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香港成了亚洲四小龙,同时香港艺术发展从传统步向国际。据香港最早一批经营艺术品买卖生意的李雪卢记得,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内地的艺术品流进香港艺术品市场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开始蠕动,由于近代中国的战乱,香港更成了岭南画派的避秦之地,1990年市场更热闹起来。“当时我和一班行家在北京饭店长租了两个房间,与内地画家交流聚会,虽然已有拍卖会和展览,那时市场还未成熟。” 约1978-79年之间(确切年期无从查证),International Asian Antiques Fair(亚洲国际古董艺博会)在香港中环的富丽华酒店举行,这应该是香港最早的艺博会,当其时展品以古董为主。1991年,来自美国的一对夫妇David & Lee Ann Lester曾在香港举行了名为Art Asia 的艺博会,他们把分别来自亚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和澳洲的画廊带进香港。在昔日的艺博会场刊中可见,当时Art Asia强调把家具、珠宝等古董由西方带到东方。在1994 的展览场刊中,特别强调了美国《财富》杂志把香港定位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地方开展业务,体现了东南亚的生机和活力”(premier global place to conduct business, reflects the vitality and vibrancy of Southeast Asia)。 无可厚非的是,香港在国际金融和商业中心扮演重要地位,当年参展的画廊有香港的Artpreciation、香港美专、City Gallery、季丰轩;法国的Galerie Claude Bernard;约纽的Eleanor Ettinger Gallery、Galleries 88;日本的Galerie Tamenaga Tokyo等几十家。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香港还未有艺术馆,所以大会堂的顶楼已是艺术家的展示场,举行过不少大型展览。八十年代香港也曾出现过不同的艺术展,但大规模而且国际化的艺博会几乎没有,就算到九十年代初香港的展览场地也不多,只有艺穗会、湾仔艺术中心、香港艺术馆。目前香港主要举办大型展览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也是于1988年11月才开幕。正因香港消费群集中,但成熟度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香港当代艺术便静悄悄地凝聚了一班主要是本地,但也包括外国的收藏家。 自九十年代初开始进入艺术市场、参加过四十多个艺术博览会的艺术家朱伟,用他的话说表达社会有“博览会综合症”。他不仅作为当代水墨的践行者,同时也是博览会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回忆自己参加博览会的经历时他对笔者说:“1997年香港刚回归那几年,基本上所有的博览会都离开了香港。一对美国夫妇在香港经营多年的老牌香港亚洲艺术博览会也搬到纽约,每年三月在中央公园附近的军械库举办。”他所说的,正是David Lester与太太。 在谈及艺术市场发展,艺博会与拍卖两种商业活动可谓“双头马车”。1993年朵云轩举行第一场拍卖会时,竞拍者以境外买家为主。佳士得、苏富比入驻香港就是1980年代初期的事;另外,“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口号也令小部分富人进入了收藏界,国内慢慢出现了高端收藏人群,但当时仍不及政制较自由也较富裕的香港。后来内地经济势力日增,台湾收藏家早在2000年时,就抱怨抢不过大陆收藏家。现在大陆收藏家已经杀到香港、伦敦、纽约各地去买藏品。 与此同时,亚洲艺博会十年有成,这十年间亚洲城市型当代艺术博览会数量呈倍增长。这门产业在亚洲迅速发展,从最早的“台北艺博会”,然后是首尔的“KIAF”、北京的“CIGE”、“艺术北京”、“上海当代”、“香港艺博会”、新加坡的“Art Stage Singapore”。近一两年还有地理位置较远的新崛起的“Art Dubai”和印度“Art Summit”,几乎每个亚洲重要城市都有一个足够代表性的艺博会。当年二战后欧洲各个艺博会之间的白热化竞争现在就在亚洲重演。 亚洲区艺博会经历了多次起起伏伏,最明显的就是韩国“KIAF”。在韩国政府大力扶植下,这颗从2006年升起的亚洲新星,好景持续不过三年就被突如其来金融风暴吹灭了美梦……如今的韩国政府虽然仍旧大力支持艺术產业向国际化扩展的野心,但其本地艺博会却成了无国际买家支持的“边缘化展会”,其边缘化也造成了本地的藏家只支持西方艺术的怪相。东京艺博会也是如此,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日本就从未逃离过“泡沫经济”的阴霾。东京艺博会前身是1992年开办的“日本国际当代艺术博览(NICAF)”,但是后来遭遇日本泡沫危机,营运状态一直颇差。艰难维持至2002年后,就决定改为综合性博览会并且迁到东京。2005至2008年因为有中国艺术市场掘起的加持,“东京艺博会”曾经一度是中港台藏家“扫货”的热门地方,但由于日本艺术产业自身的保守,加上日本当代艺术在艺术收藏部分只佔据亚洲收藏圈的非主流地位,其艺术博览会也与韩国“KIAF”有著同样被边缘化的命运。 当西方艺博会系统进入亚洲时,亚洲的艺博会应该重新思考根基于本土传统并有利当地艺术市场发展的新型态艺术博览会,从而形成双赢的局面。随著中国艺术产业的壮大,华人收藏圈也渐成形,“中国崛起”的确让两岸三地的北京、香港、台北三大城市艺博会被看好。然而基于艺术教育与文化政策的不足,香港公众对于艺术的审美能力仍未完善。也就是说,所谓“鉴赏”这种概念,仍然是十分模糊的。在此基础下,市场活动远多于非市场,对公众而言是危险的。情况就好像未吃晚餐却三杯红酒先落肚,整个人一瞬间便被市场价值弄得有点糊涂,误以为市场的尺便是量度艺术质素的唯一准则,往往只能以价值来衡量艺术品的价值。 艺博经济下,连外国过江龙也覬覦香港要分一杯羹。来自韩国的亚洲酒店艺术博览会营运委员会主席黄达性,同时是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艺术委员会委员,是少数越洋来港举办艺博会的逐风者。“自从亚洲酒店艺术博览会(AHAF)于2009年8月在韩国举办后,全国出现了许多类似的活动。现时AHAF仍于每年8月在韩国举行,每年共有逾六十间以上的亚洲画廊参与,吸引共一万名观眾进场,在酒店办艺术展览成为了韩国艺术市场的一个普及的概念,AHAF的目的是推广及联系亚洲艺术市场。”黄达性说。 现时AHAF参加艺术家却大多来自韩国,其次是日本和香港。AHAF往后将集中研究亚洲不同国家的艺术主题,同时策划地区性特别展览,与此同时当然亦不忘向世界推广韩国艺术。不过与此同时,基于财政困难,来自韩国与日本的画廊有所减少。至于中国画廊,由于它们的作品往往体积较大,受空间所限,酒店博艺会未必适合他们。 事实上AHAF从2010年开始每年两度举行,分别是2月在香港,8月在韩国,公司也曾在法属新喀里多尼亚(New Caledonia)办过博艺会。要是拿香港与韩国比,两者的分别在于艺术爱好者如投资者与收藏家的口味:“韩国藏家喜欢绘画作品,香港的收藏家的爱好却比较广泛,所以展品种类也有各种各样,包括装置和雕塑等。” |