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有图无真相”——视觉重构下的图像多义性

“有图无真相”——视觉重构下的图像多义性

时间: 2024-08-03 14:48:03 | 来源: 艺术中国
快讯 >

著名学者戴锦华曾提出“有图无真相”的观点,指出随着数码技术的进步,图像的真实性变得越来越难以确保,数码图像可以轻易经过修改、编辑和重组,这种特性可能导致混淆事实,甚至创造出完全虚构的情境。刘诗园的最新个展“回文窃语”可被视为对这一观点的深刻探讨和呈现,该展于2024年7月5日至10月7日在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拉开帷幕。“如果万物皆可被编辑,你会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作为展览前言首句,该疑问将人的态度与观点置于首要考虑地位。当它与展览的数码摄影与影像媒介属性并置讨论时,提炼出的问题则可以变成,“面对数字时代的图像重构能力,我们如何重新理解和诠释现实?”

《刘诗园:回文窃语》展览现场©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

展览中的系列作品《A Shaking We》回应了这个问题,通过对个人记忆的重构,挑战了观众对传统叙事的预期。在“新摄影”的语境下,艺术家意图进行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的视觉输出,画面内容似乎指涉生产与劳动、工业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冲突等的主题,结果却是,作品的立足点在于纯粹的形式化和概念化,而作品本身是由互联网上搜集而来的图像制造的某种氛围与概念的载体——这一结论在令人沮丧的同时,象征了经由编辑的数码图像本身可拓展的多义性之广阔,于观者而言,则代表了一场因意义关联失败而引发的观念撼动:

“图像指代的真相并不唯一,而你的所见,不一定是你的所得”。

A Shaking We No.1,2018© 刘诗园,图片由艺术家和空白空间提供

A Shaking We No.2,2018© 刘诗园,图片由艺术家和空白空间提供

A Shaking We No.4,2018© 刘诗园,图片由艺术家和空白空间提供

整个展览反复重申着这一观点。当“所见即所得”的逻辑失灵,人们往往会寄希望于感官反馈塑造的直觉体验——很可惜,这同样不奏效。创作于2012年的作品《与摄影的对话》位于展览入口处,在毫无背景信息的前提下,很容易被“想当然”地视作展览视觉风格的宣告,或是艺术家本身美学偏好的呈现。然而,这面洋溢着蜷川实花风格的花墙,图案源自艺术家在Google上用英文搜索“俗气的花”“讨厌的花”“恶心的花”得到的图片结果,调侃了网络中关于“美”的既有印象。而展览内部再未出现夸张、写意和绚烂的图景,而是处处悬挂、摆放着严肃、结构化的微缩像素与静帧图像——三只置于花墙上的黑框,作为唯一与展览主体呼应的形式,似乎象征着艺术家的真正意图。但这句掷地有声的戏讽,在遭遇观众的二度观看时才能凸显出来。

与摄影的对话,2012© 刘诗园,图片由艺术家和空白空间提供

图像不再拥有信息传递或意蕴表达的职能,转而变成了塑造现实和观念的强大手段。刘诗园的作品刻意拉宽了图像与之间的鸿沟,她利用图像颇具迷惑性和误导性的表象,刻意强调了它对人类真实认知的扭曲,然而在系列作品《几乎像螺纹钢》中,图像又以反映人内心倾向的姿态出现——在选取图片时,艺术家如同与使用约会软件般划一张又一张摄影作品,最终几乎无缘由地相中来自同一位摄影师创作的图像。

几乎像螺纹钢No.3,2018 © 刘诗园,图片由艺术家和谭雅·博纳达画廊提供

几乎像螺纹钢No.4,2018© 刘诗园,图片由艺术家和谭雅·博纳达画廊提供

几乎像螺纹钢No.7,2018© 刘诗园,图片由艺术家和谭雅·博纳达画廊提供

这种惊人的巧合,象征了图像是怎样与人的认知紧密缠绕在一起。当它与“编辑”这一具有强烈主观能动性的动作结合起来时,依旧能反映出一定程度的真实。与其说“有图无真相”,不如说这个时代的人们应当更深刻地意识到图像的多义性,即图像不仅可能在表象上具有迷惑性,还会通过与人类认知的深层次互动,对人类理解和观念产生影响。藉由展览中丰富图像建立起的复杂场域,人们可以探索属于这一媒介更多的可能。



“有图无真相”:视觉重构下的图像多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