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当我逝去之时,我会含笑像烟火一样迸裂开来,留给人世间最后的美丽与辉煌。

——彦涵

 

2016年7月23日,适逢彦涵诞辰100周年,“永远的战士”彦涵回顾展在中国美术馆圆厅拉开帷幕。展览经过精心筛选,呈现了彦涵三分之一的代表性作品,凝视这些作品与照片,似乎像翻开了一部大书,时光倒流,向我们娓娓道来——

彦涵1916年出生于江苏连云港农村,他少年时寄居于上海舅父家中,天资聪颖的他19岁进入杭州艺术预科,友人陈佛生在给他的信中写道:“你不要画风花雪月,要画沧海桑田。”

抗战爆发后,民族危亡,彦涵的内心愈加受到革命的召唤,在杭州艺专向内地撤退的途中,彦涵决然放弃了留学法国的念头,经过千辛万苦,徒步十一天,到达延安。延安条件虽然艰苦,但却点燃了彦涵艺术为大众的激情。鲁艺木刻训练班毕业之后,彦涵就跟随木刻工作团来到太行山,这4年正是抗战最艰苦的四年,组织需要他去哪里,他就去往哪里,他把木刻作为武器,向敌人发起了猛烈攻击。身边不断有战友牺牲,战争的惨烈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1943年,彦涵回到延安,但仍牵挂前线的战事,在这种情况下,他创作了《不让敌人抢走粮食》、《当敌人搜山的时候》等闻名于世的作品。

《当敌人搜山的时候》描绘了战斗到最后一人的八路军战士仍顽强作战的一幕,画面采取了金字塔式的构图,金字塔尖是一位正聚精会神向敌人射击的战士,主体则是四位在下面做支撑的群众,他们肩扛手托,构成了战士稳定而坚实的基座,而旁边一位民兵则正向上攀登,将即刻加入战斗。这幅作品虽然尺幅不大,却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对抗外敌侵略的决心坚不可摧。而方寸之间,刻画如此众多人物,安排如此巧妙,气氛如此强烈,显示出彦涵极高的艺术创作水平。

1945年4月19日,美国《生活》杂志在显要位置刊登了这幅作品,不仅成为当时向世界各国传播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第一手材料,也因成功记录了人类反法西斯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而载入史册。

此时的彦涵没有把自己当作艺术家,而是一名以木刻为武器,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摇旗呐喊的战士,他一手拿枪,一手拿刻刀,在频繁上演生死的舞台中穿行,彦涵的版画为中国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要贡献,同时也留下了一幅幅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的经典。

革命胜利后,彦涵继续用艺术表现新生的共和国的美好愿景,国家建设、抗美援朝……时代主题在他的作品中蓬勃再现,即便在沧桑岁月,也未曾放弃过对光明与理想的坚持。改革开放之后,彦涵依然没有放下刻刀,他不断探索新的艺术语言,讴歌时代,创造出激动人心的画卷。彦涵曾说“标新立异,无所畏惧”,在2000年之后的作品,大胆前卫,直逼西方现代艺术精髓,这些作品颜色鲜艳,棱角分明,充满了未知而神秘的力量。如果说彦涵的主题性木刻版画是在限制中表现出自由,这些绘画作品则脱掉了现实的枷锁,自由翱翔于艺术的天际,远超同时代众多艺术家。

彦涵愈到老年,愈将自己的回忆刻画为一幅幅感情至深的作品,艺术的激情在血管内汹涌奔流,不能自已。即使双目失明,依然凭感觉在纸上与空中涂画着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一辈子生活简朴,解放后常年在只有9平米的画室里作画,当美国记者问他时,他则说“我有两个画室,一个有9平米,另一个则有960万平方公里。”临终前,他说:“我一生没有做过对不起人民的事……”

值此彦涵先生诞辰百年,前来中国美术馆纪念他的人们络绎不绝;面对这些珍贵的作品、书迹及遗物,每个人都感受到彦涵先生的赤诚与执着,他永远保持着一名战士的热情,像一团星火,向往着自由与真理,燃烧自己却照亮了整个时代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