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自有其语

艺术中国 | 时间:2016-07-18 10:34:39 | 文章来源:艺术中国

读书>

文/夏辉璘

1、毕业前选择书这种语言来说点什么

    大四做毕业设计,学了四年的视觉传达设计,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通过什么样的视觉媒介进行传达?我选择书,它由册页装订而成、承载信息内容、目及手触可感,有其独特的语境,又充满各种未知的可能性......因此有幸在王红卫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毕业设计的创作,同时也慢慢的从老师那里收获许多专业知识上、生活态度上的体悟。第一次和老师讨论毕设选题是在王老师工作室,从学校一路向东,工作室虽居闹市,却闹中取静,屋前绿树掩映,屋后小院花团锦簇,果树、鱼儿......闹市中竟有几分田园味道。工作室山哥细心地给我们初到的这几个小同学每人倒上一杯茶,平心静气的来聊聊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创作过程就活像孕育一个生命,最开始于无形中生出一点点的想法,想法和想法之间互相掐架,最后留下来的想法成为原点,由它继续生发长大,雏形初现,扶正道路,枝繁叶茂。

    书籍设计是阅读的设计,在作者和读者中间架起一座桥梁。我的毕业设计中,自己既是作者又是书籍设计者,说什么和怎么说都由自己决定,自由度较寻常做设计来说大了许多,也在主题选择和内容编辑上增加了难度。在确定做《北京城市年轮》这个主题后,由感性出发的主题需要大量的信息内容来支撑,上网搜集北京不同时代评选出来的十大建筑,到图书馆翻查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特点,实地去拍几十个建筑的实景照片,为了能将时代年轮的概念体现的更立体化,特地去图书馆扫描建国以来与这些建筑相关的老报纸......资料根据需求一点一点地积累,积累过程中书籍设计的方案也逐渐成型,形式由内容中生长出来。一次次的与老师讨论设计方案、制作工艺、展示方式,讨论过程中有些不成熟但有意思的想法被点出来继续完善,不切实际或离题甚远的主意则被丢进垃圾桶。一个想法逐渐长成一个作品,自己想说的话在里面,以书籍自身独特的语言与看到它的人进行交流。

2、与书为友好生活才有好设计

    毕业前,去王老师工作室心情总是复杂的,盼着和老师聊聊设计进展,同时又惴惴不安的担心想法会不会被无情毙掉。毕业后,也许是经过了一次毕业设计的洗礼,连人都长大了些,再去王老师工作室也变得像回家似的,总能从那再获得些温暖和鼓励。在王老师的小院儿里有幸见过许多令人尊敬的老先生,这小院变成了自然课堂,老先生就做在自己对面,像家里长辈一样慢慢地讲述。印象最深的是中央工艺美院的老院长常沙娜老师,常老师编著的《敦煌图案集》、《常沙娜人生回忆》交与王老师来设计,这两本书都与敦煌莫高窟有着密切的联系。

    2013年夏天,恰巧常老师与学生要再赴敦煌,王老师带我同往,跟随常老师去一睹敦煌真貌。在敦煌的几天中,天气炎热,我们随着常老师从洞外酷热的阳光里一遍又一遍的进入洞窟的荫凉里,常老师边看边给我们讲故事,父亲的、自己的、壁画里的......看到57窟的“美女佛”不如往昔光亮细致时,常老师说:“她和我一样都变老了!”我们在身边听着不禁为之动容。看到壁画里一头寥寥几笔生动线描出来的牛,常老师拿出速写本临摹起来,又为敦煌绘画的动物集做准备了......从敦煌回来,协助王老师设计《常沙娜人生回忆》,有了这一趟跟随常老师的敦煌行,再看书中文字和照片的感受自然和之前大不相同,设计起来时常触动在莫高窟时的回忆。

    陈汉民老师也是王老师小院儿的常客,陈老师一直关心美院视传系的设计教育,从中国工艺美术学院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从装潢系到视觉传达系,名称变了,观念发展了,但是老先生身上对于设计投入和认真的态度不变,这样的言传身教也深深的影响着我们,就像陈老师送王老师工作室的那幅“经典设计源于经典意识”,设计离不开生活体验,我想,好的设计师大概也都是好的生活家。

    王老师在工作之余常带我们出门,近的比如去奥体公园健步走,远的则去过青海甘肃、福建等等。出门好处多多,老师喜欢摄影,带上相机,到另一片天地里去观看、感受,视野打开,同时也触发灵感、积累素材。等再回到工作室里做起设计来,在广阔天地中得来的感受和灵感凝聚于笔下设计,设计和生活便不在是分离而单独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触发和支撑,这也是我理想中的状态。

    书籍设计是一个搭桥的工作,读者和作者通过这座桥梁进行交流。书籍设计者得是会用视觉讲故事的人,准确又有趣的进行视觉翻译,让阅读变得更有意思、也更有意义,尤其是在信息碎片化、阅读电子化的当下。我相信,阅读总会发展出一些有价值的回归。每设计一本书都像多交一位好朋友,作者、编辑各有所长,在王老师的小院儿喝茶、看书、做书,以书会友,学生好生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