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艺术家对《中国神化》的评论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7-09-06 15:03:15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现实的神话

赵树林

  绘画的危机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已经开始行为艺术创作的舒勇,他心中,或者说每一个艺术家心中都有绘画的情结。谁走上艺术这条路不是从学画画开始的呢?舒勇在刚接触美术的时候,很迷恋于绘画的具象能力,或者是它的形象性,在刚接触当代艺术的时候他喜欢绘画的表现主义能力,或单纯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美感。舒勇最近创作的《中国神话》系列,一方面说明舒勇在试图通过作品消解“当代艺术圈”对他的误会;另一方面,也正是用这种方式显示自己的传统艺术家气质。他把自己的创作变成调侃对象。

  在《中国神话》系列里,舒勇选择了那些广为大众知晓的传统神话形象与“泡泡”组合。猪八戒、鲤鱼跳龙门、八仙过海、五谷丰登等东方神话传说被置放在一片“泡泡”的世界里,如梦似幻。“泡泡”在这些场景里取代了以往的云雾缭绕,使得那些神话形象以一种更为绚烂和虚无的方式出现。“泡泡”里带着各种形象所有的渴望与梦境,清晰地浮现在画面上,并放大和进入到我们的文化经验中。这些梦境承载着那些神话形象背后的缔造者们的美好愿望,谁创造了这些形象?不言而喻,是整个社会,而且还继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给这些神话形象添加新的意义。舒勇在画中用结实的陶瓷感来表现那些神话形象,与缥缈的“泡泡”形成鲜明的对比。社会是现实的,厚重的。这个社会要求的东西太多,“泡泡”不断地滋生、承载,然而“泡泡”终究还是会毁灭,身上背负的整个社会的希望也随之破灭,而所谓的“神话”也不可能实现,神话终究是神话而已。中国神话,这样一个宏大的题目,但是舒勇却用他自有的戏谑方式,巧妙地转换了这种沉重,在有限的画面里将这个命题发挥得淋漓尽致。中国神话可以是过去现在还有未来,但是神话中的形象本体却没有变化。代表了过去现在未来的人们,他们试图用层层云雾将自己升腾。但如果发现这些云雾只是虚幻的“泡泡”,那又该是一种怎样的情形?舒勇看到了神话背后的不可能性,也看到了整个社会的欲望。舒勇用他的“泡泡”,又一次给观者灌输着他的智慧,有点隔岸观火的恶作剧,告诫着社会欲望的虚幻性。舒勇的“泡泡”没有故作高深,它们用一种近乎浅显的语言讲述着最基本的大道理,而这些道理却是现在社会所丧失掉的。

  《中国神话》系列,是舒勇先通过场景的布置然后抓拍,再根据照片绘制的。因此,作品的观念意义远远凌驾于作品运用技法的绘制意义之上。它还是延续舒勇一贯的风格,社会给予他启迪的,他给予社会一个启迪。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专稿] 环碧堂画廊—Chinablue in Berlin
· [专稿] 四合苑画廊—《盆景》
· [专稿] 苏麦杰展览
· [专稿] 酱艺术中心展讯
· [专稿] 一号工程—沈少民个展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