术,使园区具备全面感知、互联互通、协同创新和普适服务等智慧能力,以信息为先导,整合、引导和分配工作管理的各类资源,使工作从定性变为定量、柔性变为刚性、封闭变为开放、静态变为动态、单一变为综合,从而改变以往工作存在处置滞后的现象,形成一个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良性管理机制。以满足工业园区高效治理、企业发展、产业聚集、经济活跃、绿色低碳、增值配套等需求。智慧园区能够为工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并形成差异化、品牌化竞争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环境,从而达到提升管理效率、节省管理成本的目的。

问:您如何看待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答:建筑设计是否成功,不仅仅是满足使用者的功能需求,更多地是对项目所在的社区、城市是否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比如是否带动就业、是否给城市提供了多样性的开放空间、是否在传承了传统文化等等。建筑师需要用创新的手段去解决项目中遇到的各种挑战。

这些年,我在产业振兴、乡村振兴方面有较多的实践。像天台县薄弱村物业园是2021年竣工,属于产业振兴的项目,189个村集资建设。天台县全县189个村集体原本增收渠道窄,底子薄,所以合资建设这个经济薄弱村物业园,着力打造共同富裕建设样板。运营的模式是只租不售,每年的租金作为分红给村里。这块地的周边已经存在很多新建成的多层工业园区,并且也处于出租的状态。薄弱村这块地的高容积率决定了它必然是一个高层厂房的工业园区。如果它在园区交通、园区品质等方面不能有所突破的话,不具有竞争优势。我们考虑了当地制造业的特点,创造了一套快捷高效安全垂直交通体系,在高层厂房在两端布置了8吨的汽车电梯,小型货车可以直接开进汽车电梯进入厂房,到达目标层后,通过中间的汽车通道装卸,然后通过另外一端的汽车电梯出去。这样的垂直交通体系把原本劣势变成了优势,得到了大范围的认可。这个工业园区成了当地最欢迎的园区之一,每年的租金收入能够很好地补贴给各个村集体。

太湖之滨农耕文化园,2018年竣工,建成实景

问:您的作品,太湖之滨农耕文化园非常具有传统特色,是个成功的乡村振兴项目。每年除了吸引大量游客,还有许多学生、老师会到这个园区做研学活动,谈谈这个项目的情况。

答:乡村建设既要政府主导,又要引入社会力量。太湖之滨农耕文化园是长兴顾渚村的村民主要发起,政府帮扶,我们设计赋能,最后成功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太湖之滨农耕文化园项目中,业主是一位太湖流域农耕文化的收藏家,其藏品有上万件,内容覆盖了太湖流域农耕文化的各个方面。这些藏品种类齐全、数量巨大,具有很高的历史人文价值。在项目投资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希望文化园建筑能够体现太湖流域传统的木结构建筑特征,但是使用大量木材的传统建筑会提高建造成本。所以业主要求我们要用现代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去呈现传统韵味,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我们为了解决建造成本的控制、传统建筑形式的传承等多种需求,研发创新了混凝土结构与传统屋檐、木构件相结合的节点形式。幸运得是,项目建成效果非常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园区给当地村民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售卖传统手艺品。同时,每年有大量的游客、学生、老师前往农耕园研学、游览,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姚银萍以其可持续建筑的设计理念,展现了建筑师在社会中的独特责任。通过她的项目,我们看到了建筑师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创新的技术手段,使得项目在就业、生态、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寻求新的平衡点。她在现代智慧园区课题中研究为我们探索了未来智慧城市可能的方向。姚银萍在建筑领域的贡献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创新,更是对社会问题的积极解答。期待她未来更多的设计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作者:王一航,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对话姚银萍:建筑设计创新,助力产业振兴、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